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言荣:关于我校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

20.04.2016  23:31

各位老师,大家好!

  下面我就学校人才培养,特别是本科人才培养方面的思考向大家汇报。去年开学时,我也是在这里(图书馆600人报告厅)就学校未来发展的思考,从宏观的方面向大家作了汇报。一年多来,我们积极推进三个方面

——李言荣校长在2014年全校教授和中层干部大会上的讲话全文

(2014年11月20日)

请点击图片, 观看大会实况录像)

各位老师,大家好!

  下面我就学校人才培养,特别是本科人才培养方面的思考向大家汇报。去年开学时,我也是在这里(图书馆600人报告厅)就学校未来发展的思考,从宏观的方面向大家作了汇报。一年多来,我们积极推进三个方面的工作,非常感谢大家的理解与付出。

  本科人才培养是学校办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能力最为集中的体现。但在上次的报告中,对这一点体现得比较少。从今年上半年开始,我到学校各个学院调研,并与有关部门进行了研讨,也结合自己的分析研究,最终形成了这份关于我校本科人才培养方面的想法与思路。

  下面我谈的内容,有些与领导班子成员交换了意见,有些还没有来得及交换意见。如有不对,或者有争议的地方,下来再与各位老师交流。

  我的报告主要谈三方面内容:(1)我校过去在本科人才培养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2)现阶段面临的主要形势与任务;(3)我们现阶段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与实现路径。这三个方面,实际上就是一句话——“回顾过去,分析现在,展望未来”。

  我的报告围绕的中心线是:电子科技大学未来“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本科人才?”和“如何才能培养出这样的人才?

一、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1.取得的成绩

  建校58年以来,我校在本科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最主要的是基本形成了“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人才培养体系,这主要体现在四方面:

  第一,建校以来,据不完全统计,我们学校培养了17-18万名全日制优秀人才,包括管理人才、技术骨干等各个方面,支撑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电子技术的发展。去年,我国电子技术产业产值超过了12万亿元,是名符其实的中国第一大产业,电子科技大学培养的一批又一批学生,对此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为我校赢得了很好的声誉。应该说,学校在社会上的良好声誉,就是这一批批学生在社会上的良好表现打下的基础。

  第二,我们学校培养的学生深造率越来越高,特别是近10年来,有一半以上选择继续深造,我们的本科生都有更大的追求、更远大的志向,也就是说,“学在成电”是一个很现实的事情。我校毕业生的“出国率”与“考研率”加起来,近三年都超过了50%,这个数据比全国985大学的平均值高出了20个百分点。全国985大学的平均考研率是24%,出国率是4.7%,我校地处西部,却高出20多个百分点,这是个了不起的成就。虽然与电子技术产业相关的高校相比,与北京、上海高校相比,我校的差距还比较明显,但在西部地区,我们与西安交大在一个量级,而与西北工业大学、四川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等相比,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第三,学校的生源质量逐年攀升,越来越多的好学生选择来成电学习,基本上实现了成电“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的目标。有一个说法是“千排名、万排名,不如招生分数线排名”,生源质量是家长、社会、学生本人慎重选择考虑的结果,是很有价值的。我校招生分数线今年在全国排名第28位,在六个省的分数线超过了100分。

  第四,在本科人才培养方面,我们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也开展得有声有色,包括英才学院的“电子信息类拔尖人才”培养,经管学院的“管理—电子复合人才”培养,格拉斯哥学院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信软学院的“卓越工程师”培养,以及物电学院的“菁英班”、微固学院的“钧业班”等,都在进行有力的探索。还有通信学院、电工学院、光电学院、自动化学院等,都在探索如何在招生规模比较大的学院进行精英人才培养。

   2.存在的问题

  当然,今天我们主要不是来讲成绩的,而是来找问题的,因为我们有更高的追求,在本科人才培养上还应该有更大进步。我们在建设一流的研究型的行业特色型大学上还有很大的努力空间,问题也非常多,关于本科人才培养中的问题我主要总结为两个方面:

  ①学生对学校的满意率比较低

  “满意率”是学生毕业半年后把亲朋好友推荐到母校就学的意愿程度,反应了毕业生对母校的整体认同。我校毕业生对母校的推荐度比全国985大学的平均值低16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学生并没有对学校有很好的认同。

  那么,是不是成绩好的毕业生更能认同母校呢?其实不然。事实是,出国深造的学生与直接就业的学生,对母校的认同率都是66%,都是全国很低的,也就是说,不管学生发展得好与坏,都认为母校没有对自己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

