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与四川师大

09.11.2015  18:06

编者按:

  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我校在西部大开发中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在实施西部大开发15周年之际,第十二届全国政协组织编撰《回忆西部大开发》丛书,并将其作为全国政协2014—2015年重点工作之一,按照四川省政协工作部署要求,我校参与了第十二届全国政协的重点图书《回忆西部大开发.四川卷》的征编和撰稿工作,形成了《四川师范大学: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提升整体办学水平》《四川师范大学:在西部大开发中坚守高校服务社会的使命与责任》《西部大开发中的“川师大现象”》3篇口述史文稿。3篇文稿从侧面反映了西部大开发15年来我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就。现将文稿刊载于后。

 

抓住机遇, 乘势而上, 提升整体办学水平

  (四川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周介铭口述 邓爽 何凤鸣 整理)

    1999年党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思想,并于2000年开始实施。这是中央从总体上把握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趋势,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关键时期提出的振兴中华的宏伟战略。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四川师范大学作为其中一员,我们一致认为应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突破传统的发展模式,树立超常规、超前发展的意识,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扩大规模,改善条件,提高质量,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基于这一认识,四川师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实现了在扩大办学规模基础上提升学校办学质量的目标。

学科建设:博士点从无到有

    2006年1月初,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2006〕4号文件精神、四川师大已批准新增为博士授予单位。同年1月23日,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又传来学校中国古代文学、基础数学两个学科通过评审的消息。当时,整个校园沸腾了,师生们奔走相告,欢呼雀跃。这一年正好是师大建校60周年,真是双喜临门,5月16日校庆日那一天,我们举行了“建校60周年暨申博成功庆祝大会”。为了这一天,师大等了几代人;为了这一天,师大人守候了20年。

    当时学校的申博工作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承受着来自校内校外的巨大压力。学校1997年第一次提出博士授予权申请,在申请增列的同类院校中排名第二。2003年,同类院校纷纷被批准增列,而我校仍然未能如愿。这一年的7、8月份,学校召开了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学科建设工作会及一系列的专题会议,当时在校的校领导、老领导、副处级以上干部、学位委员会成员、各硕士点负责人、各民主党派代表共济一堂,摸家底、查问题、找原因、明差距,共商学校学科建设大计。制定并实施了《关于确立以学科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的决定》等一系列旨在加强和改进学校学科建设工作的文件。

    2004年学校第四次党代会提出努力形成门类比较齐全,结构比较合理,文理并重,特色鲜明,集教学、科研和服务为一体的学科体系;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以及为社会服务的能力,争取建设好一批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及文理科基地,是学校成为博士授予权单位的学科建设近期目标。此一时期,我校科研成果不断增加,学术水平日益提高,学科建设达到了新水平。截止2005年4月,我校有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3个(全省共有20个),省重点学科11个,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研究机构5个,硕士点42个,硕士点比三年前增加了14个,一级学科覆盖下的硕士点总数达到64个,省重点学科增加了6个,省重点实验室也从无到有。学校新建成龙校区1000余亩,新增教学、实验用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新建图书馆用房1.2万平方米,新增图书资料67万册。完善了校园网络的建设,实现了办公管理的信息化。教学、科研设备经费投入达7150万元。

    2005年,我们第三次向申报博士单位发起冲击,按理说“事不过三”,有了前两次的申报经历,这一年应该顺理成章,但事实并非如此,我校“申博”的道路走的很艰难。分管研究生教育的副校长祁晓玲曾发出过这样的感叹:“我这辈子从来没有做过这么难的事,似乎是在打一场没有把握的仗。”

    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党政领导的认识高度统一,我当时这样说,申报博士授予单位既是学校上台阶、上层次的必然选择,也是对学校60年办学实践的一种检验,无论结局如何,都必须全力以赴去打这一场硬仗。原校党委书记高林远后来将这种拼搏精神概括为“不屈不挠,迎难而上”。

    “申博”日程令人难忘,我校曾经多次处于“生死边缘”,终是以师大人绝不轻言放弃的决心与精神闯过了一个个难关。2005年9月18日,离正式答辩还有3天,正值中国中秋佳节。我与副校长祁晓玲、研究生处处长董志强携愿北上。最终的答辩分为两部分,共25分钟,前15分钟为陈述,后10分钟为专家提问。记得当时我们在宾馆处所里一起反复修改演讲稿,逐字逐句地斟酌,充分讨论专家可能提出的问题等,还借来幻灯机进行模拟演习,祁晓玲、董志强和几个工作人员扮演“导演”,从语速到语调,从动作到表情,从时间控制到发音等一一提出苛刻的要求。当时我咽炎复发,但仍然一遍又一遍地进行演练,努力的配合“导演”们的安排。当最后一遍演习结束后,房间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工作人员个个热泪盈眶,在感动评委前,我们真正地感动了自己。10月22日,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国古代文学、基础数学学科评议组进行投票的日子,我们的两个学科点全票通过复审的好消息相继传回学校,我校申博终于成功了,历经沧桑的四川师大,终于在西部大开发的第五个年头以崭新的姿态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突破旧模式

    西部大开发以来,我认为,学校工作所面临的问题不再是“要不要发展、需不需要改革”的问题,而是“如何改革,如何加快发展”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不改革必然会落后,不发展必然被淘汰。高校的根本职能是培养人才,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着眼于现代化建设要求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培养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就成为了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

    从1999年以来,学校始终把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办学强校的头等大事,在学校全面实施的机构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和后勤社会化改革等一系列改革中,始终以教育教学改革为中心,初步形成了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和工作效率的竞争激励机制。这一时期,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步伐加快,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当时,我们坚持“以本为本,科研强校”的指导思想,以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和“申博”为契机,加快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建设。在本科教学上,实施了旨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的“2+2”和“1+2+X”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了弹性学习制度,在全日制本科新生中开始实行学分制。在研究生教育上,按照“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对课程设置、学分分配、教材、教法等进行了改革,并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在重点中学建立了教育硕士教学、科研基地,研究生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稳步提高。

    2001年,学校先后四次召开全校中层干部以上人员参加的教学质量工作会,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组织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学分制改革等专题研讨。实施了教学质量责任制,明确书记、校长为学校的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院长(或系主任)、书记为院(系)级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第一责任人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亲自抓教学质量,主管教学的领导、各教研室主任、任课教师明确各自确保教学质量的工作任务,落实职责,严把教学质量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这一年,学校明确了必须更新观念,强化质量意识,确立全面质量观,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把提高学生素质放在第一位的指导思想,把教育质量提到了“学校的生命线”的战略高度。

