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筑梦•致远——写在西南科技大学组建成立20周年暨建校68周年之际

30.09.2020  03:20

 

时光•筑梦•致远

——写在西南科技大学组建成立20周年暨建校68周年之际   

党委宣传部 蒋道平

   

金秋九月,恬静而壮美,浪漫而多情,这是饱经风雨后的豁达与洒脱,这是笃定前行中的明净与沉淀。在繁忙而期许的日子里,不经意间迎来了西南科技大学组建成立20周年暨建校68周年。一代又一代西南科大人在为自己的家园辛勤耕耘,细心浇灌,迈出一步步坚实的步伐,收获一个个成功的喜悦,镌刻一帧帧隽永的画面,奏响一篇篇激昂的乐章!

梦想与荣光:明德而孜孜以求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回望过去,西南科技大学从1952年走来,几易校名几迁校址,初心如磐砥砺奋进。六十八载韶光流转,西南科大孜孜以求,艰苦奋斗薪火相传,拼搏创新勇担使命。伟大的机遇总是在特定的历史中孕育,西南科技大学在新世纪交替之际应运而生,如今,组建成立已20周年。

岁月不居,春秋代序。风雨二十年,弹指一挥间。

2000年,怀着科教兴国的梦想,在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声中,乘着中国科技城建设的浩荡东风,西南科技大学于12月21日正式组建成立。这是学校在国家高等教育重大布局中承载的时代使命和社会担当。从此,西南科大人一张崭新的蓝图开始色彩斑斓地描绘,一段全新的校史开始阔步向前地书写。高楼在广袤的新区拔地而起,八方贤才和优秀学子汇聚于此,美丽的校园生机盎然。

西南科大人笃定开放办学理念,敢于在危机中育新机,勇于在变局中开新局。原国家领导人李岚清同志赞誉学校“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走出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办学路子”。20年来,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的道路越走越开阔,成效越来越显著。2001年,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重点建设的西部14所高校之一,并获得了中国科技大学的对口支援建设;2006年,原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委员会(现国家国防科工局)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西南科大,组建国防科技学院,纳入局省共建管理,是四川省唯一一所局省共建高校;2013年,学校又成为四川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唯一的省部共建高校。学校董事单位不断发展壮大,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董事单位的合作不断向纵深推进,董事单位如今已扩展到了49家。“省部共建、局省共建、董事单位共建、对口支援共建”的四维共建体制不断深化,成为学校保持快速发展的“源头活水”,也是学校办学体制的“金字招牌”,必将释放更强大的办学活力,展示更耀眼的学校形象。

20年来,西南科大人艰苦奋斗,拼搏创新,励精图治,镌刻下了一代代科大人的梦想与荣光。正如原国家领导人刘延东同志所评价:西南科技大学紧紧围绕服务科技城建设和西部区域发展,以育人为本,发扬优秀传统,为四川、西部区域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突破与超越:致知而波澜壮阔

历史的书写需要战略和智慧,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西南科大善于顺势而为,勇于乘势而上,敢于借势而为。在机遇面前,西南科大人敢想敢闯,历经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实现一个又一个突破,发出一次又一次冲刺,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在铿锵步伐中书写如诗如画的灿烂辉煌。

20来年,学校立足中国科技城,服务西部,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办学实力快速提升。一串串发展成就、一个个重大时间节点,凝聚着无数前辈和全校师生的心血与智慧,凝聚着社会各界和20多万校友的关爱与贡献。

没有高水平学科科研平台,就引不来高层次人才,就产不出高质量创新成果,就会严重制约学校发展。汇聚特色优势资源,全力打造国家级和省部级创新平台,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关键之举。学校与在绵科研院所携手,将科技城的各类优质资源、创新要素整合利用,为学校发展、学科发展、学生发展创造了独特优势,建成了国家级和省部级平台32个。建成了首批国家大学科技园、核废物与环境安全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教育部核废物与环境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国家遥感中心绵阳科技城分部、四川省军民融合研究院、国家国防创新团队等国家级和省部级平台(团队)近40个。尤其是 2018年,学校获批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取得历史性重大突破。这既是国家对学校长期建设发展取得成绩的充分肯定,更是学校办学实力大幅提升的最佳佐证。经过几十年的长足发展,学校的国防军工优势和军民融合特色逐渐形成,趟出了一条“学科共建、人才互聘、平台共用、文化交融、协同育人”的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协同育人的新路。

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资格、壮大研究生教育规模、实现办学层次体系完善,是西南科大人多年的美好夙愿。2009年学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2014年,正式招收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3个博士点的博士研究生;2018年又新增生物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博士点一级学科和22个硕士点一级学科建设良好,三个学科进入ESI前1%学科,本科专业达80余个,以工为主、理工结合、文理渗透的多科性学科结构日臻完善,共同托起了近4万名青年学子的梦想与希望!

20年来,学校人才辈出,群英荟萃,我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龙山强校计划”“学术科研特区”等一揽子重大改革举措,牵引学校不断迈上新台阶。国防军工办学特色日益彰显,军民融合发展优势逐渐形成,科研实力大幅提升,在自然指数排名中长期位居全国100强左右,获得一大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奖励。在高校教师教学竞赛中长期进入全国前50强。长江学者、国家“四青”人才等高层次人才不断汇聚成长,近3000名教职工在这片热土上播种耕耘,潜心育人。学校主动融入经济建设主战场,在服务国家战略和重大需求中勇担使命;积极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为国家战略提供智库支持。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成为全国品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教育国际化水平快速提升,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纷纷来校深造;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显著提高,在全国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中稳居前100强,拔尖人才层出不穷,20余万毕业生在各个领域绽放自我,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和杰出校友脱颖而出,赢得社会广泛认可和高度赞誉。

自信与豪迈:行健而自强不息

见微知著,行稳方能致远。成就来之不易,未来无限可期。任何成功都是奋斗出来的,任何进步都是难能可贵的。一代又一代西南科大人传承着“艰苦奋斗、拼搏创新”的学校精神。这种精神成为了西南科大人的心灵坚守,融入了西南科大人的内心世界,激励着我们勇往直前,永不懈怠。我们经历了抗击非典和甲流的考验;我们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浴火重生;我们在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袭来时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共克时艰;我们在艰苦环境中见证每一次变革与升华,书写了坚定信念、百折不挠的壮丽诗篇。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西南科大自信而豪迈,坚实而从容,历经68年的发展沉淀和组建成立20年的追赶跨越,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办学层次完善、社会声誉良好、办学实力强劲的高水平大学。学校各项事业开创了新局面,取得了新成就,原四川省领导、学校董事会董事长黄彦蓉同志对学校给予了高度评价:当前学校的发展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措施有力、重点突出,学校的改革建设与发展呈现出昂扬奋进、蓬勃向上的良好态势,在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引领下,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的新征程已经开启。

岁月流转,六十八载春华秋实;抚今追昔,二十年后盛事如约。

眺望新征程,使命更光荣,责任更重大。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今天的西南科大人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大力实施“龙山强校计划”,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不忘初心勇往直前、牢记使命勇立潮头,艰苦奋斗再创业、拼搏创新再出发,向着西南科大百年梦,奋力开创新时代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