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决战扶贫攻坚 率先实现全面小康

03.11.2015  10:11

  (记者 尹华高) 西昌市要勇挑重担、加压奋进,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协调推进区域发展与精准扶贫,坚决打赢扶贫攻坚、率先小康这场硬仗,争当凉山全面小康建设排头兵——日前,凉山州委书记林书成在西昌市扶贫开发攻坚动员大会上如是强调。

    据悉,近年来,西昌市积极抓好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邛海湖盆地区、安宁河坝区24个乡(镇)发展迅速,基本实现全面小康。在推进扶贫攻坚工作中,该市做到准、细、真、实,准即帮扶对象准、情况摸得准、工作方向准;细即扶贫规划细、工作方法细;真即真心驻村、立村、建村、爱村;实即措施实、执行实。全市贫困人口从2010年的70839人减少到2015年的19901人,贫困发生率从16.8%下降到4.4%。

    产业扶贫 助农脱贫奔康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在新一轮扶贫攻坚战中,西昌市重点发展现代农业,增强贫困群众持续增收能力。今年上半年,建成现代农业水稻产业基地1.5万亩,建成小麦“一喷三防”示范区300亩、国家级玉米制种面积7万亩,新增改田改土6.95万亩。大力发展草食畜等生态畜牧业、核桃等林果业、高山蔬菜等特色种植业,壮大一批种养殖支柱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目前已初步形成大箐-安哈-洛古波具有浓郁彝族文化特色的旅游环线。

    夯实基础 后劲持续增强

    在扶贫攻坚工作中,该市大力推进交通项目建设,新建及改扩建道路1735公里,全市行政村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大力推进美丽新村建设,完成阿七大田等5个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安哈镇长板桥等2个彝家新寨建设。积极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完成安宁河大德防洪治理工程、官坝河防洪治理工程等防汛工程及第六批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实施人畜饮水项目,共建蓄水池612个,铺设人畜饮水管道2213.8公里;实施佑君、民胜等乡镇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1.5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完成大兴、黄水烟田土地整理5548.91亩。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中,各乡镇、村组新建垃圾房(池)306个、垃圾中转站49个、垂直式垃圾压缩站5座,配备垃圾箱(桶)4200多个、转运车辆12辆,顺利通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国家验收检查。

    惠民生促发展 城乡差距逐步缩小

    该市坚持惠民生促发展,城乡差距逐步缩小。群众脱贫增收方面,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的6237元增长到2014年的11561元,增长幅度达85.3%,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核对清理工作全面完成。教育方面,实施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全市免除103145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贫困寄宿制学生24353人。为103348名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营养餐,全市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社会保障方面,新农合参合人数42.07万人,参合率达99.22%。医疗卫生方面,完成川兴、中坝卫生院和6个村卫生室建设,启动高草、南宁等5个乡镇卫生院改扩建项目,13个彝族聚居贫困乡镇全部修建了卫生院。百姓安居方面,实施移民扶贫470户,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020户。

    目前全市上下正在决战1.9万贫困人口脱贫、率先实现全面小康这一目标,向州委、州政府和全市各族人民群众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