  进一步看,招生分数高的学院,比如英才学院、通信学院、电工学院、微固学院等,学生的推荐度也非常低,反而是招生人数多、招生分数低的专业,如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应用化学等,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度很高。这也说明一个现象:生源越优秀,好学生的期望值越高,相匹配的优质教学资源就要跟上,否则,学生的失望值就越大。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反差呢?我们分析认为,虽然生源十分优秀,但由于招生量太大,我们没有把他们作为精英培养,而是把他们大众化了。我校的生师比可能在国内排倒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还有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师比在10:1左右,而我们是20:1。

  从建校到改革开放初,我校招生规模一般是1-2千人,随后每年招生2-3千人,再往后,由于电子行业的影响、985品牌的影响,招生量开始迅速增长,2000年开始过三千,这几年很有规律,从4000人到5000人,再到5500人。当然,我们的教师规模也在扩大,教师人数达到了2200人,但优秀的教学资源依然跟不上优秀学生的比例,由于学生数量太大,再优秀的生源都将被稀释掉,因此,我们这是以损失优秀为代价的,是不可持续的发展。

  所以,我们要反思,由于电子行业的兴旺和“985”大学的良好声誉,把我们的影响力抬得很高,吸引了大批优秀的生源,所以我们就更需要有足够优秀的教学资源,这样才能配得上优秀的学生。

  ②学校对学生的满意率也比较低

  我校毕业生中的杰出人才数量逐年减少,这也很难让学校感到满意。按理说,我们的优秀毕业生应该越来越多,因为我们的生源质量在上升,但事实并非如此。大家常说“母校是学生的商标”,即一个学生一进成电就烙上了成电这个“商标”,不管他发展得怎么样,他就是“成电人”;我们也常说“学生是母校的名片”,即母校是靠优秀的毕业生在社会上的表现,特别是成为杰出人才的数量而不断发展的。

  我校在国内的排名大概在第40位,但我们的毕业生质量大概在第60位左右,这与我校的综合排名是极不相称的。在杰出校友排名的三个方面,也就是院士、政要、企业家,我们的杰出人才数量很少。我们进一步分析,与我们比较关注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行业型大学相比,我校除了在商界精英方面排名不错,在院士和政要方面,都拿不出手,而中国大学恰恰比较看重的是院士和政要这两个代表性方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建校后培养了17位两院院士,其中“文革”过后的大学生中培养了8位两院院士,而我们到现在是“0”。建校以后有一位——李小文院士,有的排名也把刘盛纲先生算进去了,因为他的研究生是在成电读的。我们的本科毕业生在海外当教授的数量,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相比也有差距,所以我们的压力很大,而且这个差距是会逐渐发酵的。

  我们的本科毕业生总体上有一半深造,还有一半是直接就业了,虽然在深造率上比全国平均值高很多,但以学生进校的分数相比,又是很不足的,因为就本科生的发展而言,就业并不是他们最好的选择。此外,我校毕业生到主流学术机构、国家急需岗位就业的,也普遍比西电的少。为什么会这样?西电的做法就是,学校在新生进校开始,就培养他们的国家使命感,让学生不是以“发点小财”为目标,而是以“国家民族”为志向,鼓励学生到主流的学术机构、专业机构、重要岗位、国家急需岗位去工作,这点和清华大学是很像的。

  在去年的深圳校友会上,深圳校友普遍反映我校毕业生存在的问题是:学生的执行能力很强,但是规划力太弱,通俗一点讲,就是“干活可以”但“带不了头”,别人安排的工作能完成得很好,但谈到战略层面、规划方面,我们的学生就明显不足,更不能和综合性大学的毕业生相比了,虽然这是理工类大学普遍存在的问题,但在我们学校也是非常突出。

二、面临的形势与任务

  那么,在办学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的主要形势是什么?本科人才培养的任务又是什么呢?我在调研过程中思考了如下几个问题,我想这也是工科学生共同的问题。

  1.怎样认识现代工程科技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高速发展,每年给工程投资几十万亿元,中国未来20年的工程发展,需要有成千上万的工科人才。建国以来,我国拥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工科人才大约有2800万人,再加上其他方式培养的,工科人才总共有4600万人。应该说,中国现阶段的重心依然是工程建设,所以工程科技发展得更快。

  “工程”与“技术”是有区别的,任何一个工程都是对技术的选择、整合、集成和协同,单个的技术仅仅是工程的基础和要素。我们常说电子科大是“工程师的摇篮”,就是要培养“工程师”,如果培养的只是懂专业技术的人,那么学校就会变成“技术员的摇篮”。在工程领域,作为领军人才的才能被称为“总工程师”,相比之下,科学是自由探索的,并没有所谓的“总科学家”。