    2002年3月,香港《大公报》记者就我校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的第二次跨越对时任校党委书记高林远和时任校长封小超进行了专访。6月,我们召开了教学质量工作会,会议提出,要进一步完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现代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对创新人才和普通人才进行分类管理,进一步调整专业结构,突出特色,增强社会经济文化适应性。12月,学校在新发展战略研讨会上,提出了“必须坚持以规模增效益,以质量促发展,以教学强基础,以科研壮实力,以师资树品牌,以就业保生存,千方百计把学校做大做强”的新发展思路。

    2003年,学校坚持“以评促建设、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20字方针,全面启动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同年,学校制定了《四川师范大学本科教学改革总体规划》,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强化教学质量监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年,学校开始推行学分制试点工作,并根据新时期人才培养的要求和学分制的特点,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思想,学校先后于2003、2004、2006、2007年4次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结构与体系,构建了由通识教育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包括学科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包括教师教育课程、应用提高课程、理论提高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教学、社会实践、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与设计)等构成的较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努力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建设人才。2007年学校“西部地区跨学科复合型师资培养综合改革试验区”入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校长期开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得到了进一步深化。

    在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方面,突出面向西部服务的客观地理要求,同时满足城市示范学校对具有跨学科知识、能胜任双语教学、有较好科研素质、综合能力强的要求,又满足农村、民族地区学校对能够胜任多学科教学、具有一专多能教师的要求。我校具体采取加强符合型师资的培养,着力打造优质公用教学平台,提高从教职业技能和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来实现人才培养的职业技能要求。2009年,我校教改成果《西部地区高素质复合型师资培养的改革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这是我校继1993年之后的独立完成成果再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填补了学校16年来无独立完成成果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的空白,包括我在内的七个人名字写在获奖证书上,下方有教育部部长的签章,这真的是莫大的荣誉。

    在非师范教育方面,学校依据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应用人才的多种需要,明确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施,使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更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都有了显著提高。2009年,我校“西部师范院校创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被批准为四川省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同时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教改成果《以审美教育为切入点,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探索与实践》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面向社会需要,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等教改成果获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在专业建设上,我校坚持强化基础学科,突出教师教育特色,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依托学科基础和人才培养基地加强特色专业、新办专业建设,以逐步把本科专业的发展重点从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转移。一方面,我们依托优势学科,加强优势特色专业建设,如汉语言文学、历史学等专业。另一方面,以传统优势学科为基础,大力推进新办专业建设,如工商管理专业。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特色专业数在全国地方师范大学排第一位。精品课程入选总数在四川省属高校中名列第一。

    实践能力培养是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为解决这一问题,我校坚持完善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采取在实践教学内容上设置实验教学模块、专业技能训练模块、科研训练模块、实习(见习)模块、社会实践模块等五大板块,全方位促进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发展。在实践教学体系上,按照加强基础型、强化应用型、突出特色型的建设思路。在实践教学方式与手段上,通过设置“实践教学周”,形成了“循序渐进、逐步养成”的实践教学方式。还进一步加强了实践教学条件建设,2004年成立的独立建制的“师范生教学能力综合训练中心”于2009年被批准为国家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是全国仅有的两家师范类国家级实践教学示范之一。此外深入实施的顶岗实习制度也成效显著。

    为提升师资队伍的水平,我们积极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加大了青年教师培养和高层次人才引进制度,积极推进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以符合学校目标定位的要求、适应学科专业发展的需要。学校多名教师获得省级以上的荣誉称号,2008年,我们的“教师教育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是全国唯一以“教师教育”命名的国家级团队。

    为保障教学改革的水平,学校不断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从“管理即服务”的理念出发,构建服务型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完善了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来突出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的针对性。完善了全方位、多渠道的信息采集系统以突出教学质量监控的全程性。通过及时对教学质量监控信息进行系统分析来突出教学质量监控的实效性。同时依托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建立了满足不同需要的十余个网络平台,以推进质量监控与保障的信息化和教学服务的便捷化。

实施“质量工程”:办学特色更加鲜明

    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2007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启动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也就是“质量工程”。随后我校召开了全校性的“质量工程”动员大会。学校以教育部和四川省相关评选为依据,结合学校实际,以项目评选为切入点,积极开展校级建设项目评选,努力推动质量工程建设,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其中包括立项学校校级精品课程、立项建设校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立项校级特色专业、立项校级规划教材、开展校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项目评选等。在建设质量工程校级配套建设项目同时,努力深化教学改革,加强相关质量工程项目的建设,例如推行新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加快专业建设与结构调整、优化实践教学体系等。

    2007年是启动实施“质量工程”的第一年,我校精心组织、科学论证,积极申报省级、国家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取得了一定的建设成效,有很多项指标都名列四川省省属高校前茅。比如,“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等专业分别入选国家不过类别的特色专业建设点,学校教师主编的7部教材入选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学校的44门课程入选四川省省级精品课程。诸如这些成果还有很多,这些都是“质量工程”在川师大得到良好实施的充分展现。2007年底,我们将全体教学督查员为主的工作督查组分为5个工作小组,对全校主要职能部门工作的进行实施情况作了深入全面的督查,听取教学单位、职能部门、教师代表对继续实施“质量工程”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加强了教学质量工程状态的通报制度建设,推动校内形成良性竞争机制,促进“质量工程”的不断深化。

    以质量工程为抓手,推进特色专业建设。坚持“择优扶强、优胜劣汰”的专业建设机制,不断提升各专业办学水平。不断推进个专业在办学定位、培养目标、教学条件、师资队伍、办学特色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形成一批在国内尤其是西部地区有影响力的专业,建成以国家特色专业、省级特色专业为主体的特色专业群。

    以质量工程为抓手,推进优质课程建设。坚持以精品课程建设为龙头,不断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以现有国家精品课程、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四川省精品课程为引领,以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推进优质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共享,强化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持续推进课程建设的精品化、特色化,建成以精品课程为主体的优质课程群。

