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西昌:公共交通场所实现彝汉双语播报

01.06.2014  20:48

人民网西昌6月1日电 (王凤运)“林宋零零开省攀枝花波古苏(2300班次开往攀枝花)……”5月28日上午10:45,四川西昌市旅游集散中心,当彝语报站的播音响起时,很多人露出了愕然的表情,而一些彝族同胞在愣了一下后,脸上浮现出了笑容。“瓦几瓦,次莫撒尼数则(好啊,这样才干得漂亮)。

此时,在西昌长宁小区开往邛海湾的17路公交车上,家住洛古坡乡的彝族同胞阿尔五日夫妇,正怀抱刚满两岁的小儿子,高高兴兴地赶往西昌市区走亲戚。阿尔五日腼腆地说:“以前我们来西昌坐公交时,经常因为听不懂汉语而坐错车或坐过了车,这下好了,我再也不用担心了。

西昌长宁小区开往邛海湾的17路公交车开通了双语播报,彝族同胞们很开心。(王凤运摄)

今年3月底,酝酿多年的彝汉双语播报服务在西昌市公共交通场所开通。凉山州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贾瓦盘加告诉记者,目前,西昌机场、火车站和3个长途客运站,以及6路、10路、17路等4条公交线路已全面开通彝汉双语播报服务,预计今年6月底前,全市22条公交线路及所有公共交通场所将实现彝汉双语播报。

在民族自治地区的主要公共交通场所,实行汉语和当地主要少数民族语言的双语播报,是符合国家政策和现实需求的一项公共服务措施,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具体体现,更是政府工作接地气、解民忧、惠民生的工程。”凉山州人民政府副州长施遐如是说。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图为西昌市安哈镇中心校的彝族少年儿童高高兴兴过“六.一”。(王凤运 摄)

双语播报 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多年梦想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彝族人口243.65万人,占总人口50.01%,彝族一直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彝语文仍是当前广大彝族人民生产、生活、学习的重要工具。

在近几届的州人代会、政协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建议案、提案的形式反复多次提出了在公共交通场所提供彝语语音播报服务的要求。州府西昌旅游业迅猛发展后,外来游客、旅客(特别是文化名人、专家、学者)也认为,在公共场所提示性、服务性语音播报没有彝语就是没有真正体现彝族文化特色。同时,网络上对西昌公共场所播报彝语问题也是呼声一片。

收到这些提案、议案以及民间的呼声后,州上四大班子均高度重视,2013年6月中旬,州人民政府将此项工作批转西昌市人民政府执行。西昌市委、市政府专题进行了安排部署,经过市语委、市交通局的调研后,于2013年11月1日召开了西昌市相关部门及州语委参加的协调会。

至此,这一工作正式铺开。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图为《彝乡彝韵》正在西昌市大箐乡白庙村上演。(王凤运 摄)

齐心协力 让彝族人民早日听到自己的声音

为了让这一惠民工程早日落实,彝汉双语播报工作主要涉及的部门,州语委、西昌市交通局、西昌市语委,以及飞机场、火车站、客运站、西昌市公共交通公司火线联动,拼起了速度和干劲。

早日让彝族人民听到自己的声音,我们责无旁贷。”州语委主任贾瓦盘加说。州语委充分发挥协调、沟通职能,多次参加市语委、市交通局召集火车站、青山机场、市公交公司、西客站、客运中心、东站的动员部署会、信息资料收集会等,一起讨论工作。同时,组织专家学者精心翻译和审定所有录播内容,确保语音播报的质量和效果。

西昌市公交公司为保障此次工作落到实处,成立了“西昌市公共交通公司彝语报站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人员对西昌公交公司的483个站点实地勘察,进行站点采集、梳理,将具备增加彝语报站条件的站名和暂不具备(站距过短)增加彝语报站条件的站名理清,将进、出站语音提示、文明乘车提示和内容进行分类;与公司GPS承建厂家对接,升级所有运营车辆GPS自动定位报站后台服务器和相关软、硬件设备;把录制完成的车载内置SD卡,分步骤逐一安装到所需线路的每辆公交车上;最后,适时对双语报站车辆进行监控和系统调试,发现问题及时修复。

今年6月底前,西昌市内的22条公交线路400多辆车、5个站场将全面实现彝汉语音同时播报。

民众反应 为民为地方办的大好事

我经常来西昌城,以前坐车凭经验凭感觉,有时候问师傅(公交司机),师傅也听不懂我说的话,虽然可以坐但十次还是要坐错两三次,现在有我们的彝族话了,我就不会再坐错车了。”西昌四合乡68岁的吉则老人翘起了大拇指。

以前我爸妈还有农村的一些亲戚来西昌坐公交时,经常因为听不懂汉语而坐错车或坐过了车,这下好了,我再也不用担心了。我觉得这是为老百姓尤其是不懂汉语的彝族老百姓办的实实在在的大好事。”老家在金阳,目前在西昌工作的彝族小伙子阿勒堵日高兴地说。

有天我坐6路车专门体验彝语语音播报时,看见一群彝族老乡听得可认真可高兴了,我上去问他们的意见,他们还专门给我发了支烟,表达了对我们这一工作的感谢,说这是真心为他们考虑的。”西昌市语委的则主任觉得这个事做得很有成就感。

在西昌贴吧等网络论坛上,不少汉族同胞也表达了赞美:“双语播报听下来,更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感觉呢,人家会觉得‘哇,这个城市好有特色’,哪天加个‘小渔村话’会不会更潮啊?呵呵!

在彝汉双语播报服务的背后,是凉山州及西昌市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民生关怀。目前的西昌,已成为全国最和谐最稳定的少数民族自治州(盟)首府城市之一,民族团结进步之花一定永远绽放“月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