  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绝不能专注于越分越细的专业,因为如果专业越分越细,“工程师的摇篮”就会退化为“技术员的摇篮”。在神州飞船上,有上百万个元器件,相应的有十万名技术员队伍在做这些,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只有周建平院士1人,也就是说,真正的工程科技要求我们的学生具备集成知识、系统、技术的能力。

   2.信息技术发展对工科人才提出了什么要求

  信息技术是我们国家经济转型发展的驱动力,也是电子科技大学的强项。所以,我们学校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信息技术自身的创新是非常难的,主要是集成创新,全新的技术创新很少,基本是对过去的技术的延伸和深化。同时,通信和计算机网络的广泛使用,对信息技术是至关重要的,它使得信息技术向融合、关联方向发展,与其他行业,特别是制造业和服务业密切联系,主要的商业机会都在融合中产生,从“电子行业”走向了“行业电子”。因此,围绕细分的专业来培养人已不是我校的目标。

  我们原来的专业完全是按照苏联标准划分的,在这种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将来连“技术员”都当不了,更别说“总工程师”了。我校有1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但有23个学院,很多学院其实是在二级学科甚至是三级学科层次办学,于是,电子科技大学的电子信息类综合优势其实被行政体制碎片化了。所以,我们以后的本科人才培养,必须按更大的类打通电子与通信、计算机等基础学科,培养学生的交叉融合能力,这样我们的毕业生以后才能往“工程师”以上发展。

   3.在培养过程中如何加强通识教育

  对于我们这类行业性学校,开展通识教育尤为紧迫,具体有三个原因:

  首先,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人才流动频繁,一个人一生可能要换好几份工作,其中甚至可能跨专业,所以教学过程中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在上升,专业教育的重要性在下降。

  第二,知识的快速增长使得知识的量大幅度增长,信息淘汰得很快,因此大学必须要教给学生基础的、有共性的原理与方法,并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第三,就是全人教育发展的需要。对于理工类大学,文、史、哲的教育很重要,但对于行业型大学,经、管、法的教育更有利于学生将来的发展。国外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工科培养的人,硬件条件都已具备,但在国际竞争力、经营管理能力和学科交叉融合能力三个方面与国外大学仍有差距。但对企业的调查显示,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实际上,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永远都是这一条——“动手能力”,他们最希望的是学生动手能力很强、价格很便宜,来了就干活。所以,我们不能完全按企业的要求来培养人才,而是要在我们这类行业性大学中,构建文科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

  电子科大的文科发展,我认为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要有与通识教育相匹配的文科要求,迈出第一步;第二个阶段,要发展与我们学校作为985重点大学相对称的文科学术研究;第三个阶段,要发展小而精的特色文科,首先要在社会上有声音,然后再去寻求文科的地位。

  总之,以上三个方面是我国工科教育的共性问题,不一定完全针对我们学校。对于我校而言,现代工程的组织集成、信息技术的交叉融合、通识教育的人文素养,这三个方面的能力亟需加强,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提高我校本科生今后的杰出率和成功率,才能提高他们今后站得更高的可能性。

三、发展的目标与路径

  在我们探讨怎么做之前,首先要来看看我们学校本科生培养的目标和定位,即我们学校的本科生培养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中国的大学有两三千所,不外乎这三类:一个是综合性大学,一个是理工科大学,一个是行业型大学。我校是行业型大学,但是我们比一般的行业型大学的层次要高,是特色性、研究型的行业型大学。 985高校里面的行业特色型大学也就5所,我们是比较早进入这个行列的,所以我们面临的任务是“示范行业特色型大学如何培养人才”的问题。进入“985工程”行列的大学,其实国家已经给定位了,就是要去“追求世界一流”,我们学校也要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特色性、研究型大学,因此,我校肯定是走研究型道路,以培养精英人才为主,绝不能按“大众化”去培养。中国没有哪一所学校既要办“世界一流大学”又实行“大众化人才培养”,国际上也没有,之前,芝加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伯克利等曾经想尝试这样做,但最后都放弃了,因为这条路子走不通。所以,要办一流大学,所培养的人一定是精英人才。

  具体到我校的发展模式,我去年在学校发展报告中提出,我校的办学模式既不可能走“单科型”,也不能追求“综合型”,这两种都是走极端,我校的发展应该是“多科型”。具体到人才培养,实际上就是以培养行业精英人才为主,我们还不敢去说是培养理科、工科、文科的精英人才,我们的目标是“行业精英人才”。由于我校是行业性的,所以要注重人才的适用性,这个“适用”不是实际操作应用——不能像蓝翔技校那样的二本、三本学校一样,这些学校培养的是操作型人才,我们是所谓“适用型”,这是基于我们的行业背景,要培养更多的了解电子信息行业特征的技术领军人才或高端管理人才。