    以质量工程为抓手,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不断推进实践教学改革,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四川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为依托,以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周、实践教学小学期等为载体,以实验项目建设和实验室建设为重点,紧密与理论教学、实习实训等环节配合,不断完善顶岗实习等系列实践教学制度与措施,完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实践应用三维互动、校内外互通共融的实践教学体系,持续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以质量工程为抓手,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重心下移”的学生工作运行机制,深化“以生为本,全面发展”的工作理念,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围绕学风建设,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渠道,提高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现有2个国家级基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和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27个学院,83个本科专业。现有中国语言文学和教育学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基础数学等2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国语言文学和教育学2个博士后流动站,2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同时还拥有教育、艺术、体育、汉语国际教育、工商管理、旅游管理、翻译、法律、应用心理、公共管理、工程(计算机技术、电子与通信工程、安全工程领域)等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学校现有4个省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个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17个二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8个省部级研究机构和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及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7个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4个国家及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2个国家特色专业,?1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实施学校,5门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0个省级特色专业,14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2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9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59门省级精品课程,29门省级精品开放课程,24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2门省级双语教学课程,17?门省级重点建设课程,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项,四川省教学成果奖58项。拥有1所有20余年历史的“校中校”——四川师范大学美育学校。学校生源遍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建校六十多年来学校培养了20余万各类毕业生,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国家的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他们的业绩为学校增光添彩,共同铸就了四川师范大学光辉的历史。

国际交流与合作:从狮子山走向世界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与实施,对西部高等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四川师范大学地处西部,作为西部地区高校,学校始终积极开展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加强校际交流、积极开展联合办学,加强国际人才的引进工作,加大参与国家公派留学项目的力度。在学校各方面的努力下,我校出国学习、进修、留学生以及外籍教师人数逐年增加,交流形式日益多样,合作渠道日渐宽广,与国外高校的合作办学以及与国外学校间的交流合作也在探索中积极健康地发展。近几年来,学校还不断拓宽国际交流合作渠道,与国外大学合作共建孔子学院。目前,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发展势头良好,正在整体性地全方位拓展。

    1980年,学校承担了原四川省高教局委托接待美国戈申学院来华学生的任务,我校开始招收留学生。当时学校多次召集相关部门和学院的同志专题研究有关工作。我们认为,接收留学生的任务是我校国际交流合作工作的重大进展,对于学校长远的国际交流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我们提出,学校不仅要重视这项工作,还要不断创新对外汉语教学手段,注重教学效果。同时我们还具体讨论了来校留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等相关的问题。现在看来,正是由于学校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学校一直保持良好的留学生生源,来学校留学的人数及国别呈现增加趋势,留学生的专业和层次类型也越来越丰富。

    事实证明,学校对留学生工作的重视发挥了重要作用。到2009年,学校留学生从国别、地区、数量、层次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学校对外汉语教学中心每学期都要组织海外学生观光、旅游,进行语言实践,了解古老的中国文化,感受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通过组织海外留学生对古迹的参观,进一步增加他们对中华文化的感性认识,激发他们学习中华文化的兴趣。

    除此之外,近年来,学校还不断凝聚力量,合力打造国际教育品牌,目前已与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固定的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关系。我校是2001年开始开展联合办学的。2001年,学校与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两校共同开发颁发弗林德斯大学通讯与信息技术专业4年学士学位和2年专科毕业文凭的合作教育项目。该项目分阶段在中国和澳大利亚实施,前2年共计72个学分的课程在川师大完成,另外72个学分的学习在弗林德斯大学完成。培养项目使用外文原版教材授课,强化英语教学强度。同时,引进先进的课程体系,针对学生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让学生在中国阶段培养过程中,一边学到专业知识,一边提高英语水平,从而大大地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目前学校已与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法国、荷兰、日本、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开展联合办学项目。近年来,通过联合办学项目培养的学生人数也越来越多,学生质量也越来越高。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我校是四川省属院校中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在海外建有孔子学院的高校。2013年11月15日,学校与韩国延世大学共同建设的“延世大学孔子学院”正式揭牌。同年11月29日,学校与巴基斯坦卡拉奇大学共同建设的“卡拉奇大学孔子学院”也正式揭牌。

    值得一提的是,2013年5月22日晚,作为中巴友好交往的成果之一,正在巴基斯坦访问的我国国家总理李克强与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共同见证了“中国孔子学院总部与巴基斯坦卡拉奇大学关于合作设立卡拉奇大学孔子学院的协议”的签署。我校作为孔子学院将总部授权委托的中方合作单位出席了签约仪式。我还清晰地记得,当晚,“中国孔子学院总部与巴基斯坦卡拉奇大学关于合作设立卡拉奇大学孔子学院的协议”这份协议是我亲手递给国家汉办许琳主任的,说实话,当时心情十分激动,这是四川师范大学对外办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是让每位师大人都为之振奋与自豪的一件大事。

    事实上,在2012年10月18日,我与时任校党委书记高林远作为中方合作单位代表,参加了在国家汉办举行的中国孔子学院总部与韩国延世大学关于合作设立延世大学孔子学院协议的签订仪式。也就是在那次协议签订期间,国家汉办又指定我校作为共建卡拉奇大学孔子学院的中方合作单位。这对我校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荣誉。巴基斯坦卡拉奇大学也对共建孔子学院工作十分重视,同年12月4日,卡拉奇大学副校长穆罕默德·凯瑟教授来我校进行为期三天的交流访问,双方就合作建立孔子学院相关事宜深入交换了意见,并签署合作意向书。在正式的执行协议签署之前,我也率外事处、国际教育学院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多次前往国家汉办、以及巴基斯坦卡拉奇大学进行协商和交流,通过双方的互访和交流,增进了两校之间的了解,也为执行协议的签署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学校在国际交流合作工作方面的突出成绩也引起了校外权威媒体的持续关注。2013年8月6日,《中国日报》一篇名为《中国力推汉语教师培养计划  助力巴基斯坦汉语热》的报道,详细介绍了我校与巴基斯坦卡拉奇大学合作建设孔子学院的情况。2013年10月21日,《光明日报》发表题为《从狮子山走向世界》的通讯,以较大篇幅介绍了我校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相关工作的成效、特色和经验。

    学校国际文化交流的方式和内容有很多,孔子学院是一项新举措和一个重要的突破口。我深知,能够争取到与海外优秀大学共建孔子学院的机会,这与学校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国际交流工作的理念分不开,与全校师生为学校国际交流工作所作的努力分不开。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将继续努力,在“让汉语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同时,让更多的朋友了解四川师范大学,认可四川师范大学。

 

在西部大开发中坚守高校服务社会的使命与责任

(四川师范大学校长丁任重口述 肖柯 刘小龙整理)

