“9+3”计划:一人成才 全家脱贫
编者按
2009 年,为促进藏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帮助藏区群众脱贫致富,我省启动实施了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在9 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通过组织藏区初中毕业生和未升学的高中毕业生到我省内地免费接受3 年中等职业教育,实现提高藏区人口文化技能水平和奠定藏区长治久安坚实基础的目标。
7 年实践证明,“9+3”计划已探索出一条“州内打基础,内地学技能”、“一人成才、全家脱贫”的民族地区人才培养和教育扶贫新路。省委、省政府作出实施“9+3”计划的决策部署是完全正确的,收到了学生满意、家长拥护、社会赞誉、中央肯定的良好效果,已成为教育扶贫的典范。
“中国首位藏族地铁女司机”——这一头衔,让“90 后”藏族姑娘肖芳成了蓉城市民心中的一个小明星,即使谈恋爱、买房子这样的小事,也会被记者爆料。肖芳来自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色足村,到繁华的大城市读书,是她儿时的梦想。
“‘9+3’计划改变了我的人生!”肖芳说。初中毕业后,她便失学了。后来,成为“9+3”免费教育计划的首批学生,入读内江铁路机械学校。不仅包吃、包住、免费读书,每月还有补助,“9+3”计划的春风让她倍感温暖。
弥补民族地区职教“短腿”
解决部分因贫失学的问题
藏族小伙杨俊家住九龙县,2000 年,初中毕业后辍学在家,跟着父母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浑浑噩噩的一过就是9 年。2009 年夏天,喜讯从天而降:他被录取为长宁职高首届民族地区“9+3”学生,可以免费读书了!
这样的喜讯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撒向川西高原,点燃了藏区孩子求学上进的心。“9+3”计划实施以来,内地先后有90 所优质中职学校、5 所高职院校承担藏区“9+3”教育任务,共招收藏区“9+3”学生4万余人。
为保障“9+3”计划的实施,我省强化以公共财政为支撑的经费投入体系,2009—2014 年,统筹安排“9+3”计划经费20 多亿元。同时,选派近千名藏区干部教师入驻内地“9+3”学校,参与学生管理。
接到任务后,内地各中职学校创新培养模式,把培养学生成才作为“9+3”计划的基本方向。结合民族地区学生特点,各学校遵循“第一年注重养成教育,打牢学习基础;第二年注重技能培养,促进学有所长;第三年注重顶岗实习,推进学生就业”的培养思路,推行“混班混住”、“一帮一、结对子”工作模式。
杨俊学习基础差,但动手能力强,对电子产品特别感兴趣,选择了电子技术与应用专业。他勤学苦练,认真学习和钻研专业技能。为提升专业技能,他还申请参加了“工学交替”,利用课余时间走到生产一线,向富有实战经验的老师学习经营管理知识和经验。
省教育厅民族教育处处长蔡存明说,经过多年实践,四川探索出“藏区打基础,内地学技能”的“知识+技能”的藏区人才培养新路,有效提升了民族地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水平。
7 年来,民族地区学生政治思想和专业学习进步明显,为培养新一代民族地区优秀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了坚实基础。“9+3”学生中有1 万多人次受到各级各类表彰;全省发展“9+3”学生党员1700多人,在校生中团员比例达85%。
在此基础上,我省将就业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帮助民族地区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出台帮扶政策,逐一落实就业岗位,确保“9+3”学生“就业有出路、创业有帮扶、升学有渠道”。
2014 年,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重视大小凉山扶贫工作,打一场彝区扶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比照藏区“9+3”的免费和资助政策,我省又启动实施了大小凉山彝区“9+3”免费教育计划。目前,共有33 所中职学校承担彝区“9+3”教育任务,共招收彝区“9+3”学生1万余人。
省教育厅厅长朱世宏说,“9+3”计划弥补了民族地区职教薄弱“短腿”,做到了应读尽读。学生中近九成来自农牧民家庭,较好地解决了过去藏区、彝区部分家庭因贫失学的问题。
按照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从2016 年起,我省将“9+3”计划的有关资助政策逐步扩展到全省其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目前,相关政策措施正在抓紧研究制定过程中。
打造教育扶贫典型案例
切断贫困传递的“脐带”
毕业后,肖芳考入成都地铁运营公司,成为中国首位藏族地铁女司机。如今,工作4 年的肖芳收获了爱情,贷款在成都郊区买了房子,准备把父母从山里接过来一起住。
与肖芳不一样,杨俊选择了自主创业。2012 年毕业季,杨俊决定放弃学校推荐的就业单位。想办法凑齐10 多万元资金,在学校老师的指导下,开办了一家藏族风情的餐馆。3 年来,餐馆的生意不错,收益可观。
据省教育厅“9+3”办公室副调研员康滨介绍,已毕业的四届藏区“9+3”学生初次就业率均达到98%以上,其中2015年达到99.28%。有3000 多人通过招考(聘)充实到藏区基层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成为促进藏区繁荣稳定的新生力量,1000 多人参军入伍,2000 多人考入高职院校继续学习深造,其余毕业生在藏区和内地实现了就业创业。
在四川民族地区,“一人成才、全家脱贫”的教育成效正初步显现。一些地方干部告诉记者,最初群众对这项政策不了解,看到现实版“灰姑娘”们的事例,纷纷主动要求把自家孩子送出大山学习一技之长。
7 年实践证明,“9+3”计划已探索出一条“州内打基础,内地学技能”、“一人成才、全家脱贫”的民族地区人才培养和教育扶贫新路。“9+3”计划作为国家教育改革重大试点项目,已上升成为国家支持推广的教育模式。在今年的“扶贫日”期间,教育部把我省“9+3”免费教育计划作为教育扶贫典型案例进行推介。
朱世宏说,实施免费中职教育就是要切断贫困传递的“脐带”。政府通过支持农村、贫困以及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让更多贫困家庭的孩子掌握谋生的一技之长,带动家庭脱贫致富,过上幸福的日子。
最近,杨俊在餐厅对面租下了30 亩土地,着手创办农业观光园,欲将餐饮业和休闲旅游业结合起来,打造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独具特色的城市休闲旅游农园。说到更长远的打算,杨俊说:“我想在搞好家园建设的同时,发展养殖业,并以基地为中心,发展互联网+农业经营形式,带动当地农民就业。”
(李益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