  具体该怎么做呢?我觉得有5个方面,可以从这些点上来发力:

  1.压缩招生规模

  首先要把这个生师比降下来,只要有这么大的招生规模,任何人都没办法培养出精英人才。所以,首先要把生师比降到一个合适的范围。当然,“生师比”也不能不切实际地像国外那样达到“1:1”、“点对点”、“面对面”,甚至像法国的精英学校那样——他们的老师比学生还多。中国有自己的实际,学校也有自己的现实情况,但我们依然要去努力往下面走,我们不要去想国外的哈佛、牛津的生师比,也不要想北大、清华的生师比,6比1或7比1的生师比我们都无法奢望,但10以内是可以去想的。怎么走呢?我认为要分三步:

  第一步,明年,我们的招生规模无论如何要降到5000人以内。说实话,我外出开会时最怕别人问我们招多少学生,人家一算就知道生师比是20左右,这样的生师比怎么办985学校?所以,任何人只要在学校里,就会关心生师比,而不是得了几个奖、拥有几个重点实验室之类,别人一看生师比就知道这个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就知道这所学校是否要办一流大学。

  第二步,争取五年内,把招生规模降到4500人,使生师比降到8比1,这个比例可以接受的。以后格拉斯哥学院招生规模达到500人,信软学院达到1000人,实际上,我们其他类的招生规模就是3000人。这是完全可以的,这就是我们走精英人才培养道路的基础。

  第三步,如果今后有条件,我们再根据5年后国家、学校的财力情况,决定具体的规模。

  关于招生规模缩小后学校的财务问题,我跟相关部门商量、讨论过,如果招生规模降到4500人,这对我们学校的财政影响不太大,我们甚至还有一个办法,比方说把研究生规模每年增加100人,大概增加到三四百人,本科生可以降1000人下来,再加上信软学院、格拉斯哥这边也办起来,我们的财政就差不多。所以,我们先要研究,不能随口说我们要降到多少,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

  实际上,放开看一个国家的发展,它都是这样一个循环:国家首先开始是“精英”的,我国开始招收大学生时,一年只招二三十万,都是精英化的,后来国家大发展了教育也就大众化了,大众化到现在,大众里面的精英比重增大,最后又回归到精英。经过这样一个循环,国家的工业化就实现了,这个国家又恢复了平静,今后三、四十年国家的发展又有序化了。我们中国必然要成为发达国家,必然要实现中国梦,所以像我们这类学校也必然要回到精英化教育,所以我们要调整、控制招生数量。而且,我们的生源如果越来越优秀、越来越好,我们的压力就非常大。

  2. 分析工科领军人才最需要什么能力

  我们要倒过来看,未来十年工科中的优秀人才、杰出人才、领军人才,什么能力对于他们来说是最重要的?缺什么我们该补什么,我们的目标是要培养高端的而不是培养工科的实用性人才。我想了想,四个方面很重要:

  ①组织交往能力

  你要成为当头的人物,你要组织更多的人来做事,不是做一个螺丝钉,所以组织交流能力、工程的团队的能力很重要,这就不是在当科学家一个人干的做法,这个能力它是超过所有能力的、是最核心的能力。我们的办法就是怎么样让学生在大学期间能当个头、当个官,他在这个期间组织同学干过事的,他今后出去工作的时候就能组织更多的人干事,而不是被别人组织去干事,他的能力就强了。我们的本科生在大学期间如果都有机会站到几个人甚至几十个人面前讲个话,他工作后就不会怯场了,他站上去就讲得滔滔不绝,人家一看,这个人就是人才,就要培养他,我们就听他的,以后就跟他干,这就是大学要去培养的能力。组织交往能力的培养,不外乎课堂上和课堂外:课堂上,比如说,就多任一些课代表,一门课一个课代表,一个学期让他发发本子,组织大家收收作业,他见到那么多同学就不脸红,这个班干部是很重要的,不要一个人当得太久,就轮流当;还有导生也是非常有效的锻炼。课外就是学生会,做学生会干部,锻炼过后,能力就不一样了;还有社团,我们学校有一百多个社团,一年也有几千人次,但是据我了解,我们的毕业生对母校的反馈调查意见,大概百分之四十的学生没有在大学生涯中参加过社团活动,也就是说,社团很活跃,我们学校搞得也不错,但是不应该仅仅只是那一部分人活跃,基本上应该让每个人都去搞一下,尽量不要让一个人搞得太久,不是让他当官,就是要锻炼组织别人的能力;还有辩论赛,其实辩论赛是非常好的,我们的工科的学生出去,很大的问题就是,听说读写不行,你听人家讲话的能力差,然后你自己说的能力差,你写东西也不行,辩论是很好的办法,就是首先要听人家的,然后马上要反应说什么,还要说得明白,让人听懂。不是为了在辩论赛中得冠军,而是要让更多的人都有这种锻炼的过程。