    自1999年党中央作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以来,如何把坚守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与发挥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有机结合起来,这是西部高校共同面临的课题。但就服务社会的具体项目和内容而言,不同类型的高校不可能完全一样,基于自身实际和特色而会有所侧重,也就是赋予社会服务不同的表现形式。我是2014年4月份调四川师范大学任职的,我分管的工作就包括服务社会这一块。为了更全面地掌握相关情况,到校后,我走访了部分老领导、到有关部门调研及查阅原始资料,既了解了川师大坚守使命,服务社会的历史进程和特色做法,又进一步体会到川师大这样的具有悠久传统的省属师范大学,必须充分发挥服务和引领地方基础教育发展的作用。因此,虽然大学服务社会的内涵很丰富,在这里,我只选取几个片段,简要谈一谈西部大开发进程中,川师大服务社会,特别是服务地方基础教育的一些情况。

    一、到任川师,得知川师大社会服务工作如火如荼

    2014年4月,我到川师大工作后,有关负责同志介绍了学校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的有关情况。

    (一)对口帮扶工作

    2002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就开展新一轮省级机关定点扶贫工作做出部署,川师大专门召集有关负责同志和专家就如何贯彻落实上级要求,进行了深入研讨,学校出台了一揽子方案,加强对口帮扶,先后开展了对达州市通川县和巴中市巴州区的定点扶贫工作。此后,学校还根据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协调领导小组的部署和2005年省教育厅召开的“省内有关高校对口支援革命老区座谈会”的精神,相继开展了对凉山民族师范学校和通江县的教育对口支援。回过头来看,这些工作之所以开展得比较好,是与学校及时主动适应西部大开发对对口帮扶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密不可分的。

    对口帮扶涉及多个方面的内容,既包括物资支持,又包括送教下乡等智力支持。多年来,学校深入对口帮扶的地区和学校调查了解情况,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学校向达州市通川县、巴中市通江县和巴州区等区县中小学捐资共计六十余万元,向上述地区学校和凉山民族师范学校捐赠远程教育设备、电脑、图书、文具、衣物、粮食等物资设备价值百万余元。学校还大力开展对口帮扶地区贫困生资助和贫困家庭慰问等活动并派选研究生赴帮扶地区挂职锻炼,组织本科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送科技文化下乡,参与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建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校组建“教授支教团”,连年奔赴对口帮扶地区举办专题讲座和专门培训,对于当地干部、教师知识水平和素质能力的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

    原校党委书记高林远同志,原副校长彭久麒同志、唐志成同志等,在与我交流有关情况时,都提起到对口帮扶地区开展服务工作的难忘经历。比如,2005年7月学校组织教育学、心理学、法学等专业的7位专家组成教授支教团,由校领导带队,赴凉山民族师范学院连续做了五场理论联系实际的报告,凉山州各市县教育局负责人、全州中小学骨干教师聆听了报告。当时报告会的反响极其热烈,这更加坚定了学校组建和派遣“教授支教团”的决心。2006年7月,学校扩大了教授支教团的规模,组织了11名教授并联合附属实验学校的9名学科骨干教师,由校领导带队赴通江县开展支教活动,主要面向党政干部、中小学校长、中小学和幼儿园骨干教师就教育管理、教育理念、课堂教学等举办十多场专题培训,并协助解决当地基础教育以及群众生产生活面临的各种实际困难。2007年7月,学校教授支教团分五支队伍,先后到石棉县、凉山州、阿坝州、雅安市、长宁县等5个民族地区和边远地区开展支教活动,安排了16个专题的讲座,从反馈的情况来看,开展这样的社会服务工作是深受当地群众和社会各界欢迎和好评。原副校长唐志成同志就告诉我,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和群众自发编排了民族舞蹈感谢川师大,这让参与支教工作的各位专家教授深受感动。

    (二)抗震救灾

    2008年,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川师大迅速投入到抗震救灾中,尽可能地援助灾后重建工作。我在查阅相关资料时,看到一份2008年的《中国教育报》,该报用很大的一个版面专题报道了川师大积极参与抗震救灾的情况,并给予高度评价。该报记者采访学校师生时,有位老师说:“川师大平时都坚持以服务社会为己任,在这样的特殊时刻,尽可能地多做一点贡献,更是义不容辞”,这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整个学校从一开始的惊慌中很快平静下来,迅速做好学校自身的抗震救灾工作。同时,学校认为,地震灾区急需救援,作为一所离灾区很近的高校,可以做的事很多。学校积极组织师生员工以各种形式参加抗震救灾,支援灾后重建。学校师生个人捐款62万余元,单位捐款65万余元,缴纳“特殊党费”13万元,合计204万余元;学校向灾区捐赠蔬菜4.9万斤,大米3万斤及价值4万余元的药品。为了帮助极重灾区安县雎水镇重建,学校与雎水镇镇政府签订结对帮扶协议,从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支援。为帮助受灾群众尽快抚平心理创伤,重建“心灵家园”,学校连续派遣19批志愿者服务队赴灾区开展救援工作,派遣6支心理援助服务队赴灾区进行心理辅导。为帮助灾区学校全面复课,学校选派了9名师范专业的优秀大学生前往雎水镇中学和小学顶岗实习支教。学校从2008年的科研项目基金中,紧急划拨50万专项经费,设立灾后重建专项研究项目,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简报》(2008年第6期)对此作了专题报道并给予充分肯定。此外,学校还承办了教育部“四川地震灾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心理康复国家级培训”、教育部援助地震灾区中小学骨干教师暑期培训、教育部援助地震灾区中小学骨干教师2009年度国家级培训以及李嘉诚基金会捐赠地震灾区心理辅导教师培训等一系列培训工作。从2008年5月至2010年,为灾区87所学校,2万余名师生提供了心理援助服务;为灾区中小学教师、中小学校长及教育局长等10万余人次提供了管理能力及业务技能培训。

    (三)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4年6月,我到教师培训学院调研,主要想了解一下我校开展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的相关情况。我去时,教师培训学院领导班子刚就“国培计划”与甘孜州有关负责同志进行了洽谈。学院院长给我介绍了有关情况,着重谈到了四川省教师继续教育四川师范大学培训中心。2002年,该中心经省教育厅批准建立,这是一个以中小学教师培训为主,兼具教师培训指导、政策研究、信息咨询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社会服务机构,承担着全省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组织、指导和管理工作。“中心”建立以来,大力整合校内外资源,通过集中、远程、送教等方式,以新课程、新理念、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主要内容,培训了一大批中小学骨干教师和校长。

