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要率先全面消除绝对贫困”
“誓要率先全面消除绝对贫困!誓要向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献上脱贫‘摘帽’的优异成绩!”近日,广元市利州区脱贫“摘帽”誓师大会上的铮铮誓言,拉开了该区2017年脱贫攻坚大幕。
2016年脱贫攻坚首战告捷:利州区31个贫困村顺利通过市级考核验收,8151名贫困人口如期脱贫。
“擂鼓冲锋三百天,不破楼兰誓不还”。新年伊始,利州再擂战鼓,发出决战决胜2017总攻令。
吹响集结号 2016开局即决战
“到2017年在全省全市率先全面消除绝对贫困,率先摘掉贫困县区‘帽子’。”利州区委作出庄严承诺。
这是一场不计代价必须打赢的战役,军令如山。
如何决胜首战?利州区委、区政府定位清晰:2016年是脱贫攻坚以来贫困村摘帽退出的第一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决定性意义。开局即决战,利州铺开作战图,吹响集结号,率领全区干群背水一战。
利州区以区乡两级脱贫攻坚指挥部、5个脱贫攻坚指挥协调小组、15个行业扶贫指挥部、区乡村三级脱贫攻坚指挥作战中心为抓手,牢牢锁定2017年如期摘帽的总目标,倒排工期、正排工序,节点管控、挂图作战,一月一研究,半月一调度,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目标导向、高效运转的作战格局。
与此同时,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逗硬执行《超常推进脱贫攻坚三十六条措施》,立下军令状,确保责任确定、责任分解、责任实化,做到定性、定量、定人,在限时间、卡节点上具体部署安排,构建清晰明确并且可以追溯的责任体系。具体细化设置“帮扶联系卡”,对帮扶干部姓名、身份、电话号码、帮扶对象、帮扶内容、措施、工作职责实行“七公开”,在贫困户家中挂牌上墙,压实干部责任。
最严执行脱贫攻坚考核问责办法,利州区对未完成减贫任务所涉及的村支“两委”、乡镇、部门和联系领导坚决予以处分;认真实行驻村干部“召回”制度,对不能胜任、无法完成目标任务和违反纪律的帮扶干部,坚决予以调整。截至目前,全区共召回调整第一书记4人,问责处理干部19人。
精准发力 实现首战告捷
脱贫攻坚重在精准、贵在精准,成败之举也在精准。
非常之战,当用非常之策。利州区不断调焦聚焦,不断创新打法,通过一户一台账,一户一措施,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实现了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的“六个精准”。
好钢用在刀刃上。利州区首先在资金使用精准上做足了文章。按照《广元市利州区精准扶贫资金平衡总体方案》和《关于加强涉农专项资金整合的实施意见》,整合全区涉农资金的50%和年度新增财力的50%集中投向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并率先在全省改变财政资金传统使用渠道,实施户均6000元产业扶持特惠资金,直接将财政资金发放到贫困群众户头。因此,利州被省政府列为全省深化涉农资金整合打捆下达农业项目资金4个试点区之一。
同时,利州区充分发挥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通过“折股量化、分股入户”等模式,将贫困户产业扶持资金、土地、林地等生产资料折股量化,由新型经营主体统一管理和经营,按投入进行分股入户,实现收益分红,使贫困群众稳定持续增收,目前已实现3200余名贫困群众年人均收入增长400元以上。
大河涨水小河满。为增强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内生动能,利州全面实施“集体经济振兴计划”,三年来,累计财政投入4.5亿元。截至目前,全区192个集体经济组织账面资产达10.36亿元,集体经济“空壳村”全面消除,资产超千万元集体组织达42个,54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人均达到7.5元以上。
面对难啃的硬骨头,精准扶贫必须善用力、巧借力。利州区率先将干部包带和驻村帮扶长效结合起来,全面落实“六个一”帮扶机制,第一时间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注入支撑力量。截至目前,全区43名县级干部、97个帮扶部门、54个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农技员,3127名帮扶干部进村入户,构建了全员动员、力量统筹、全民参与的大格局。
擂鼓冲锋 决战决胜2017
“确保6月底前完成脱贫任务并开展自查,9月底前接受省级评估验收,10月实现我区贫困县‘摘帽’目标。”近日,利州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与乡镇、村干部签订脱贫攻坚军令状。
擂鼓冲锋,决胜2017。面对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区上下唯此为大,全力以赴。
2017年,利州区将紧紧围绕“安居工程建设、贫困群众增收、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脱贫巩固提升、痕迹化管理”等6大重点工作,奋勇前行。
切实做到在脱贫奔康路上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在决战脱贫“摘帽”的最后一役中,利州区将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进一步摸清23个贫困村7814名贫困群众短板,真正把脱贫攻坚的好事办实、实事办好,以决战决胜之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连日来,利州区各乡镇正卯足干劲,锁定冲刺“摘帽”的每一个时间节点,既对标“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一低五有、一超六有”等硬指标,又对照好习惯、好风气等“软指标”,倒排工期、正排工序,争分夺秒、挂图作战。
在资源整合上,利州区将统筹运用各类资金、资产、资源,建立“多条渠道进水、一个龙头出水”的整合机制,并不断完善社会参与扶贫方式方法,号召社会各界投身脱贫攻坚,汇聚脱贫攻坚强大资源保障。在人才支撑上,既坚持外引急需人才,着力依托企业用好产业发展的专才,回引优秀外出务工人员中的帅才,又给贫困群众教方法、提技能,精心培育、善加引导,汇聚助推脱贫攻坚的强大智力支撑。
张文良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侯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