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警方如何测谎:破译“身体密码” 谎言不攻自破

19.09.2014  10:32

测谎民警正在对嫌疑人进行测谎。

  记者走进成都市公安局刑侦局,揭秘警方如何测谎——

  一间昏暗的小屋内,各种奇怪的仪器随着图谱变动,偶尔发出“”的一声。屋内一张特制坐椅上,有一个浑身被固定的人,身上连接着各种颜色的导线……

  这是好莱坞影片中,安全部门对嫌疑人测谎时的场面。现实生活中,测谎离我们并不远。上世纪90年代,我省刑侦民警已在案件侦办中使用测谎手段。成都市公安局自1999年开展测谎以来,共测试案件1200余起,嫌疑人2500余人次,为680余起案件提供了侦查方向。

  警方如何测谎?哪类人最怕测谎?9月17日,记者走进成都市公安局刑侦局,看测谎专家如何通过破译“身体密码”戳穿谎言。

   肌肉抽动也能发现

   微动作 生理参数 锁定嫌疑人

  “你叫XX吗?”“是。”“你是X年X月出生的吗?”“是。”“孩子是你杀死的吗?”“不是。”“你现在是站着的吗?”“不是。”这是崇州一起杀婴案侦破现场,测谎民警与嫌疑人的对话。

  案件中,一名17个月大的婴儿被溺死在粪池中,嫌疑人正是婴儿的亲生母亲张某。由于没有目击证人,张某矢口否认,案件突破没有任何进展。情急之下,崇州民警只好向成都市公安局测谎民警求助。

  张某很快被带到测谎室。房间里,一台盒子一样的机器放在桌上,机器上有各种接口,与这些接口对应的是呼吸传感器、皮电传感器、血压传感器及动作监测仪。“它能实时监测到嫌疑人的胸呼、腹呼、汗液分泌、血压,同时通过压力感应,动作监测仪连嫌疑人因为紧张而臀部一紧等视线看不到的细小肌肉活动,也能敏锐捕捉到。”成都市公安局刑侦局技术处图像室主任张帆说。

  测谎中,张某的一个细小动作引起民警注意,“测试中,我们多次提醒嫌疑人喝水,但她一再表示不渴,但刚测试完就连喝了三杯。”“这是典型的撒谎反应,测谎时她觉得自己处于危险状态,于是血液高度集中到运动器官,但危险一解除,血液回到胃里,她马上就感到了口渴。张某极有可能就是杀死亲生孩子的凶手。”测谎民警毛远毅介绍。毛远毅是四川大学犯罪心理学博士在读生,微动作与微表情一直是他研究的方向。

  找到这个突破点后,接下来张某生理参数的剧烈变化,印证了推论。“连续三次测试后,每次在问道‘孩子是你杀死的吗’时,嫌疑人的肺部和腹部呼吸曲线明显下降。这是人在受惊吓时,呼吸下意识被抑制时的本能反应,同时嫌疑人的皮肤电、血压等参数也明显异于回答其他问题的表现。”得知测谎结果后,张某心理防线全线崩溃,第二天就招认了全部犯罪事实——自己杀子,只为报复丈夫的长期虐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