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你的挂念,见字如晤——文艺学院《一封家书》活动侧记

14.12.2017  20:36

原谅我是比较内敛的孩子,许多话我不愿当面说,愿这封家书,能将我的思念和祝福传达......”“亲爱的老梅,最近过得怎么样呀,我来四川已经接近两个月了,不晓得你们在家里有没有想我。”“不知道你们什么时候才能收到这封信?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封信,写起来感觉还真是有点激动”......随着我校文艺学院“一封家书”活动的持续开展,几百名来自不同民族不同省市地区的文艺新生为父母家人亲手写下一张张信笺,几百封字字真情的家书越山淌水飞向大江南北。入校几月,在外求学,同学心中几多感慨,或是来校见闻分享,或是真情感恩流露,或是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放下手机拿起纸笔,他们在一笔一划中遥寄对远方的思念,千言万语,汇聚成一封封家书。

本学期,文学与艺术学院主办“一封家书”主题活动,“写一封家书”在同学间引起了热烈的反响,不定期给父母写信成为了许多同学每个月都会做的事情。收到家书的父母们在惊喜感动之余,也陆续向孩子寄来了回信,连平时最不苟言笑的父亲,也会写下“我爱你”的字句;“今天你写家书了吗?”“你爸妈给你回信了吗?”成为课间闲聊宿舍卧谈的热点话题......当前,在十九大“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指示下,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讲话中多次引用《诗经》中的一句话:“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在信息流通缓慢的过去,信件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信息传播方式。在大数据时代下,仍能坚持用书信来表达情感的人已经少之又少。我们或许未身在“家书抵万金”的烽火年代,无法想象“车马慢,书信遥”的遥望期盼,体会不到“行人临发又开封”的忐忑不安,但家书中所饱含的,绝不仅是浓浓的思念之情、深深的舐犊之爱。在重捡起书信这种“古老”通讯方式的背后,不如我们一起走进这一封家书的故事......

  对你,何止一句挂念

在现场的时候,身旁都是我的同学,开始大家都在聊天,对写信这种事不是很情愿,到音乐响起视频开始播放,大家都很安静地用心写信,后来我听到一些抽泣声,许多同学写着写着都忍不住地掉眼泪。”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王丽阳回忆起当初活动现场写信的场景,向记者感慨文字对勾起人内心最真实情感的魅力。“在写这封寄给父母家人的信的时候,不由得想到了许多以前的事情。”“没写过家书,一开始还觉得有点不适应,后来自然而然地把心里想的都写了出来,情到深处,泪水也止不住地往下流,没有面对面时那种尴尬与拘谨。”“在信中,将以前不敢和父母说的话给写下来,希望父母能够看见。”......从最开始觉得写信别扭,到慢慢融入进去触动心弦,随着活动的后续影响和文艺学院的鼓励推崇,越来越多的同学加入到给父母写家书的队伍。

长大的孩子,开始懂得父母的辛苦,他们在信中反复叮嘱,就像小时候父母对他们做的那样。“爸,你要少打牌按时吃饭,头疼病要早睡,我不在家你也要注意生活。少抽烟你最近抽烟越来越频繁了。医生叫你少喝酒,你总是不听,等我回来我真的要生气了。”梅嘉欣字里行间透露着对父亲生活的处处关心。环设的王晨曦则向家人汇报学习生活情况,“妈妈,我最近有点忙,我报了画画培训班,每星期有两节课。英语四级考试我已经报名了,我始终记住您老的教导——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要虚度光阴。”在对异乡生活的琐碎絮叨中,他们也开始怀念家乡,“我在西南科大过得很好,不过因水土不服出了些湿疹。最初的饮食不惯,现在也都已经逐渐适应了。但我仍然得说,咱们东北的大米香甜软糯,我过年回家的时候一定要吃上几大碗。

跟我们常用微信,电话,短信跟父母交流不同,那些暗涌在心里的曾“羞于见人”的情感,通过文字更轻易又自然地从同学们的笔尖流出。轻轻薄薄几页书纸信笺,不足以承担远方游子的一句挂念,“离家已近一月了,母亲或许添了几根白发?父亲今晚多喝了几杯酒?我虽沉默,可我很在意你们是否安康,每一次通话,每一次视频,似乎每次都只会从鼻音处出来“”的回答,不会说想你们...想家...想回家...”;洋洋洒洒几千肺腑真言,何止表达出孩子的一声爱和感谢,“您与我之间,甚少谈到“”字。我知道您爱我,只是羞于表达。我不禁想起,简·奥斯汀在《傲慢与偏见》中写道:‘要是爱你爱得少些,话就可以说得多些了。’这大抵就与父爱同理。您的爱护无时不刻,我都能感受到,真的很感谢您。”

汉文1703朱佩瑶认为,家书是一种更加浪漫的交流方式,是每天微信电话视频无法取代的。在写信过程中,那些平时被她忽视的平淡点滴动容在心中,即使在沟通极为方便的今天,也许一封家书,承载着更多深沉重要的意义。写下的字里行间,对家人何止一句挂念,“这封信跋山涉水到了您手边,而我的思念之情却有增无减。

