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进警营:绵阳安州区探索实践戒毒康复新模式

24.06.2016  13:23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 谯娇) 社区戒毒与社区康复无疑是禁毒工作的一个关键环节,吸毒失足者能在戒毒康复社区里接受心理指导,获得职业培训机会,他们在这里一起工作、一起学习,最终从这里“毕业”,重新回归社会和家庭。“6.26国际禁毒日”即将到来之际,记者走进了绵阳市安州区绿荷花社区戒毒康复中心,在这里,社区发动全社会力量帮助吸毒失足者,还运用互联网+的思维,创新开发了“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动态管控平台”,全面提升了吸毒人员动态管控系统数据质量,有效提高了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的管控率,夯实了禁毒工作基础,为促进吸毒人员戒除毒瘾、回归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6月15日,21岁的女孩梅梅(化名)来到安州区绿荷花社区戒毒康复中心,在社区民警和社工的监督下接受尿检。自从两年前交友不慎沾染毒品,被安州区公安分局纳入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管理后,她都要定期到这里做尿检,不仅敦促她彻底戒除了毒瘾,这里的民警、社工、心理咨询师还会针对她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及时提供帮助。从最开始的不配合,到现在积极接受社区职业培训、心里康复,她亲切的把社区戒毒康复中心的工作人员看为家人,这些细节足以看出安州区绿荷花社区戒毒康复中心对她做出的改变。

“绿荷花阳光家园”戒毒康复新模式

记者在安州区绿荷花社区戒毒康复中心看到,这里设有检测室、禁毒教育宣传展厅、文化驿站、心灵驿站等9个功能室,配有民警、社工和兼职心理咨询师,开展尿检、家访、约谈、心理咨询、职业技能培训等多项工作。据了解,安州区绿荷花社区戒毒康复中心是国家级社区戒毒康复示范单位,中心始建于2008年10月,2010年,中心进行了第一次搬迁,2013年,中心正式挂牌成立。

“我们从‘5·12大地震’后就开始了社区戒毒康复工作。通过8年多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工作形成了特色。总结推广了安州区集技能培训、禁毒宣传和社会帮扶、家庭创业、个人就业服务为一体的“绿荷花阳光家园”模式。”安州区禁毒大队大对长罗义对记者说到。“截止今年4月,中心累计管控205人,到目前已期满解除116人,当前管控78人。针对以前社区戒毒康复人员不愿意报道、拒不报道以及外流人员报道难、管控难的问题,我们利用互联网+的思维,创新开发了‘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动态管控平台’,有效解决了脱管、漏管等瓶颈问题。使用该平台以前,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管控率仅为35%,使用该平台后,管控率达到92%。”

记者看到,“绿荷花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动态管理平台”设置基本信息、签到管控、交流互动、创业就业、统计分析和政策法规6个模块。通过在报到人员手机上安装APP,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和督导工作,及时了解报到人员的动态,提醒他们按期报到签到,实现对报到人员的远程管控。同时,充分依托QQ、微信等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辅助管理,有效提高了管控效果。

建立完善帮教帮扶工作机制

“我们的一切工作落脚点就是让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成功回归、融入社会”罗义说到,据记者了解,中心建立的帮教帮扶工作机制,它包括“政策支持、部门参与、技能培训、扶持创业、五定并举、四方联动”于一体,有力促进了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回归社会。

而在政策支持上,人社、民政、卫计等部门相继出台了帮扶支持政策性文件,平等享受多方社会资源。人社部门对戒毒康复人员组织就业培训,发放上岗资格证,协调就业岗位;民政部门对戒毒康复人员提供大病救助和吸毒人员出所后生活最低保障;卫计部门在花荄卫生院挂牌成立“绿荷花阳光家园卫生与健康服务站”,负责对戒毒康复人员体检、医疗救治,健康指导和心理疏导。其他成员单位等部门严格按照责任分工,积极落实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救助保障措施,共同构建起对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戒毒治疗和康复巩固的帮扶回归保障体系。

在技能培训上,社区专门开设了禁毒大讲堂,举办了“创办你的企业”SYB就业培训9期283人次,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1期319人次,为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发放了上岗资格证,为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奠定回归社会的基础,帮助他们恢复自信、自立的信心和决心。工作人员还会根据社区戒毒康复人员转化程度、劳动能力、受教育程度,引导他们开展多种就业方式。自己创业的,协助办理相关证照,帮助解决获利渠道。据悉,安州区绿荷花社区戒毒康复中心推荐戒毒人员就业达144人,就业率达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