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咸新区探索以企业为主体推进新型城镇化

26.05.2014  14:02
核心提示:作为国内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陕西省西咸新区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化模式。   作为国内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陕西省西咸新区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化模式。针对以往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摊大饼”、“产业空心化”等问题,引入国内大型房企打造“立体城市”,为未来的城市发展在产业主导和可持续发展原则下探索综合解决方案。   --市场化探索取代政府主导模式   西咸新区横跨陕西省西安市和咸阳市两大行政区,其建区理念最早脱胎于陕西省“西咸一体化”构想,在2010年启动建设后逐步上升为国家战略。2014年1月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西咸新区为国家级新区,要求陕西努力把西咸新区建设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枢纽、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支点、西部大开发的新引擎和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范例。   据西咸新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常务副主任王军介绍,截至2014年2月,西咸新区累计完成投资943亿元,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配套等各项建设都在紧锣密鼓进行中。由于国务院在批复中明确要求西咸新区围绕创新城市发展方式开发建设,如何积极稳妥推进相关探索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王军说,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建设主要采用开发区模式,各地由政府主导设立开发区分期进行开发,依靠土地财政建设新城区。这种模式能够迅速将城市发展起来,但也使得城市沿着外围不断“摊大饼”,造成了土地红利、环境红利、人口红利的三个透支。新型城镇化不能再走这样的老路,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成为必然选择。   西咸新区为此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围绕城乡一体和产城一体两大主题,探索将政府主导的旧模式变为市场化新模式。在城乡一体方面,西咸新区围绕“农民转化为市民,农业转化为城市产业”,一方面让农民带着劳动力和土地两大资本进城,另一方面将城市资本、消费引入农村,加快发展新业态。   在产城一体方面,西咸新区尝试引入知名房企万通集团公司打造“立体城市”项目。据万通集团董事长冯仑介绍,位于西咸新区的“立体城市”项目是以企业为主导、市场为导向的城市发展模式,核心开发建设区1.57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500万平方米,投资总额约300亿元。将在7年时间内,打造一个容纳7万常住人口的微型城市。   西咸立体城市与传统城市的不同在于,它将采用竖向生长的方式,向高空寻发展。最先开工的“立体城市壹号”,楼高达到80米,占地仅为17.52亩,集中了住宅、商业、写字楼、教育机构等10余项复合功能。以此将以往分散在地面的各种设施垂直分布在立体的空间结构里,大大减少对土地的需求。由于采用了绿色建筑、绿色交通、废品回收等节能环保技术,与同等规模的城市相比约可减少65%的二氧化碳排放,减少85%的垃圾填埋,节约55%的能耗和60%的总体用水,节约40%的饮用水。   --以就业引导产业化解“空城”隐忧   在各地城镇化进程中,如何筹措建设资金和进行产业布局是两大难关。陕西西咸研究院院长李应济说,在政府主导的城镇化进程中,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土地财政,一些地方甚至负债进行建设,由此带来的资金风险很大;而一些地方在城市新区建设过程中,盲目扩大规模而疏于布局产业,导致大批楼盘建起后无人居住,出现了“空城”、“鬼城”现象。   正在建设中的西咸立体城市,总投资将超过300亿元,万通集团作为民营企业能否筹集到相关建设资金引人关注。记者了解到,万通公司将通过引进优秀的企业和企业家群体,充分运用市场的力量,吸纳各方资源,并利用利益共享机制来引入外部资金,通过引入股权投资者等方法来解决资金来源问题。   而在立体城市的产业布局上,西咸新区则充分发挥了企业的主导作用,由万通公司负责具体的招商引资工作。北京万通立体之城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郝杰斌说,西咸立体城市产业选择上秉持三个原则,即高就业系数、高需求弹性和高持续增长性,因此将医疗保健、教育科研和立体农业作为核心基础产业。以此实现立体城市居民中约50%的劳动力人口获得本地就业机会,按照西咸立体城市8万人口的规模,未来就地工作人口在3万到4万人。   目前西咸立体城市已与香港万好国际集团、香港万嘉集团、香港中国医疗健康产业策略联盟就秦汉国际医院、国际医疗健康综合体、国际养生公寓、国际医疗健康贸易中心等项目,达成了近30亿元人民币的投资意向;新加坡天鲜农场、西安美庭集团、清境(上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也已签署协议,就共同投资发展西咸立体城市的农业产业达成共识。万通集团还与西安交通大学达成协议,共同建设“西咸立体城市·智慧医疗产业园区”。   --后续社会管理问题不容忽视   对于西咸立体城市的相关探索,一些业内人士和专家认为具有较强的正面意义。李应济说,西咸立体城市计划中“产城一体”是核心,通过就业从根本上解决了“空城”隐患。另一方面是提高土地利用率,在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实现了几万人的有效居住,实现了集约化发展。同时以企业为主体,发挥市场作用,解决以往政府负债建设城市的问题,这些都将为创新城市发展方式提供有益经验。   陕西龙化东方战略咨询公司总经理王建红说,相对于以往“卖完就走”的房地产开发模式,西咸立体城市计划中最关键的就是建成后社会管理功能如何实现。房企实际上可能成为“微型城市”管理者。特别是在社会管理方面,一个“微型城市”的社会管理远比物业管理要复杂得多,需要房企投入更多的精力,也需要政府部门的引导和配合。   据王军介绍,在未来西咸立体城市的管理中,政府的作用在于规划、监管、执法,同时推动立体城市在社会管理和社区公共政策领域进行创新。目前西咸新区正在研究能够体现社会化和市场化的立体城市管理模式,包括政府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由少量的执法人员和大量的企业人员共同管理城市;城市的公共管理、公共服务机构可以考虑引入现在村委会、居委会选举的办法,小城镇管理引入职业经理人团队,并在局部进行一些改革试验,希望为未来小城镇建设、社会管理、社会建设、城市发展模式等方面提供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