    总体来看,这方面的培训服务工作类别多,反响好,比如2000年开始,承担民族地区校长、教师培训任务,培训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近2万人次;2002年以来,承办新课程师资省级培训;2005年承办中学特级教师研修班;2005—2006年,承担世界银行捐赠基础教育师资培训项目,培训中小学校长及骨干教师一千六百余人次;2006年启动省级骨干教师培训,承担了对全省中学骨干教师共11个版次近千人的培训任务;2007年以来,承担全省送教下乡农村教师培训,培训人数3万余人次;2008年开展灾后中小学教师专项培训;2009年实施“国培计划”培训190名中学骨干教师以及承担市县级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近万人次等等。这些还仅是培训中心这一个机构承担的一些项目和任务,学校其他的社会服务机构同样开展了大量的服务工作,比如,四川省教师教育网络联盟管理中心、四川省教育厅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等级检测中心、四川省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相继成立,每年都要完成大量的社会服务工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加强教师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研究,2004年,学校建立了四川省唯一的教师教育的专业性研究机构——“四川省教师教育研究所”,为从事基础教育的广大教师提升素质能力提供专业支持,为各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教师教育机构加强和改进教师教育提供决策参考。2009年,学校又成立了“四川省教育厅四川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进一步加强对全省有关专业力量的整合,积极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

    调来川师大之前,我只是对川师大在基础教育培训方面做出的努力有所耳闻,但没想到已经做到如此程度,仅中小学教师培训这一块,培训内容之深入全面,培训形式之丰富多样,服务区域覆盖面之广,都让我印象深刻。我认为,相关工作之所以做得比较出色,既得益于川师大有四川省内首屈一指的优质教育资源平台,又离不开在全校范围内凝聚起了积极服务地方基础教育的高度共识并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机制。

    2014年9月10日教师节,我参加学校的教师节庆祝大会,会上,副校长祁晓玲同志又给我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教育部公布了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获奖名单,我校牵头完成的《协同共建中学优质课堂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性学习视域下高中历史问题教学的实践探索》和作为第二参与单位完成的《中学生命教育的实践与研究》等3项成果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奖数居全国参评高校第6位、全国师范大学第6位、全国地方师范大学第3位,四川省全省高校第1位。获奖固然值得高兴,但更重要的是,这标志着我校服务与引领地方基础教育的能力正在不断提高。

    二、亲身参与,更知川师大社会服务工作扎实深入

    除了听取有关负责同志的介绍及查阅相关资料外,到任不久,我协调安排及参与了康定县瓦泽乡营官村“双联”援建、理塘县对口扶贫、安县千佛镇宝藏村联村帮扶等社会服务工作,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学校社会服务工作做得扎实深入。

    (一)安县千佛镇宝藏村联村帮扶

    早在2013年,省委针对四川遭受芦山强烈地震、连续遭遇多轮暴雨洪涝灾害等特殊情况,按照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有关精神,决定每个省直部门、国有企业、高等院校分别确定1个重灾村开展联村帮户活动,我校对口联系安县千佛镇宝藏村。2013年至2014年,校领导带领专家团队赴安县千佛镇宝藏村开展联村帮扶专项活动十余次。在这里,我主要谈一谈我到校后协调安排的相关帮扶工作。2014年5月6日中午,学校专门组织安排畜牧、农林、地质灾害等领域的专家赶赴全佛镇,重点对千佛镇的地质状况、土壤状况、经济作物及中药材种植、旅游资源及规划等进行调查、检测,对千佛镇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给予指导、帮助。

    5月6日,专家团一行10余人到达安县千佛镇后,第一时间听取该镇有关负责同志对受灾情况以及经济作物栽种、旅游资源开发等情况的介绍。随后,专家团深入田间地头进行实地取样、勘察。晚上,专家团再次开会,深入交换意见。5月7日上午,专家团一行前往千佛山,对千佛山的旅游资源等进行评估并提出景点维护和改造建议。下午,专家团分为两组,分别对千佛镇魔芋种植基地和药材基地进行实地考察。考察结束后,专家团召开调研总结会,对千佛镇的土壤状况、地质地貌、经济作物、旅游规划等进行逐一分析,并着手撰写调研报告,为千佛镇下一步的产业发展规划提供智力支持。

    (二)理塘县对口扶贫

    理塘县对口扶贫工作是学校根据省扶贫移民办的统一部署而深入开展的社会服务工作,主要包括“一对一”教育帮扶项目,学校与理塘县中学和一所小学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教育教学研究合作项目,校县双方教师及研究人员联合申报国家和部省级科研项目,联合攻关;“国家扶贫定向招生专项计划”项目,我校按照教育部等5部门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要求,投入30名计划面向包含理塘县在内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生源,实行定向招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理塘县生源;经济困难学生助学项目,学校面向理塘县设立助学金,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师支教与大学生实习项目,学校每年选派业务精湛的青年教师赴理塘县支教;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项目,学校发挥旅游规划方面的专业优势和人才优势,选派专家指导理塘县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策划和规划,培训旅游人才。

    2014年5月至6月的支教工作,是学校继2013年后安排的第二期支教工作。在这一期的支教活动中,学校专门遴选了一批优秀的艺体专业教师分别深入理塘县城关小学、第三完全小学、理塘县中学、君坝乡九年一贯制学校讲授示范课,支教教师还深入理塘县教育局和县内各中小学进行实地调研,仔细了解各学校基本情况,特别是收集掌握当地中小学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的师资、场地、器材和教学等方面的第一手资料,为更好地帮助当地中小学提高艺体类学科教育教学水平奠定坚实基础。支教老师还到理塘县县委宣传部、广电文化体育局调研,广泛收集当地少数民族民俗体育艺术素材用于艺体教学。正是因为开展了大量的一线调查和亲身实践,支教团队才能转化为卓有成效的研究团队,成功申报教育厅重点课题《四川藏区艺体教育研究》。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学校音乐学院的两位老师在为理塘第三完全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献计献策的过程中,专门为该小学创作了校歌《如鹤少年》。目前,该校歌已被选定为理塘教育宣传片的背景音乐。此外,我校美术专业教师将自己创作的“理塘山水画系列”等作品捐赠给当地学校,为当地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7月7日,学校专门安排有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和专家赴理塘召开“川师大对口扶贫理塘工作交流会”,进一步了解当地对于帮扶的实际需要。会上,学校将理塘县第三完全小学校歌光碟、体育器材、群众工作全覆盖信息管理系统、调研报告等捐赠给了理塘县。

