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川与共 西南科大海内外校友同心共抗疫灾(二)

07.03.2020  17:40

凝聚西科力量,齐心共克时艰。战“”路上,西南科大校友的抗疫步伐从未停止。他们有的助力母校防疫工作,有的积极响应号召坚守抗疫一线,有的为当地企业、社区传递爱心,有的临危受命紧抓复工复产,有的向武汉等医院筹集物款……勠力同心、风雨同行,校友们以实际行动继续守护一方平安,用信念和责任担当时代使命。

心系母校,共同抗击疫情

2月26日,校团委青年教师何智宇(材料05级毕业留校),以个人名义向学校捐赠价值1914元的一次性PE检查手套10000只、84消毒液(200L)8桶,助力学校共抗疫情。据悉,何智宇老师目前在绵阳市游仙区团委挂职锻炼,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的一线工作。当了解到学校开学前需要储备大量医疗物资时,他利用读研期间化学专业领域了解到的相关途径,广泛联系绵阳市有关化学试剂生产厂商,第一时间从绵阳市荣盛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将相关防疫物资运送到学校。

  校友捐赠、抗疫现场

日前,四川省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由Ⅰ级调整为Ⅱ级,为缓解学校新学期开学的防疫物资紧缺压力,绵阳校友会土建分会发出捐赠倡议,通过理事会提供的各种购买渠道,将募集到的价值14100元的一次性医用口罩2000只、84消毒液100瓶于3月2日捐赠给学校,“为母校抗击疫情献上我们的一份心意”。

  3月2日,校友来校捐赠物资

3月4日,正值学校疫情防控关键时期,作为人员密集的场所,学校对红外温度计的需求量很大,在这关键时刻,四川振通公路工程检测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杜义祥(工测94级)校友及公司副总张勇带着浓浓的爱心向母校捐赠价值10000元的非接触式电子温度计(DT-8806c)20支,助力学校打赢防控疫情的阻击战。

  校友为母校捐赠的额温枪

此外,3月1日,学校校友工作办公室收到加拿大校友会向母校捐赠价值1978.83加元的一次性医用口罩2000只、隔离防护服100件,并将捐赠物资转交给学校后勤集团。

  加拿大校友会捐赠的防疫物资

坚守岗位,紧抓复工复产

乐山校友廖长久(材料03级)所在企业四川清泉米业有限公司,在疫情发生后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大年初三紧急召回一线生产工人回厂复工复产,确保了乐山市粮食市场的足量供应,稳定了大米的市场价格。保证常规销售供应的同时,该企业利用晚班加班加点生产应急粮油,为抗疫期间省级应急储备粮提供保障。绵阳校友喻量(MBA2011级),积极响应绵阳市委市政府决定加强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工作。2月9日,喻量组织所在企业绵阳际华3536公司获批生产医用防护服。目前,该公司已实行三班倒“人停机不停”的方式,日产可达800-1000件,为全省疫情防控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攀枝花校友李永景(MBA2015级)组织攀枝花万达广场启动疫情防护专项工作,截止2月29日,广场近千名员工无确诊或疑似病例,除餐饮、体验业态因政府要求闭店外,服装零售全面经营,货品充足。广场商户经营信心坚定,无一例商户撤场。

爱心传递,奔赴抗疫一线

河南校友崔子阳(地勘88级)所在企业周口公正建设检测咨询有限公司为周口市高铁东站捐赠牛腱、小面包、方便面、饮用水等生活物资共280箱,为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公安干警、交警等提供了必要生活物资,并为周口市行政新区捐赠一次性医用口罩8000只。广西校友严金才(自动化87级)所在企业广西南宁壮乡山水水业有限公司为广西来宾市抗击新冠肺炎指挥部捐赠价值1500元的一次性桶装水60桶,为广西南宁市兴宁区朝阳社区捐赠价值3000元的昆仑关矿泉水30箱,为广西南宁市兴宁区昆仑镇群星村群众捐赠价值2000元的一次性医用口罩400只,为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政府抗疫一线捐赠价值3000元的昆仑关瓶装矿泉水30箱,为广西梧州市等地抗疫一线捐赠价值24000元昆仑关瓶装矿泉水255箱,积极助力当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学校国际合作处老师秦玉桥(MBA2014级)组织亲朋好友共同为武汉协和医院捐赠N95医用口罩1100只,同时联合新疆心血管医院为武昌医院捐赠N95医用口罩1000只,并为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捐赠资金8761元。

乐山校友林旭(交通05级)腊月29日至今连续奋战在抗疫一线,主动承担了乐雅高速彭桥出口、苏九路卡口检测任务,带领同志迅速落实检疫流程、应急处置、等级排查等各项工作。截止2月18日,共检查车辆20746台,人员51984人,武汉返峨车辆人员隔离防控,严守第一道防线。同时,林旭紧盯符双路、双普路等峨眉山市重点项目完成情况,协调施工人员做好防疫物资准备工作,指导制定复工流程。浙江校友刘顺民(机电93级)在疫情期间积极投身抗疫一线,以志愿者的身份协助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莲花湖乡高雄村村委会,对过往的车辆和行人进行登记并检测体温,全力做好防疫排查工作。

爱心在延续,海内外西南科大校友的行动也在继续,我们相信阴霾终将褪去,神州大地正逐渐恢复往昔。

(赵多 编辑)(招就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