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心急吃不了农业这块“热豆腐”

29.05.2015  20:15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日报记者 夏丽莎) 全民创业的时代大背景下,“农业”呼声日渐高企。

2009年,网易CEO丁磊高调宣布杀入养殖业,一度被视为“创举”,激起一片惊叹。但短短几年后,农业似乎已经被理所应当地视为企业转型和个人投资的首选“蓝海”。

首选,在于双方需求的一拍即合。受困于传统农业的农村和农民,急需通过土地规模化流转,引入新的思路,改变松散零乱的种植模式,谋求一个稳定的未来;而相较于竞争已进入白热化的工业和服务业,农业投资的技术门槛更低,资金需求和投资进程相对平和,回报收益也更长远。

而蓝海,则来自于现代农业跨界变革背后所孕育的无限可能。从传统的种-卖到深加工,再到产业链整合与品牌营销;从观光农业到体验式农业,再到“物联网”和“互联网+”的参与……现代农业仿佛一串0的集合,每一次创意碰撞前置,都能让它演化成一串通向梦想的数字。

然而,投资农业的过程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和一帆风顺。2013年,酝酿5年的“网易猪”仍未见踪影,“养猪项目三巨头”也已分道扬镳,侧面折射出投资农业的艰难所在。

回报周期长,价格波动大,利润空间小,品牌成型难——有人用一句话总结投资农业的风险: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种地就别想着挣快钱。

因此,投资农业,需要更长远的眼光,更坚定的信念,更执着的耐心,当然,还要有更稳定的资金支持。

在这场投资热潮中,大企业无疑占据先天优势。他们坐拥雄厚资金和技术背景,能够在技术、资源和营销等方面抢占先机,担当风险。相比之下,中小投资者则更需要谨慎的投资态度和灵活的经营理念。不管是阿拉丁农场的亲子活动,还是凡朴农场的农业体验区,抑或是“我家菜园”的有机大米种植,无不体现出投资者对市场的摸索和试探。

这些尝试,或许无法短时间内为这些中小型农业投资项目赢得暴利、带来扩张,但它们同样有望为现代农业拓开更大市场,带来更多可能。

投资农业,让我们一步一步,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