    (三)康定县瓦泽乡营官村“双联”援建

    根据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做好省直部门(单位)参与联系指导市(州)和基层工作的通知》和省委政法委印发的《关于康定县瓦泽乡营官村“双联”工作实施办法》等文件精神,按照省委常委、省政法委书记刘玉顺同志在主持召开康定县“双联”工作推进座谈会时做出的部署,川师大作为“双联”工作的参与单位,主要负责康定县营官村“藏家乐”民居旅游接待管理、服务、经营培训及当地群众知识与技能提升培训等社会服务工作,并参与指导村“两委”基层组织建设。

    2014年7月,学校志愿服务队深入营官村家家户户,采取集中培训与现场教学相结合,专家讲授与村民互动相结合的方式,用当地群众易于理解的话语和便于接受的交流习惯开展服务,坚持让科普宣讲走进藏区的田间与院落,把旅游培训延伸到“藏家乐”的各个环节,从旅游管理、安全管理、品牌打造、形象策划、店名优化、接待礼仪、客房配置、餐厅布置、菜品设计到卫生服务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系统化、专业性的培训指导。学校向当地藏族同胞赠送用藏语、汉语和英语三种语言制作的培训教材、教学光盘、宣传资料等400余份,向藏区少年赠送文化用品和手摇发电的电筒100余份,为藏区基层党员讲授系列党课,共66户具有示范带动能力的“藏家乐”得到培训指导。当得知当地有位藏族同胞身患重病,学校志愿服务队当即发起“献一份爱心,送一份温暖”捐款活动,为这位藏族同胞及其家庭排忧解难。

    我特别想提一下的是向当地藏族同胞传授川菜烹饪方法的情况。目前,该村专业旅游民居约30户,黄金周旅游民居接待则达70余户,年旅游总收入300余万元。但是,一方面到该村旅游或途径该地的人很喜欢吃川菜,另一方面当地藏族同胞总是做不出地道的川菜。学校知道这个情况后,专门组织后勤集团的厨师自带厨具和食材来到营官村,耐心细致地向当地藏族同胞传授经典川菜的烹饪方法。一听说有这样的培训,前来学习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有藏族同胞自三十多里外骑着马赶来学习。为拓展服务的覆盖面和针对性,服务队又在营官村逐家走访了“藏家乐”经营户,分别一一提出改进措施,服务队特别建议营官村所有搞“藏家乐”的经营户联合起来协同发展,形成品牌效应,这些培训项目和改进建议受到当代藏族同胞的欢迎和好评。

    三、继往开来,深知川师大社会服务工作任重道远

    在初步完成一系列调研及亲身参与相关工作后,我对西部大开发以来,川师大扎实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的有关情况有了大致了解。除了做好服务基础教育这个重头戏之外,川师大服务社会的面拓展得也比较广,其他方面的社会服务工作也成果丰硕,势头良好。例如,在科研服务社会方面,学校土地资源管理研究团队长期从事国土规划与整治、土地资源经济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这个研究团完成的“成都市国土总体规划”、“都江堰市区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评估”、“成都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等项目多次获国家级、省级政府奖励,近几年共承担横向研究项目30多项,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学校有关专家组成的旅游与城乡规划研究团队,近年来承担地方规划项目50余项,主持的三圣花乡红砂村、幸福梅林乡村旅游景区的策划,被成都市委、人大、政府和政协联合授予首届“建设成都贡献奖”。学校李晓波教授主持规划的凌云山风景区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央电视台《百科探秘》栏目以“寻找祖先的居所”为题进行了专题介绍。宋子然教授领衔的移民文化研究团队承担国家社科规划办、国务院三峡办等部门科研项目12项,提出了解决移民安置中的文化碰撞与断裂、延续与融合、保护与创新等一系列问题的对策建议,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三峡外迁移民在安置地社会融合与稳定研究》等相关成果被中宣部社科规划办《成果要报》选登,呈送中央政治局和国家领导人参阅。张宏教授领衔的植物资源应用与开发研究团队主要从事农副产品的深加工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对于解决农副产品产区的销售问题和就业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再如,2014年9月28日,省旅游局有关领导来校,就我校与省旅游局签订合作协议进行专题讨论和工作对接。省旅游局邀请川师大参与四川省旅游业“十三五”规划基础及重点研究课题组咨询论证工作,共同开发国家西部旅游人才培训基地相关远程教育课件并组织推广使用。

    总体来看,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至今,川师大社会服务工作建立起点面结合,多层次联动的大格局,前面谈到的这些成绩概而言之,可归纳为两点:一是扩大了覆盖面。学校从合作的领域和类别、形式和方式、地域和区域着手,打造起多方位、多单位合作的社会服务工作体系,扩大了社会服务的覆盖面。西部大开发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学校相继与四川省文化厅、四川省旅游局、成都市锦江区人民政府、武胜县人民政府、四川航空集团等近二十个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分别签订了合作协议,在教师培训、项目培训、安全培训、课题研究、政策咨询、扶贫开发、志愿者服务等方面积极开展社会服务。二是突出了学校优势。学校进一步发挥自身师范教育的优势和特色,深化基础教育服务,进一步突出引领功能。除前面讲到的一些工作,2014年,学校又在成都、巴中、资中、德阳等多个地市州,开办了17所川师大系列中小学,初步建成了辐射全川基础教育行业的服务体系。这方面的例子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发挥好服务社会,尤其是服务地方基础教育发展的功能,是我校在西部大开发历史进程中始终坚持抓的重点工作。今后,我们将继续坚守师范大学的使命与责任,立足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发展实际,加强与政府、企事业单位的深入交流,加强与全省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和广大中小学的积极合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为地方基础教育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西部大开发中的 “川师大现象”

  (四川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高林远口述 彭静 李博整理)

没有西部大开发,就没有“川师大现象”

