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阎良航空基地产业集群效应日益显现

21.06.2014  06:49

航空之心,寓飞于民

本报记者 孙 璇

在陕西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金宇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培训中心的学员正在练习航空设备维修。本报记者 杨忠阳摄

古城西安,有一座现代航空城,这里的飞机研制水平、航空配套能力和综合实力均居全国首位。

在陕西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温州商人陈胜云把记者一行带到了他创办的西安胜智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目前主攻航空材料加工和部件检测,”陈胜云指着陈列的航空螺丝提醒说,“别看它们小小的不起眼,技术却是复杂得很。

除了生产加工航空零件,让陈胜云自豪的还有公司建立的第三方航空零件质量检测平台。2012年起,胜智开始为中航工业西飞、哈飞、中国商飞等龙头整机制造商提供性能检测服务,在国内航空制造业树立起响亮品牌。

西安嘉业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也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端装备配件制造民营企业。公司董事长徐昭告诉记者,他是西飞的子弟,对航空基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公司致力于航空技术的民用化,在高速铁路、城市轨道列车等方面形成了“一招鲜”,来自国内外的订单源源不断。

像胜智、嘉业这样掌握高精尖航空制造技术的民营企业,在阎良航空基地不在少数。落户航空基地的550余家企业中,国有企业约占5%,外资企业约占10%,民营企业占比高达85%。“高大上”的航空产业并非那么高不可攀。

西安阎良航空基地在发挥陕西丰富的航空产业资源和科技资源,在统筹军工资源的同时实现军民融合,以及在服务地方经济的同时促进航空产业向全产业链发展上,都有着积极的探索。”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管委会副主任仝秀丽介绍说。

全产业链构建为民营资本参与航空产业打开了一条高速通道,也为航空企业带来了更低的成本、更优的服务和更高的效益。

在陕西金宇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的培训中心,各类大型民航客机起落架、飞机发动机以及通用飞机的各类部件有序地摆放。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大三学生陈海洋正在培训师的带领下,对飞机辅助动力装置(APU)点火装置进行检修。“再培训3个月就能拿到飞机维修技师证,有了这个证,就不愁没有好工作了。”陈海洋说。

该公司技术培训中心经理冉磊介绍说,“金宇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批准大项最全的航空维修培训中心,已经成为东航、南航等大型航空公司的合作伙伴。目前公司的航空维修培训非常火爆,需要提前很久预约。

飞行拉市场,市场带产业”,西安阎良航空基地已构建起“以整机制造为主干,以航空发动机、机载系统、航空大部件、航空新材料为分支,以航空零部件加工、航空改装维修、飞行培训、航空旅游为配套”的航空全产业链体系。各产业链上的企业既有专业分工,又有配套协作,实现了资源共享,产业集群效应日益显现。

仝秀丽告诉记者,“西安阎良航空基地这一集专业化和特色化为主体的航空产业发展模式,在围绕航空核心产业做好配套服务的同时,为民营企业融入航空产业链搭建了良好平台,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催生陕西航空产业向全产业链拓展。

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不断推进,西安阎良航空基地正在抓紧研究如何提高服务水平,帮助企业开拓航空和高端装备产品对中亚地区的出口,努力使之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重要贸易产品之一。(经济日报记者 孙 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