  怎么样促进学生得到锻炼呢?比如交换生,我是非常关心的,我们现在出国的学生大概是百分之十左右多一点,如果能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交换生就可以了。我希望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学生,在大学本科期间,有一次境外活动的交流机会,开阔视野。我上周到欧洲去,非常关心的就是他们接收我们的交换生,我们也接受他们的,包括本科生、研究生,主要是本科生,他们接受我们的本科生一个月,三个月也可以,一个学期也可以。出国时间如果是长期,就要他自身去发展,自身的造化,学校主要提供的是短期、多次,但这个学校也要出点钱,这是财力问题,我们学校一年在本科生出国方面的投入是几百万,如果是学生自己再出一点钱,我们帮着他把这个通道打开,就能让更多的学生在大学期间有出国的机会。

  另外就是外教,不仅是教语言,更是教文化,包括最近李硕彦老师,他不断在跟学生讲数学,在学校里面做讲座,学生反应都非常好。学生呢,就应该多跟他们这种从海外回来的学者打交道,只要跟他们对过话、跟他交流过、看过外国人、跟外国人说过话、破了这个胆,我们的学生今后出去工作,就不怕了。大学里面就要有更多的外教,我去年有一次从北京到成都的飞机晚点,我看到从美国转机过来一群纯老外,大包小包的就走过来坐我旁边,我就问他们来中国干啥,“我们到四川大学去”,我说你们到四川大学干嘛啊,“我们去教书啊”。那次,他们就是来弄暑期学校,就是要跟学生一两个月呆在一起,就是这样让学生长见识,破这个胆。总的来说,大学对学生组织交往能力的培养应该体现在方方面面,一定要让学生领军,要优秀,他要去组织,让其他人跟他干,大学一定要提供平台,提供锻炼,不仅仅是学习、生活,这个是无处不在的,这个要琢磨,要去想。

  ②知识综合、技术集成的能力

  第二方面,缺啥呢,就是知识综合技术集成的能力,而不是单一的能力,单一的能力就是单一技术,我们相信我们老师教的很多,我们的学生都很优秀。如果说学生来源很差,那你真要去教他单一知识,单一技术,因为他谋生的时候需要。所谓集成的能力,说白了就是动脑筋的能力,我们长期有个观念,就是工科学校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没有动手能力就认为这个工科教育就是失败的。实际上,大家想一想,到了现在今天,这个观点就有问题,工科学校没有动手能力是不行的,但是这个动手能力的要求已经大幅度下降,动脑能力远远超过了动手能力,像我们这样的学校是以培养优秀的引领性人才为主,他要动那么多手干嘛,他是领导更多的人去动手。那培养动手的能力呢,二本三本职业学校多得不得了,现在的大学生一年七八百万,我们是更高层次的这种学校,我们培养的不应该在动手这方面下太多功夫,当然你既然是工科学校,总要有基本的动手能力。

  这就是为什么我去年在当了校长之后,马上就去看了教学的实验室包括研究生的实验室,我都叫他们暂停,我始终就有这个观念,大学动手能力是必要的,但是现在我们不是当初的培养工科大学生了,文革前后一年才招十几、二十万名大学生,大学毕业之后,那时人家看到这个大学生能把收音机修好,就说这个大学生就厉害了,但现在不是了,现在的社会分工分得很细了,有成千上万的人需要有人指挥着干这些事,所以相较于动手能力,动脑能力更重要,我觉得这必须要有知识集成、综合技术集成的能力,多学一些方法论,逻辑学,系统论和运筹学,没有这些,你在教学过程中怎么来穿插进去,来提高学生这些能力,它比单一的知识单一的技能来得更重要。关键是我们现在怎么做?