    一般人认为,西部大开发似乎就是国家对西部地区的政策支持和资金的投入以及由此带来的西部基础设施的大改善和经济的大发展。但在教育战线工作的人感受更深的则是西部大开发给四川教育带来的机遇和变化。我个人认为,西部大开发战略对西部地区尤其是四川影响最深刻的应该是西部教育的大发展和人力资源的大开发。严格说来,四川师范大学近二十年的飞速发展就是起始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和当时四川的许多高校一样,四川师大在办学条件特别困难的情况下,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战略带来的机遇,按照“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更好的发展”的思路,在扩大办学规模,深化教育改革,提高办学质量上三管齐下,实现了办学规模大发展,办学条件大改善,办学质量大提升,学校改革大推进。学校也因此受到社会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当时的不少主流媒体把四川师大在短期中实现的这种嬗变称为“川师大现象”。

    对“川师大现象”,不同的人在当时对此有不同的解读,赞誉者甚众,毁贬者也不少。2002年3月,我接受香港《大公报》记者的采访,也谈到这个问题。我认为,所谓“川师大现象”,内涵其实就是善抓机遇,敢为人先,勇闯新路。因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对于当时的西部高等教育界意味着一个全新的机遇,既是一个发展自己,做大做强的机遇,又是一个深化改革,告别旧的办学体制的机遇。要抓住机遇,就必须转变观念,勇于创新,大胆改革。四川师大这样做了,所以就有了“川师大现象”。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没有西部大开发,就没有所谓的“川师大现象”。

积极执行国家扩招政策,妥善处理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关系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和全国高校扩招几乎是同步开始的。“川师大现象”的形成也起始于学校的扩招。当时,对于高校扩招,一直都存在两种声音:反对者认为,扩招会造成教育质量下滑,赞成者则认为,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太小,不能适应社会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应尽快实现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我个人是持后一种意见的。

    这组数据可以显示当时四川高等教育面临的艰巨形势:2001年,东部江苏省人口7500万,在校大学生58万,每一万人中有77名大学生;中部湖北省人口6000万,在校大学生45万,每一万人中有75名大学生;西部陕西省人口4000多万,在校大学生31万多,每一万人中有73名大学生;而我们四川省人口8600万,在校大学生31万多,每一万人仅有36名大学生,还不到别人的一半。这就是当时四川高等教育的现状。基于对这种状况的把握,当时的学校班子迅速统一了思想认识,认为不管是从四川教育的现状还是川师大自身的实际来看,学校都应该走扩招这条改路。

    尽管国家有鼓励扩招的政策,四川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水平又远远落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学校班子也对扩招持积极态度,但反对的声音一直不绝于耳。我记得2001年4月19日学校召开“进一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动员大会”,讨论如何在规模扩大和新生录取线下降的情况下稳步提高教学质量。那次会议,学校时任党政领导,校级退休老领导,全校副处级以上干部、各办学单位的教师代表都来了,可能有200多人。

    大家知道,知识分子有一个特点,就是较劲认真,干任何事情都讲究要有一个说法。对于扩招影不影响教育质量的问题,会上当时就是两种争锋相对的观点,一种认为数量多了必然降低质量,而另一种意见是,没有一定的数量就谈不上有质量。两种意见都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为依据,说实话,要在理论上把这两种对立意见统一起来真还不容易。我和时任校长的封小超同志采取的做法就是不从理论上去评判两种观点的是与非,而是从川师大的实际出发讲究竟该不该扩招。记得当时我俩在会上说得最多的就是这样一个观点:川师大过去没有扩招,我们并没有因此跨入一流高校的行列,现在有了扩招条件,至少使我们有了一点改善办学条件的机遇和希望。

    在政府办学经费不增加的情况下,我们通过学校内部的挖潜来适度扩大规模,降低办学的边际成本,增加办学的边际收益,新增的边际收益用来改善办学条件。从理论上讲,这个问题的确难以说服反对扩招的人,但算经济账大家都能一目了然。这样一算,大家也觉得适度扩招对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是有好处的。但扩招后怎样保证教学质量仍是大家犯嘀咕的事情。

    随着高校扩招的进行,群众对高校和专业的选择也愈加挑剔,同重点大学相比,我们的生源质量是劣势。生源质量不好,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面临更大的困难。人才培养质量上不去,学校整体竞争力就会减弱,学校可持续发展就会受到影响。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学校班子并没有采取回避的态度,而是反复强调:虽然无法改变体制赋予的地位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利条件,但我们在志向和能力上不比别人差,因此唯一可以选择的就是,比别人更加重视培养质量,比别人更加重视教学科研,比别人更加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比别人更加重视学校管理。一句话,必须比别人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培养学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生存下去,也才能在经过一段长期奋斗之后摆脱我们现在的处境,进入一个高起点的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之中。

    那次会议很成功,这让全体四川师大人坚信了: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中的困难只有通过发展才能解决。学校也以此为标志,实现了战略重心的转移,开始了新的跨越。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大胆改革办学体制

    在扩不扩招的问题上统一了认识,但接踵而来的是另一个更加严峻的问题,即怎样解决学校办学条件不能适应扩招需要的问题。

    当时,学校的想法是通过适度扩招来挖潜,借此降低办学的边际成本。但现实却根本不是按学校的预想来发展的。每年实际招生规模都远远大于学校制定的招生计划。结果是,学生来了,超计划的学生没有宿舍可住,没有教室可上,各种教学资源都处于一种空前紧张的状态。为此,学校班子还对负责招生工作的同志提出过不少批评。但负责招生的同志也有苦衷。因为在当时,扩招对政府而言叫政策,对学校来讲就是任务,完不完成任务是一个政治问题,无条件接受上级下达的招生任务是学校唯一的选择。因此,如何在确保完成招生任务的前提下为学校创造正常的办学条件就成为当时川师大迫在眉睫的问题。学校也召开了多次会议,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通过集思广益,学校确定了一个广泛利用社会资源,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走多元化办学模式的思路。这个思路用当时在校内流行的一句话来讲就是,“用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用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把闲置资源变成资本运用,把无形资源变现为现实品牌使用”。

