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凸显总理为民情怀

08.03.2014  23:45

      在云南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有代表谈到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李克强随即问:云南还有多少村子、多少人喝不上安全水?占全国多大比例?旁听审议的水利部长陈雷回答,占二十分之一。李克强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的目标,我们说到就要做到!(3月7日《新华网》)

  在正在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再解决60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经过今明两年努力,要让所有农村居民都能喝上干净的水。

  让老百姓用上放心水,看起来是小事,但是,日理万机的李克强总理却实实在在地把它放在了心上,并且认认真真地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这无疑就是踏踏实实地在走群众路线,也为广大党员干部如何服务群众作出了表率。

  广大干部应当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既要认真做好中央和省委相关方针政策的宣讲,更要进村入户,进社区入企业,调查了解基层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广泛听取和了解群众的意见、建议,积极为群众发展生产出谋划策,千方百计增强他们自身解决困难的能力,尽己所能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应当看到,现实中大多数党员干部都能够把群众当亲人看,从自身的难处想到群众更大的困难。但是也有少数党员干部对群众的利益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脱离群众,工作漂浮,生活腐化,对“亲人”的困难视而不见,漠不关心,麻木不仁;只顾自己养尊处优,做太平官。可见,对于群众的呼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如此缺少“问题意识”,如何能把问题解决好,又怎么能取得实效、取信于民?

  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把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化为做好工作的动力。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特别是深入到困难多、问题多、矛盾多的地方,倾听群众的呼声,体察群众情绪,关心群众疾苦,扎扎实实地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实实在在为群众谋利益,团结和带领群众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不断改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