  ③提高继续深造比例

  要认识到学生继续深造的重要性,要思考如何加大力度提高我们学生的深造比例,这最简单的就是考研,还有就是学生出国。应该说提高上研究生的比例是一条捷径,我详细研究过我们这几年的情况,这是一个详细的研究表,这里面有两点结论:第一,我们的本科生有百分之七十在毕业前是想深造的,深造的愿望渠道有两条,一条考研、一条出国,但是呢,只有23%的学生考上了研究生,17%的学生保研成功了,4.6%的学生出国成功了,大概加起来有50.6%。刚才我就说了,我们的考研率是很高的,在全国985高校里面遥遥领先,比平均值高很多,是非常好的,但我们也要看到,还有一半的学生,这么好的成绩考了进来,四年之后就直接去就业,因为他没考上研究生,也没出成国,所以说提高考研的成功率、提高本校的成功率是我们主要的抓手,你看这些学生考研考本校的成功率是43%,考外校的成功率是64%,考本校的成功率太低了,竟然有一半的本校生没考上,当然不是说我们不愿意要,而是学生的自身原因,反正就是没考上,所以怎么样提高,我们学生、教职工包括研究生院一起努力,怎么提高我们学生考本校的成功率,当然他们没有愿望我们也没办法,但他是有愿望的,75%的学生有这个愿望,四分之三很高的,所以说我们的学生,他是志向高远的,但他是小孩,不太懂事,他随便准备,就错过了,错过了没考上就只好去就业。就业之后又有20%的学生在三年之内,特别是一二年内想考研,但这部分学生在毕业三年后基本就沉下去,就很难再考了。所以说学生啊,对这些东西不太了解,他可能很随性,出去再考肯定没有那么容易了,这个时候再考回来的成功率远远不及当时在学校的,这个是很亏的,那么好的学生,所以重要的是怎么提高学生在校的时候考上本校的成功率。第二,就是帮助我们的校友,再考研考回来。我们的学生,前两年,考回本校的成功率还是很高的,这是我们学校的责任,关心校友,怎么关心,就是帮助他深造,这也是提高深造比例的一个非常好的途径。

  所以实际上对于我们这种学校来说,就业不是我们的目标,我在整个报告里面,没有讲过就业指标的,但是国家很关心。我就说,如果像我们这样的高水平学校,像我们这样的信息行业,如果我们的学生都就不了业,那就不是学校的问题,那是社会出问题了,所以我们从来不去比这个东西。实际上我们的学生出去就业,比985院校的平均值也就是高到大概四五百块钱,也没有高多少,我们这么好的学生,差不多一半,45%的就去就业了,这个很不划算的。所以,像我们这样的好学校,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是为了让学生出去找到第一份工作,而是为了他找到第二份、第三份……为了他们在未来二三十年的人生中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这才是好大学该做的事。

  ④加强人文艺术修养

  我觉得工科生的人文素养很重要,包括文、史、哲,经、管、法的教育。在前面提到的几项里面,组织交往能力、知识集成能力、深造比例以及人文素养里面,我认为组织交往能力和深造是能让更多的本科生走上一个比较好的发展道路,特别是组织交往能力,在大学本科里面,让他们真正得到锻炼与提高,使我们的本科生出现更多的杰出人才甚至是领军人才的几个主要环节。

   3.构建新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

  我研究了我们国内现在各个学校搞的人才培养体系,什么三三制、三一三、三二三等等,这些体系多得不得了。8月初,我在南京大学开会,了解了南京大学的“三三制”,最近的一届国家教学成果奖,两项特等奖中的一项就是南京大学牵头的“三三制”,我认为这是很好的,可以在全国推广的,但我们可以把它改变成适合我们学校的教育体制:整个大学四年,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大一通识教育,大二、大三专业化教育,大四多元化教育。在多元化教育里面,三种类型,后面有详细的论述。

  我觉得这个三三制可以结合我们学校,比如说大一的通识教育,我们因为现在文科的基础还没有发展好,所以我们狠抓一年级,他们抓两年,我们就抓一年级,把一年级的通识教育精心设计,加强核心课程。我们的学生最需要哪方面的通识教育,人文的知识、人文课程。第一年要把学生的心抓住,大二、大三再去做提高的通识课程,让他选,如果他觉得他有更高的追求、更大的愿望,他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来学习板块式的通识教育的课程、研讨。我们现在师资力量都有限,对于通识教育,我们就抓一年级,特别是文科通识教育的专职教师队伍,怎么把它发展起来,来满足通识教育这一步。现在因为过早的分专业,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进来大学后还比较小,他很难一开始就想清楚对什么有兴趣,这辈子做什么都不太清楚,大一就把他定死了不好,其实应该到大四的时候再想这些问题。

