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得富 多亏扶贫项目来帮助

22.10.2014  10:36

10月17日是第22个“国际消除贫困日”,也是我国首个“扶贫日”。 农村扶贫工作实施以来,我市贫困村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升,经济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扶贫日”之际,记者走进我市多个贫困村,切实感受扶贫工作启动以来这些贫困村的点滴变化。

改变 行路不再难

马应坤是雨城区八步乡李家村9组村民,家中种植3亩多蔬菜,算是李家村蔬菜种植大户。在该乡,李家村离八步场镇最远。

修路是马应坤毕生的心愿,然而由于9组地势高、地质复杂,居住分散、经济条件落后,马应坤的愿望一直未能实现。今年,该乡利用争取到的国家扶贫项目资金,对李家村8、9组通组公路进行硬化。

从挖毛路开始,马应坤一得闲就会到工地帮忙,投义务工,协助管理施工安全。因为占地,一些村民对修路不理解,60多岁的马应坤当起宣传员,向他们分析修路的好处。

不通公路,每次卖菜全靠背,天没亮就要出发。”马应坤说,年纪越来越大,精力越来越少,只盼着早点修好公路,让出行不再麻烦。

今年年底前,马应坤的愿望就能实现了。眼下,8、9组通组毛路已经挖好,即将开始硬化。全长1.47公里的水泥路建好后将改变两组不通公路的历史,也将连通李家村2、5组通组公路,形成连通路网,实现“组组通”。

享受 饮水方便安全

饮水难也是困扰贫困村发展的一大难题。

哗哗哗……”拧开水龙头,清澈的水流喷泄而出,八步乡石龙村党支部书记李有俊向记者展示了自家的饮水情况。

该村过去挑水、找水吃的情景早不复存在,现在石龙村家家户户都使用上干净、清澈的自来水。

这得益于该村2009年度实施的贫困村人畜饮水建设项目。该项目实施完成后,石龙村新增4个饮水池,连通自来水管网,人畜饮水得以分离,饮水难题得到缓解。

石龙村村民基本生活的变化,让十里八乡的乡亲羡慕不已。今年,八步乡白云、李家两个贫困村在实施扶贫项目时,人畜饮水建设项目也被列为重点项目。

贫困村村组道路及人畜饮水建设项目作为农村基础扶贫工作的两大重点,与贫困村村民生活息息相关,只有这些切实的农村基础难题得到解决,贫困村产业发展的后劲才能更足。

发展 新农村如诗如画

春赏桃花艳,夏食桃儿甜。”汉源县双溪乡申沟村因白凤桃而出名,种植白凤桃历史悠久。然而拥有如此良好的优势资源,却一度未得到充分利用。

路不通、水不通,住房条件差、庄稼长得差。”回顾往年的申沟村,该村党支部书记杨俊清用16字总结。由于不当道,虽然108国道从申沟村山脚下经过,但这里是交通死角;由于缺水,该村山坡地种出的庄稼产量低,就连该村支柱产业“白凤桃”也没能给村民带来良好收益。

2011年,申沟村开始实施整村连片扶贫开发项目,项目涉及道路、水利、风貌塑造、产业扶持、旅游发展等方面。通过实施扶贫项目,申沟村共向村民发放10万株桃树幼苗,鼓励村民种植,增加收入。如今,该村白凤桃种植面积已接近4000亩。同时,一条全长14.3公里、宽6.5米的双向通组公路彻底解决“行路难”问题;全长20余公里的堰渠贯通,让曾经饱受缺水干旱影响的申沟村结出个大鲜美的白凤脆桃;稳步推进的农房风貌塑造工程使传统农村旧貌换新颜,生活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全长11公里的步游道、生产便道相继连通,丰富了申沟村旅游元素;停车场、星级厕所、观光凉亭……一系列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让这个小山村成为备受瞩目的旅游示范村。

要得富,多亏扶贫项目来帮助。”这句话已成为申沟村人的共同意识,如今该村村民年均收入已达13000余元,再也不是当初的贫困小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