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视点】许建平:优秀博士研究生培养体会
“ 师者 ,所以 传道 授 业 解惑也 ” 。 创新是一种能力,它依赖于知识,但仅仅通过传授知识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是远远不够的。从一定意义上讲,传授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比传授知识更重要。“授之予鱼,不如授之予渔”。在掌握了方法之后,就能更好地发挥独立思考的主动性,就能具有自我获取知识、更新知识、丰富知识以及适应科技、社会发展和变化所必需的基本能力,也才具备创新发展的根基。
博士生的培养应该是一种独立开展科研能力的培养。博士生培养阶段中,首先需要经历的阶段就是选题,确定合适的选题。一般的博士生都做不到,需要导师给予适当的帮助。研究生的论文选题尽量要与导师研究方向相结合,唯此师生间才可以有良好的互动,达到“教学相长”。选题要掌握一个“度”,既不能太难,这样有可能无法完成;也不能太容易,炒炒别人的冷饭。要把握好这个度,需要对国内外前沿的了解,正确判断有可能获得突破的方面,这不仅仅是看文献所能解决,还需要有一定的经验、思考和判断(或者说猜测)。导师唯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提出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工程实践和应用为学术研究提出了源源不断的研究课题,研究生论文选题要结合学科特点,保持对工业界产品技术走向的敏锐嗅觉,紧贴工业界最关心的技术,不能脱离实际去研究,不能看别人在做哪方面的研究、发表哪方面的论文就去“跟风”,要“跟风”就跟工业界的“风”。
研究生年轻,吸收新知识的能力强、知识面广,但因为年轻,研究生往往不能洞悉一些研究思路和研究成果的潜在价值。导师要善于把握许多学生没有发现的问题,把握学生把握不住的思想火花,发现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给学生指明值得深入研究的方向和研究思路。常常有些突破性的东西,淹没在一些看似平常,又有点异常的数据和现象中。一个好的研究思路,要知道好在哪里,怎么深入进行研究。这中间需要师生间良好的互动,这很容易看出导师的根基或者水平如何。导师一方面要能洞察研究领域的最前沿研究课题,把握住研究方向,给学生提出有价值的研究思路,并指导学生按照这些研究思路开展研究工作;另一方面要与研究生良好沟通,在导师研究方向的大范围内,给研究生一个宽松的学习和科研环境,不要把研究生的研究课题限制太死,以充分发挥研究生的潜力,有利于研究生提出新的观点和方法,做出创新性的工作。
研究生的培养是以导师为核心,围绕导师的专业和研究方向进行,导师的潜移默化、言传身教极大地影响着研究生。这不仅体现在科学研究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导师的人格对研究生以后做人的影响上。研究生在学习上都有一股锐气,自觉性很高,导师应把治学的道理与做人的道理结合起来,因势利导。能否与人团结共事是对做人的一种重要检验,作为优秀人才、学术上真正有能力的人,一定是虚怀若谷、严于律已、乐于助人。
优秀的人才必须有优秀的品质和完善的人格,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一名优秀的博士研究生,不仅要具有过硬的业务素质,而且要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导师与研究生之间,不应只是简单的传道、授业、解惑,而更应强调知识的创造、治学的态度以及求真务实的道德感和责任感的传继。
“ 成大事者莫不胸襟开阔,气度恢弘 ”。在科研工作中,要鼓励与他人团结合作,要创造一个积极活跃的科研氛围。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往往都出自于一个团结合作、积极活跃的科研群体。在一个科研氛围活跃、科研成果不断涌现的科研群体中,每个人的思想都变得活跃,新的观点、新的想法不断出现,在这样的氛围中,才可能产生原创性的工作成果。
导师要与学生探讨问题,交流学术思想,鼓励和引导研究生标新立异,让他们能够在学术领域里自由地、无拘束地畅所欲言,促使研究生在学术思想的不断交流、碰撞中得到创新思维及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另一方面创造学生交流平台,通过组织研究生学术研讨会,或介绍国际最新发展动态,或发表自己新的学术见解等等。这既可以锻炼研究生的思维、组织和表达能力,为研究生提供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的机会,提高研究生的学术报告水平,又可使不同研究方向的研究生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内容广泛的研究工作研讨会,是博士生获取宽广、系统专门知识的有效途径,也是分享研究思路、方法和成果,寻求合作者支持的渠道。
“ 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 ”。态度决定高度 , 要始终把学生积极的学习和工作态度的培养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吃苦的精神。勤奋、努力、认真、端正的学习态度,良好的执行力,是成功的大前提。凡成功者必付出大量比常人多的时间和心血,导师要以身作则,教育学生要以实验室为家,坚持“7-11”的工作方式,即每周7天,每天11小时。
对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要提出远高于博士论文基本要求的更高要求,明确提出发表国际顶级SCI收录刊物论文的要求。搞科研不能总是重复别人的研究,这样做你就只能一直跟在别人的后面,永远做不出有创新性的工作,任何一项新科研成果的取得都是叠加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取得的更高成果。
培养高水平博士生要始终以将其引向学术前沿为目标,鼓励学生走出去与国际接轨。除了开拓视野,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建立信心。只有出去了,才知道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有时候会发现其实国外不过如此,其实我们一点不差。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不能以发表论文为唯一的评判标准,他们需要博采众家之长。走出去,到国外去研修,可以帮助博士生建立国际学术联系,有助于长远的发展。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自信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对学生要因材施教,悉心加以培养。要相信学生具有无限的创造力,加强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学生往往认为发表国际顶级SCI刊物论文的要求太高,遥不可及而没有发表国际顶级SCI刊物论文的信心。教师要与研究生一起,通过对大量国际顶级SCI刊物论文的点评,正确认识和评价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的价值。对于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要鼓励学生进行总结、提炼,并以发表国际顶级SCI刊物论文为目标,撰写国际顶级SCI刊物论文。
每一位博士生第一篇SCI刊物论文的撰写,往往需要十余次的反复修改、提高和完善。每一次SCI刊物论文的投稿并正式录用,都会极大地振奋和建立研究生发表国际顶尖SCI刊物论文、与国际顶尖研究领域看齐的信心;每一次投稿的拒稿,都是对研究生的一次自信心打击,对于审稿人对论文的一些“外行“评价,我们应该站在审稿人和读者的角度看问题,从自身找原因,重新审视是否清楚表述了论文的创新价值。
一个研究成果的取得,研究出来你只能掌握50%,写出来可以掌握80%,到了论文发表阶段可以掌握更多,评审专家对论文水平的提高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因此,写好论文实际上是帮助你总结和提炼自己的研究成果。发表论文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发”,而在于“用”,要向广大读者负责,我们应多花些时间将论文从内容到形式都下一番功夫,以便于读者阅读和应用。
发表论文必须有所创新,要有经得起推敲的创新点。创新点不明显的论文,不要急于发表,要做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审阅研究生的论文时,要立足于高标准、严要求,但不越俎代庖地进行修改,而是要指出问题所在,要求研究生继续修改,直至问题得到解决。
优秀博士生的培养过程,是导师和学生的互动过程,要求学生勤奋、努力、上进,高标准、严要求;也要求导师具有敏锐的学术洞察力、与国际接轨的学术水平和对研究生培养的热情投入。
作者简介:
许建平,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