  从大的口径来说,到大四的时候,学生不外乎就是两个出口:一个出口就是继续深造,一个出口就是就业。但我希望深造的比率越来越大,就业的比率小一点,走深造这一出口,就可能成为两种人,一种是基础研究创新,还有一部分,就成为行业的领军人物,他读了硕士、博士之后,到行业里面做。就业也可以冒出一些技术创新的人才。所以这四部分人归类起来,就是3种人——专业学术类、交叉复合类、就业创业类。专业学术类,就是培养他的基础、前沿、国际化,最核心的,他要当科学家,走科学这条路,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在大学里面形成的。第二类人,交叉复合类要有宽广的知识面,要增强跨学科的广度,所以要跨专业、跨学科、实用性,对于交叉复合类的学生,重点是怎么去设计适合他的板块、模块。就业创业类,就是动手能力,可能你真的要给他多搞一些专业实验室,他的这些职业素养、应用能力,这方面的能力培养,毕竟总有一些人要去就业,这里有各种原因,包括经济问题,家庭问题等等。

  回过头来看这三种人,我们现在是中间的量太大,两头非常小。我们的学科评估要填20个人,你培养的学生10年之内找20个代表性的,来判断你的人才培养水平,实际上就是要让填两头的,填到后面就能看出你这个学校是一个什么样的标准。所以我们现在是一体两翼,能不能“三驾齐驱”,就是拼命的往中间压缩,中间这一部分我们的主体,把它缩小一点,我们现在绝大部分都是实用型,经济实用型,另两部分太少了。怎样把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自主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怎么来设计面向未来的、面向工程产业和专业学术为主的培养体系,我们的定位就清楚了。我们的学生就是这两大出口,直接面向工程产业,未来一二十年成长为行业领军式的人才;专业学术前沿的,要当科学家、创新人才。总之,我们要在这个体系上来构建。

  4.小班教育

  实际上要培养精英人才就必须探索小班教育。这些年来,全国都在搞小班教育的讨论,国外说我们中国本科人才培养是不行的,耶鲁大学校长曾有点带攻击性的说,中国本科教育不行,他说我们不行最大的一个判断标准就是本科教学以讲座式为主,很大的教室,老师拿着扩音器走来走去,讨论都没有,启发都没有,你怎么培养一流人才。所以国内就在改革,讨论小班到底怎么搞的问题。实际上代表性的小班教育分为两类:一类是北大,它的招生量是比较小的,它是以优势学科的经典课程,北大的优势核心课程做试点,就是小班授课,小班讨论,只有15个人左右,代表国内一批基础比较好的学校;另一类是以川大为代表的,大班授课、小班讨论,在研讨时有25人参加,也可以叫做小班教学。

  我们要推进小班教学该怎么做呢?我们没有这个能力都搞小班授课、小班研讨,但我们可以把“3+6”课程或者现在的校级核心课程找一点来做试点,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我大概估算了,我们现在的普遍形态是3-4个行政班在一起在教学,就是到90到120人的方式在上课,这是主要的教学方式,要变成小班行政班就是30个人。对此,首先是财务要有支撑能力。其次,从大班到小班,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因为教师要和学生面对面讨论,学生随时要提问,而大班授课时学生不用提问,教师拿个话筒拿个配音笔讲完就走了,所以小班教育对老师的要求非常高,因为要和学生面对面啊,教室的布置也不一样了,特别是辅导、组织讨论会的要求也非常高了,它会增加非常多的困难,但是我们一定要去试验去做这方面的事情。

  另一方面,就是新生研讨课。毕竟大一的学生刚进来,正处在非常关键的时期,在新生研讨课上,我们可以搞一点小班讲授、小班讨论,请一些有学术造诣、教学效果好的老师来讲。小班教学的数量在最初不一定多,但一定要走出这一步,要根据我们学校的情况,开始去做这方面的事情。

  5.骨干教学队伍建设

  归根结底,学校的教学队伍是很重要的,这项工作要从三个方面来着手:第一个是教学关键岗,我们设立了200个“骨干岗”、“首席岗”,两个都要继续实施继续推动。但我听说,很多老师反映说这个可能吸引力还不够,在这一方面我们还要加强。

  第二个,最关键的,是让一些45岁以上的教师把重心开始转移到人才培养上和教学中去,因为45岁过后,再报长江、杰青,再去搞院士,可能他觉得太辛苦了,因为人的重心是随时调整的。这部分老师他的教学效果要好,又有学术基础,他的教学很容易就是研究性的教学方法。这样,我们让1%-2%的教师,也就是大概40-50个人,专心从事人才培养工作。我们可以探索年薪制让他拿高的待遇,他可以干到65岁,只要他安心来做这个事情,他能起到引领示范辐射作用。在国外,这就是所谓的终身教授,其实就是认识到学校要办学,这些人是离不开的。

