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稳”+“实”——西南科大扎实有效应对毕业生就业“大考”

25.04.2020  00:11

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可称毕业大学生“史上最难就业年”。全民关注,举国重视,各大高校纷纷出招。西南科技大学也以“新招”“稳招”“实招”,多措并举,破解难题,扎实有效地应对这场时代“大考”。

   

提前预判  科学谋划

   

西南科大对这场“大考”早有预料。

学校原定的开学日期是2月14日,如无意外,春招工作将在开学后有序推进。但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学校招生就业处的工作人员们感受到了“泰山”般的压力。1月下旬,尚在春节大假期间,他们即对既往合作过的用人单位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向3180家单位,逐一用电子邮件和电话的方式取得联系。2月1日,学校向用人单位正式致函,将今年的校园招聘活动转为网络招聘,并出台了规范的实施流程。

空中招聘会”钉钉招聘室   

所有用人单位资料一一审核,未就业毕业生通知到位,千头万绪的筹备工作在两周内完成,2月14日起,西南科大春招活动——“企业空中招聘会”相继展开。截至3月18日,共联系用人单位举办了291场“空招”,提供就业岗位44208个。4月上旬,再次联系1768家单位,收到招聘需求单位126家,提供就业岗位5910个。

   

全员行动  “空招”不空

   

破解就业难题,西南科大教职员工可谓“全员”上阵。

1月底,当“新冠疫情”蔓延肆虐,学校召开党委常委会,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会上即提出在疫情形势下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议题,并很快制定出具体实施方案。3月25日,学校召开202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校长董发勤要求学校要多渠道、多方式地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可行性服务,精准掌握学生就业情况,包括学生就业的前状态、后状态,加强网络招聘信息传播,构建共享网络招聘等创新模式。同时要加强引导,引导毕业生先就业、再择业,积极到基层就业等。分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校党委副书记张强表示,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事关学生切身利益,事关学校长远发展,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各学院部门要创造性地采取有力措施,并带着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做好长期艰苦战“”的准备,落实全员动员、全员参与就业的工作机制。

毕业生在家参加“空中招聘会”   

除了全校性的“空招”,各学院和部门也迅速行动起来。

家住四川南充的罗东山,是学校环境工程专业一名研三的女学生,今年5月就将毕业。她原本计划2月份开学后,到学校的春季招聘会与校招企业面对面应聘,4月份完成求职。曾担任校研究生会副主席的她,品学兼优,谈吐大方,面对面交流能给她加分不少。但疫情一来,计划全被打破,心里不免有些担忧。4月初,她突然接到通知,学院将通过钉钉办公平台举行专场招聘活动。她立即调整了应聘材料,于4月13日、15日、17日,分别参加了三次线上招聘活动,与自己心仪的三家用人单位面试官进行了网上的“面对面”。面试官们对她的印象颇好,其中中铁十一局的面试官告诉她,感觉重庆一家设计院的岗位更适合她,并帮她把材料转投了过去。

正式招聘之前,环资学院先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了信息互换,双方有个提前了解,“知己知彼”。钉钉直播时,同学们根据意愿选择招聘室进群,用人单位在线进行视频、图片、声音直播,让同学们更直观地了解公司发展状况、员工薪资和未来前景等信息。三个专门招聘室,每个招聘室由两名辅导员在线服务,学校就业中心老师全程跟进参与指导,用人单位现场解疑答惑,整个招聘过程呈现出“身临其境”的效果。一周时间里,学院共举办了包括中铁二局、天津矿山有发限公司、广州南方测绘有限公司等在内的30家企业进行空中宣讲,提供工作岗位320多个,吸引了学院285名未就业毕业生进群参加。

外国语学院联合好未来教育集团学而思网校举办了2020届毕业生空中专场招聘会,吸引了200余名毕业生参加。

制造学院邀请优秀校友2011届毕业生何浩(现任阿里巴巴新零售事业部资深用户体验设计师)为学院同学线上分享就业经验,帮助学弟学妹早日就业。

国防学院 “多点结对”,统筹协调资源,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就业服务不断线。

学校统一战线老师们发出“同心战疫助就业”活动倡议,亲身上阵牵线搭桥,积极帮助毕业生就业。

毕业班辅导员们和公寓楼管理员们随时“待命”。不少毕业班学生把资料留在了寝室里,参加“空招”需要哪项资料,电话打过来,辅导员马上跑进寝室里,打开手机视频,让学生看着找到资料,也让学生放心财产安全。网上签约需要学校盖章,在专用电子章审批完成之前,辅导员们就打印好纸质资料,到学校盖好章,再拍照或者寄快递发给学生。

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每周通报未就业学生人数,掌握原因,商量对策,一对一“量身定制”就业方案。

专业教师精准指点,利用自己的专业素养,一方面帮助学生抉择更适合的岗位,一方面主动“出击”,用自己的人品为学生“担保”,解除用人单位“没见到人不放心”的顾虑。

……

西南科大教职员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踏踏实实地做好各种线下工作,让“空中招聘会”不会落空,切实贯彻着党和国家坚决打赢疫情防疫阻击战的指示精神,稳步落实着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对做好2020毕业生(含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

   

