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市西乡乡凤凰村创新垃圾清运机制

26.06.2014  12:10

      6月18日,记者到西昌市西乡乡凤凰村采访,绕着村里的道路走了很久都找不到一个垃圾池,记者只好把手里的垃圾放回包里。见状,村支书马世国微微一笑说:“不好意思,我们村去年初就取缔垃圾池了。
      记者一听,有些吃惊,不少地方搞新农村建设、彝家新寨建设,都将垃圾池作为建设亮点,为何凤凰村要取缔垃圾池?取缔后,村民的垃圾怎么处理?
      西乡乡距西昌市约7公里,凤凰村位于该乡腹心地带,有6个村民小组,400多户村民。以前,村民将自家的垃圾倒入村里的5个垃圾池,村里约半个月请人将垃圾池的垃圾清运至3公里外的垃圾中转站。“村里那么多人,可垃圾池只有5个,由于清运时间间隔太长,垃圾池经常满溢。”马世国说,特别是夏天,垃圾池周围苍蝇满天飞,恶臭不已,不少村民不愿意接近垃圾池,随意丢弃垃圾的现象又多了起来。
      2013年初,马世国在村支委会议上提出,取缔垃圾池,村里的垃圾直接清运到垃圾中转站,得到支委干部的同意。而后,该提议在村“两委”会上也得到干部的支持并细化了一些措施。会议结束后,各村民小组长将这一决定宣传到各家各户。在村民代表大会上,这个提议获得通过。“即便如此,村里还有20%的村民有意见。”马世国说。
      取缔了垃圾池,垃圾怎么处理?马世国告诉记者,取缔垃圾池后,该村的垃圾清运工作采取“户集、村收运、市处理”的模式,由村委会聘请专职保洁人员7名,每两天上门收运垃圾一次,收运费用按照常住人口每人每年25元的标准收取,其余部分由乡村财政补贴。
      约3个月后,村里环境大为改善,有意见的村民看到这种清运模式的好处,主动交清了前几个月的清运费用。
      对于25元的清运费,村民表示能接受,很多村民说,“就是一串葡萄的钱。”村民黄辉珍家有5口人,每年交清运费用125元。“这个费交得值。”黄辉珍说,每隔一天就有垃圾清运人员上门清运垃圾,现在全村的环境卫生都变好了。
      现在,清运人员每隔一天上门收取垃圾,村民在家中听到清运垃圾车辆的音乐声响起后,都主动提着垃圾出门,如有事外出,则将垃圾提前放在门边,方便清运人员清运。“通过创新垃圾清运机制,减小了村域垃圾堆积和污染现象。”马世国说。(消息来源: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