  第三个就是教授作用的发挥。我们一直在提教授给本科生上课,也一直在抓教授的上课率。我们学校是一个理工科的大学,对科研特别重视,但是教师为学生上课是应该的,特别是为本科生授课。但现在,我们学校的杰出人才大概80位左右,80人当中只有12人在一年里给本科生上过课,共计277学时,平均给本科生上课23学时,这其中还包括两位名师,所以我们绝大部分国家级的杰出人才是没有给本科生上课的。既没有给本科生上过课,也没有跟本科生见面,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学校鼓励教授,特别是杰出人才给学生上课,半门课也可以啊,不一定是完整的一门,首先解决上与不上,然后才是上多少的问题,如果说上课做不到,至少要跟学生见面。

  我们现在非常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师生的互动,尤其是我们教授和教授以上的杰出人才与学生的互动太少,尤其是在新校区,互动非常少。从统计来看,在985大学里,我们老师和学生每周见面的次数是低于平均值的,全国平均是十一次,我们是七次。每个月老师和学生见面,我们是十七次,全国是二十一次,我们都低,这样怎么能说明我们注重人才培养呢?每学期的见面次数还可以,每年见面的次数我们又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了,但是学生期望的哪是每年呢,他们就很不满意了,他们期望至少每个月见一次。

  所以我们提出,每个教授必须向国外学习,不见得每周见一次,但要至少每两周向全校公布你和学生见面的时间,比如两个小时或半天,这个时间对学生公布,任何学生要来找你都可以。还有,比如你单周或双周见研究生,你必须要公布这个时间,国外的教授基本上都是这样的,既然你是教授,首先就是你的教职工作,学生在公布的时间来找你,你必须要在。在国外,教授的办公室还没开门,学生就在旁边等了,但是,这首先要有一个条件,就是我们要给教授尊严,给教授多修房子,每个教授都要有一个办公室。一个教授他如果没有办公室,他没有尊严,他见什么学生嘛,他也不好意思。所以我们要改善条件。像国外,他们就在办公室外面安凳子,学生甚至就坐在办公室外面喝咖啡聊天,等着教授开门,因为教授已经公布了时间。

  尤其我们的杰出人才,如果不能每年给学生几次课,那你不能一两周见学生一次吗?我觉得这个说不过去,除非你已经七八十岁了,或者因为身体原因我们不能要求。如果这都做不到,那你还工作干嘛,你可以退休了。我觉得两周和同学见一次必须要做到,因为全国平均一周见一次的学校很少。王志强书记经常讲,“一个中心,两个提高,三大战略”,怎么体现一个中心呢?这些都是要在具体的事情上面去体现的。

  上海交大致远学院今年提出“转身遇到大师,随处可见讨论”,理工科学校应该有这样的氛围。我去过普林斯顿大学,那些获得诺贝尔奖的大师就在办公室与学生讨论问题,他们的办公室都是开着的,几个学生就坐在沙发上讨论,而且在一层楼中有好几个咖啡屋。只有形成这样一种氛围,你才真正把学生当作人才来培养,把本科生培养当做一回事。其实学生对你的科研工作是有帮助的,我想只要我们四百多个正教授,八百多个副教授,八十多个接近一百个杰出人才,我们每一两周打开一次房间,本科生来找我们一次。他如果不来找你,你就干自己的事也不受影响,但是在公布的时间里你必须开门,我觉得这样就会有改变。

  总之,要提高我们的人才培养质量,我总结出五个方面。一个是规模控制,第二个是培养体系的建立和修正,还有通识教育、小班教学的试点,最后是骨干的教学队伍的建设,通过这五个方面使我们学校的本科人才培养真正回到以精英教育、精英培养为主的这样一个体系和轨道上来。

  老师们,我去年的报告是宏观上的,今年的报告更加具体。我希望教务部门、人事部门、学工部门和我们的学院来讨论和细化方案,形成我们电子科大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才培养的办法。 总之,人才培养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本科阶段是关键,学校的各种办学优势要向人才培养积聚和转化,特别是我们的学科优势和师资力量的优势,让更多的学生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转变,把我校的人才培养,特别是本科生培养工作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为最终实现把我们学校建设成世界一流的研究型的特色大学的宏伟目标奠定基础!

 (根据李言荣在2014年11月20日全校教授和中层干部大会上的讲话录音整理,已经本人审阅,有小的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