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经济有所放缓但不乏积极因素

03.08.2015  10:03
核心提示:无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也是西部大开发面临重大挑战和机遇的关键一年。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际国内环境变化给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带来了较大下行压力。另一方面,全国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加快优化,“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给西部地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一、上半年西部地区经济形势

        今年上半年,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有所趋缓,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有所回落,区域、行业指标也呈现较为明显的分化。一是投资增长较为疲软。今年以来,西部地区投资增速有所回落,在全国投资总量中的占比有所下降。1—6月,西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速为11.5%,比上年同期回落7.1个百分点,低于东部、中部地区和全国水平。投资增长的省际分化有所加剧,各省增速回落幅度不一,西南地区表现总体好于西北地区。二是财政收入增长乏力。1—6月,西部地区实现地方财政收入8535亿元,同比增长6.5%,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3.2个百分点,低于东部、中部地区和全国水平。三是进出口增长放缓。1—6月,西部地区实现进出口总额1403亿美元,同比下降6.4%,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34.2个百分点。

        但同时,西部地区经济运行中显现出不少积极因素:一方面,化工、水泥、钢铁等产能过剩行业占比有所下降,互联网、物流等新兴产业占比有所提高,现代农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在一些地区取得良好成效。同时,就业水平基本稳定,CPI也保持在相对合理的区间。另一方面,工业经济5月份开始出现向好势头,增速下滑有放缓迹象,有望触底反弹。1—6月,西藏、重庆、贵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居全国前三位;与1—4月相比,除新疆、甘肃外,其他省区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均有所回升;多数省区6月份增速比4月份显著回升,其中宁夏、云南分别提高3.7、2.8个百分点。

        二、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引导经济转型升级。在新兴业态培育、市场培育、服务主体培育上进一步加大引导力度。鼓励和推动西部地区培育、引进新兴业态,对成长性较好的产业在财税、金融方面给予支持,加快引导企业转型升级。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加大政府支持创新投入,营造企业创新环境。对缺乏上下游配套的企业或项目,引导企业加快完善产业链。

        (二)促进投资稳定增长。简化项目审批流程,提高项目审批效率,促进具备条件的项目及早开工。对在建项目,逐一梳理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促进银企加强对接,保障项目资金需求。对已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的项目,加快资金拨付,同时督促项目建设进度,充分发挥中央预算内资金的杠杆作用。

        (三)改善金融发展环境。加强金融领域风险监控,警惕突发性信贷违约。加快拓展和完善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充分发挥企业债券的导向作用,采取有效措施管理政府债务。完善风险分散机制和措施,加强监管协调,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

        (四)完善支持政策措施。加大对西部地区中央预算内投资和财政支持力度。研究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创新平台、开放平台、生态环境、旅游文化和民生工程等领域建设给予政策支持。支持西部地区人才引进,加大国家重点人才和引智项目向西部地区倾斜力度,逐步提高西部地区教师、技术人员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