立足优势  增容提质

   

4月23日下午两点多,四川长虹集团负责招聘工作的向田梦经理给学校招就处打来电话,询问学校毕业生网签事宜。该处就业市场拓展科科长龚克接到电话,详细回答了相关细节。放下电话,龚克长舒了一口气。学校董事单位开始陆续反馈签约信息,每签约成功一个,招就处的老师们感觉压力就小了一分。

学校与用人单位对接   

招就处处长张昌健介绍,在1月份的用人单位梳理过程中,不少单位联系不上。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很多企业无法复工复产,甚至关停,导致今年还出现一种新趋势——用人单位毁约。在这种全球不可抗因素的影响下,追责无意义,积极应对才是正解。

西南科大有独特的产学研联合办学体制,65家董事单位实力雄厚,多年来建立了广泛深入的联系。招就处第一时间向其中的企业单位发送了联系函。长虹、827、九院等十余家董事单位已相继反馈签约信息。

4月15-5月15日,学校举行校友企业招聘月活动。学校向600余家校友单位发出邀约函,第一天就有12家校友企业单位在学校网页挂出了岗位信息,表示要把母校的毕业生作为招人首选,愈是艰难时期,愈显反哺深情。

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学校也出新招。根据新修订的管理规定,在校生可以申请休学进行创新创业实践,单独规定最长学习年限为8年;参加创新创业等活动以及发表论文、获得专利授权等与专业学习、学业要求相关的经历、成果,可以折算为学分,计入学业成绩单。学校推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每年立项创业训练类和创业实践类项目15项左右,对于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的项目最高资助10万元。整合学校和社会的资源,通过多种渠道,设立大学生创业孵化扶持基金。学校国家大学科技园出台政策,鼓励近百家入园企业优先招收应届毕业生;放宽毕业生入园创业的条件,并给予全方位的帮扶,帮助他们真正走上创业的道路。

寻找新增长点,把人才市场请进来,也是学校推进就业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招就处充分分析就业形势,发现在传统行业整体缩减的情况下,建筑类,物联网,通信等行业不减反增。学校主动与成都及周边城市,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的人社局联系,通过他们向相关用人单位积极推荐我校毕业生。4月22日下午,什邡市人社局派专人来到我校,在生命学院办公室与我校进行座谈交流,就人才招聘,就业实习基地建设,政校企合作等内容进行洽谈。今年暑假,如果疫情缓解条件许可,我校就将组织学生去什邡企业实习。广州、台州、昆山等近十地市的人才市场也与我校达成了合作意向。5月如果毕业生返校,招就处将联合学院,根据不同的专业,组织多场专场招聘会。“有过合作的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我们学校的学生基础扎实,认真负责,而且能吃苦,有艰苦奋斗拼搏创新的精神。所以邀请到他们时,他们都愿意来。”张昌健介绍道。学子过硬的综合素质,给了老师们做好就业工作的信心,他们正在不断想办法,为学子们储备更多就业机会。

   

学生主动  遇强则强

   

4月中旬,浙江温岭人才市场组织了一场“空招”,他们给学校反馈的信息是,西南科技大学的毕业生最积极最活跃,投递的简历最多,特别有生气。

学校、社会再努力再使劲,就业成功的关键还在于毕业生自身。3月18日,学校招就处发出《致西南科技大学2020届毕业生的一封信》,对毕业生求职提出3点建议,同时对疫情期间的就业渠道选择、应聘方法、签约注意事项等做出详细指导。信中深情言道:希望同学们能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观点。先就业,在工作岗位上积累更丰富的实践经验、历练一身硬本领;再择业,在拥有过硬专业本领、强大工作能力的条件下,再选择自己心仪的单位和工作,最终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暂时没有就业的同学们也不要灰心,疫情期间科学合理规划学习生活、读书养心、学习知识、提升修养,升华自己的专业和综合能力,同时积极主动参与网络求职,争取早就业早择业。

毕业生周大福通过学习委员就业QQ群顺利签约   

职青春”学生团队的30名学生骨干,全程投入到对毕业生的服务工作中。团队负责人、土建学院工程造价1702班学生张羽,在今年2月15日建了一个就业指导QQ群,把全校361个毕业行政班的学习委员拉入群,然后随时发布就业信息,再由学习委员转发到各个毕业班去。目的就是让同学们第一时间了解信息,“抢先一步”。从3月16日正式发布,截至4月23日,共发布信息370则,就业岗位30762个。工程造价1603班的周大福,就是通过群里的信息,向三家单位投递了简历,最后顺利签约了中建八局中国建筑土木建设公司。周大福说,通过这个平台,他能第一时间了解到海量的就业信息,并综合衡量各公司对于本科应届毕业生的能力需求标准,实习生的阶段培养计划,以及未来岗位的远瞻性和发展前景等,然后有的放矢,做好充分准备参加面试,所以进展顺利。

研三毕业生罗东山在聊到自己的求职经历时,说出了她的心声:“纵向比较,我们这一届毕业生确实比较难。但横向比较,全球的毕业生,都面临同样的难题。环境的变化必然催生新的应对方法,谁能积极主动,快速适应,谁就能先赢,我们遇强则强!

(吴安辉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