    如果说西部大开发是“川师大现象”形成的外在条件,这个思路就是“川师大现象”形成的内在途径。它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学校与银行的合作。过去,川师大学生的基础设施条件是相当差的。学生宿舍多数都是50年代修建的老宿舍,电路老化,经常停水停电。遇到全校性停水时,我们不得不请求消防部门用消防车给我们送水,师生员工拿着锅盆瓦罐排队领水并不鲜见。由于全校没有一栋像样的楼,没有一条像样的路,没有一个像样的教学实验场所,所以有人说川师大就是一所“希望学校”。在那种情况下,改善办学条件,保证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成为学校的当务之急。但学校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没有钱。当时学校的经费来源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财政拨款,二是学生学费。但光靠这两个渠道解决不了问题。当时财政拨款很少,只能解决教师的人头经费,以四川省属高校的基建经费来说,一年只有3000万,分到每个学校的只能解决点修修补补的问题;同时,当年的学费也较低,不可能靠学费解决办学条件上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筹措经费彻底改善办学条件成了当时川师大面临的首要问题。情急之下,我们首先想到了银行。向银行贷款,这在现在看来不是问题,但在当时,真正属于“吃螃蟹”的问题。在此之前,像学校这种事业单位是不能向银行贷款的,原因有二,一是政策有规定,二是学校不具备还贷的能力。但幸运的是,由于西部大开发,国家对银行和学校的政策有了松动,很多银行都看好高校,主动和我们联系签订了许多战略合作协议。截止到2001年,学校先后通过集资、贷款和引资共建等方式,在校内外新建了24幢在当时算得上是环境一流的学生公寓。由于硬件条件逐步得到改善,一些原来根本不可能在学校设立的省级教育培训机构也开始落户四川师大,如四川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两课培训中心、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中心。后来,学校又用此方式陆续兴建了东校区和成龙校区,使学校的办学条件实现了根本性的改变。

    二是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在相当长的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只有一种,就是纯公办,它完全由国家出钱,按国营事业单位的机制运行;改革开放后,经过各地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主要表现为三类不同性质的学校: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公办学校举办的独立学院。其中,多数民办高等学校和独立学院都是由原来公办高等学校举办的按新机制运行的二级学院演化而来的。所谓按新机制运行的二级学院,其实就是公办高等学校利用办学品牌吸收社会资金,与企业共同举办的民办学院。人们将此称为“一校两制”,而四川师大正是这一重大改革的先行者。在当时的条件下,要走出这一步实属不易,因为这是对当时高等教育办学体制的重大挑战。当时的教育部不准我们这样做,社会上质疑我们这样做,校内部分教职工也反对我们这样做,但学校面临的实际又迫使我们必须这样做。因为像我们这种地处西部的省属高校,光靠政府的投入是难以适应扩招形势需要的。所以我们抱定一个态度: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路子自己走,自己的发展自己谋。我们的想法就是将公办大学和民办大学的优势结合起来,找出破解“招生任务重,办学经费少”困局的办法。这个办法就是:保持公办大学的牌子,按照民办大学的法子,借用投资者的票子,沿着改革开放的路子,依靠教职工的脑子,培养社会欢迎的学子。我们的东区建设就集中体现了这一特色。运用这一办法,我们先后建成了10多所按民办高校机制运行的学院。

    2006年5月,我国著名的高等教育专家潘懋元先生考察了川师大东校区和影视学院。其实,我们心里都清楚,他们来是有疑虑、有担心,想看看川师大的全新办学模式到底会有怎样的效果。

    在陪同潘懋元先生考察的过程中,我们向他介绍了东校区和影视学院的筹备与建设情况,潘老听得很认真,边听还边提问。随后的座谈会上,潘懋元先生充分肯定了我们对该项工作的付出与努力,还欣然题词:“敢为天下先”。这样的积极评价让我们倍受鼓舞,说明我们之前的探索和尝试都是有意义的,这也为我们进一步更加深入地改革发展增添了信心和动力。

    如果把这10个在四川高等教育改革中诞生的新型学院作为一个案例——“川师大案例”,它有三个显著特点:第一,起步早。在以上10个新机制学院中,大多数是本世纪初开始起步的,特别是四川师大电视电影学院,1995年筹备,1996年正式招生,是全国最早由公办高校举办的按民办机制运行的内设二级学院,可以说是四川师大探索办学体制改革迈出的第一步。第二,品种全。它完全覆盖了我国高等教育的3种办学模式。例如当时的东校区,就是3种办学模式的联合体。在东校区里,有1所独立学院,1所民办高职学院,3所按新机制运行的公办学院。第三,贡献大。新机制学院为5万青年学生创造了上大学的机会。两个独立学院约2万人,3个职业学院约3万人,另外,3个新机制公办学院超过1万人,加起来5万多人。同时,新机制学院为四川高等教育增加了包括3000亩土地在内的10多亿优质教育资产,其中东校区800亩,成都学院700亩,航空港校区500亩,电视电影学院500亩,加上成都艺术职业学院共近3000亩,总资产超过15亿。后来,在国家进行的教育布局和结构调整中,这些新机制学院陆续都独立成为由四川省教育厅直接管理的高校,而且发展势头更加强劲,部分学院为适应办学需要,还在多地兴建了新的校区,由当初的“小不点”变成了“大块头”。这些学院的建立和发展,不仅对四川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还对学校周边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和社会进步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四川师大发展的事实证明,正是得益于学校抓住了西部大开发对西部高等教育带来的绝好机遇,不怕困难,直面挑战,才加快了四川师大改革和发展的步伐,改革和发展又衍生了多元化办学的模式,从而在政府投入几乎没有增加的情况下,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高等教育的需求,顺应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也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了有力的人才资源支撑。

 

    (为迎接我校70周年校庆,加强校史研究,校党委宣传部承担了四川师范大学口述史研究的有关校级专项课题。本报刊发的《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提升整体办学水平》《在西部大开发中坚守高校服务社会的使命与责任》《西部大开发中的“川师大现象”》3篇文章是校级专项课题立项——西部大开发历史进程中四川师大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口述史研究(15ZX001)、西部大开发以来四川师大办学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及经验口述史研究(15ZX002)、西部大开发以来四川师范大学学科建设发展历程口述史研究(15ZX003)、西部大开发以来四川师范大学国际合作和对外办学口述史研究(15ZX004)的阶段性成果。《回忆西部大开发?四川卷》《四川政协》《四川政协报》也刊载了相关成果。课题组总负责人:段永清  课题组成员:肖柯 杨杰 邓爽 彭静 何凤鸣 舒光强 邓希雯 李欣 刘小龙 康颖李龙丹 李博 文科人)

甘孜县师生代表莅临我校参观交流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省委教育工委和省教成都医学院
护理学院暑期赴实习基地看望实习生
7月15日至23日,护理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润娟率队,成都医学院
我校冉建教授研究成果再获省级领导肯定
 成都大运会,举世瞩目,成大体育人为大运再添光彩。成都大学
学校领导到校慰问大运会志愿者
7月24日,学校副校长王计生一行来到学生宿舍,成都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