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行政审批改革“红利”被中介“截留”

04.03.2014  13:10

  新华网北京3月3日新媒体专电 去年两会闭幕后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李克强总理承诺:“现在国务院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还有1700多项,本届政府下决心要再削减三分之一以上。”自此,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拉开序幕。一年来,中央部委及各级地方政府都大力推进改革,破除层层阻力精简“审批权”,正出现明显变化。然而,在一些地方,也有办事人和企业对此感受还不够深。那么,那些“精简的项目到底哪去了?”

  在武汉“市民之家”政务服务中心,某房地产企业工作人员王先生,手里拎着一大堆材料,来回奔波在几个部门窗口之间,他正在为公司办理建筑规划方面的审批证件。临近中午时间,他已忙得满头大汗,还顾不上吃午饭。

  王先生告诉记者,房地产投资项目从立项到审批,整个流程需要经过10多个部门,地震、人防等部门也不能漏下,要盖近百个红章,历时大半年才能开工。项目土地已经拍下大半年了,但是手续一直没办下来,现在公司所有人员都在跑“审批”办证。“现在办理审批手续速度确实比以前快多了,不过,总听新闻里说的各地精简了多少项目,报了一大堆数字,却不知道具体精简了哪些项目,我们还是想快些再快些。”

  与王先生一样,许多办事人都发现一个新现象:以前在政府部门办理的很多项目,现在都转移到研究院所、检测机构甚至行业协会中。准备在东部某市开汽车4S店的姚旭东对此深有感触。为了这个项目,他花费了半年多时间,其中政府部门审批用了近30天,其余5个月的时间都被中介机构评估、编制报告、专家会审等环节占用了。

  虽然行政审批的项目少了,但需前置评估的项目却多了,涉及到发改、经信、住建、国土、规划等部门,都需要中介机构提供评估、鉴定、认证及检测等服务,而这些中介服务的结果是职能部门受理审批的前提。但这些中介业务却耗时长、态度差、收费贵,许多项目的服务时限为2个月以上。据测算,中介服务时间约占项目全部审批服务时间的60%—70%。

  审批项目一直在精简,审批权力一直在下放,审批程序一直在简化,但在一边做“减法”的同时,在有些地方、在有些领域却在做“加法”。专家表示,长久以来,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过程中存在“家底不清”的问题,简政放权常常是这边减、那边增,一些行政部门设立下属事业单位承接“业务”,甚至将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变成“数字游戏”。

  业内人士表示,承接业务的中介机构多是政府部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竞争不充分,收费比市场标准要高,企业自主选择余地较小,容易滋生出新的腐败问题。在一些地方的行政服务中心,记者看到中介服务机构与行政部门一起开辟窗口“办公”,包括施工图审查类、检测类、咨询评估类等。

  正因为如此,一些企业人士对记者表示还没有充分感受到行政审批改革带来的“红利”,呼吁加快改革步伐。全国人大代表、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表示,他听说前几年一个县级市的行政权力达到数千项,近几年虽然在改革,中央的决心是坚定的,但进展还是有些慢。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全面深化改革部署的一个关键。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说,过多的行政审批不但干预市场阻碍改革,同时也是滋生腐败的温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越到后来难度越大,目前改革已经进行到了‘割肉’阶段,调整、协调部门之间的利益关系不仅非常困难,而且还会引起抵触,需要政府以极大的勇气和决心去推进。”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正中认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撼动既得利益。要想彻底解决行政审批繁琐,社会成本高的问题,根本在于政府部门及公务人员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切实转变作风,转变政府职能,廉洁高效执政。

  许正中建议,在精简行政审批项目的同时,还要建立完善的审批备案制,对市场活动采取事后监管,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变“授权”为“监管”,更好地落实相关管理职责。“各级各部门要将改革后‘权力家底’拿出来晒一晒,接受社会和纪检部门的监督,真正管住‘多余的手’,彻底激活社会潜力,最大化地释放改革的红利。”(采写记者徐海波、王圣志、许晓青、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