你选择飞翔的时候,我选择在你身后

很多家长收到孩子的信后,又惊讶又感动,“有的家长上班的时候收到一封信,哇打开一看是她们女儿写的,瞬间就觉得一股暖流流上心头,看完之后立刻就拿了纸笔给孩子写了回信。”文艺学院辅导员李明昊告诉记者。甚至一些家长听说了学校的活动后,还没收到信就开始提笔主动写他们给孩子的家书。“活动开展过后,很多家长开始给我打电话主动了解他们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有的甚至还给我也写了信,为活动点赞的同时也感谢学校这种教育方式。

看似简单的一封家书,给同学家长带来的影响却深远重大,一寄一收一回间,缩短了游子与家的距离,拉近了孩子与父母的真心。“爸爸不会说好听的话,你总是嫌我说话不好听,但我还是要说......”时刻记挂着子女的父母,不知将孩子的来信反复读过多少遍,下笔回信时又是如何思忖揣度堆辞砌句,孩子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承载在这封远方来的家书里,他们的敦敦教诲切切关心,也通过长长的回信遥寄。

无法在你身边,他们只能一遍遍在信中嘘寒问暖,“那边的冬天比重庆冷,自己多穿点不要感冒了,不要大冬天的又穿很少,也不要大冬天的吃雪糕啊冰淇淋。辣椒也要少吃,对肠胃不好。”怕你走弯路,他们也借这个机会苦口婆心教导你,“你们年轻人要多思、多想、多行动。人生要有目标,并有为实现目标而付诸行动的精神。要把握好每一分钟,过好每一天,莫给自己留下遗憾。”“丽阳,上大学是人生知识增长的重要途径,和中学不一样,要学会靠自己的努力加刻苦才能取得好成绩,要随时和自己的惰性作斗争。”说不出口的真心话,他们写在纸上吐露心声,“老闺女,老爸觉得好对不起你,你从小学到高中,爸爸没给你辅导过一次作业,没给你开过一次家长会,这些你都原谅了爸爸。证明你已经十八岁了,是个成年人了,以后就不要把自己当个小孩子了。要学会担当!爸爸更为你有这么好的自理能力感到自豪。”......

你在信中说‘你做不了鲲鹏,但可以做一只小麻雀’,可爱的小麻雀:‘妈妈放手了,你飞吧!’但无论你飞到哪里,别忘了人间天堂---苏州老窝有两只老麻雀在等你。我们就站在你身后,随时需要,随时召唤。”孩子选择飞翔,父母永远是身后坚强的后盾,总在有形无形中给予你无条件的注目与支持。据同学们反映,家书的力量也在潜移默化改变着他们的学习生活,周末睡懒觉的会早起背四级单词了,习惯临时抱佛脚的也会提前为考试复习了,手机一刻不离手的也有不玩手机安安静静坐在书桌前写总结写信的时候了...父母饱含真情的家书内容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温情的鞭策,反复回味,砥砺前行。

家书能永存,家风要传承

活动后,文艺学院党委书记肖国健有许多感慨,他认为,家书是一种良好家风的继承,是心与心之间的交流。一封家书,能够让写信的人心静下来,发掘出内心深处的情感,许多在电话或者聊天软件上不好意思说的话在家书里都能够表达出来。说过的话会忘记,聊天数据会消失,但书信却能永存,它甚至能在若干年后拿出来一遍遍回味,这也是机械的键盘很大程度上可以替代但是不能取代纸与笔的存在的原因,书信是一种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中不可取代的一部分。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代社会,静下心来给所爱之人写一封信,找到那种书信慢,车马遥的仪式感是很有必要的。相比似乎看上去更方便快捷的网上聊天工具来说,信是有温度的,它让情感的承载和表达更加自然和真诚。

新生辅导员李明昊则坦言,“一封家书”活动举办的初衷,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德育方面的认识和认知,希望他们能传承优良的家风,让他们了解“”文化的根源。一个人在社会中体现的点点滴滴的涵养,其实正是家庭文化、家庭教育的反映,也能说明家风的问题。“古老的东西确实不如新鲜事物适应现代社会,但并不全是这样,尤其是涉及到文化领域,或者是祖先总结下来的经验、教训,或者是一些固定下来的模式,我觉得还是有些东西是值得我们尊重、延续和继承的。”当收到一封带着温度的家书,你会被这种形式所感动,其实这种形式就继承了某些情结在里面,首先让学生对这种文化有一定认可,其次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在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进行再塑,这堂大学之初便给他们上的课,将会在他们大学四年、甚至一生留下萌芽,潜移默化地引导他们去关注与家风有关的东西,从家风这个角度去琢磨和研究传统文化知识,然后踏上打开中华文化瑰宝大门的路径。

今年是我们第一次举办‘一封家书’的活动,我们打算以后每年都举办一次,将它打造成一个品牌,不仅是大一新生,也号召全校的学生参与进来,将家书家风的普及传承延续下去。”李明昊说道。

(郭鸿燕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