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载西南科大人】肖正学:温润君子用生命铸造师魂

26.09.2022  08:02

    编者按:七十年峥嵘岁月,积淀精彩弦歌;七十年波澜壮阔,抒写锦绣华章。建校肇始,一代又一代西南科大人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在艰苦环境中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淬炼铸就了“艰苦奋斗,拼搏创新”精神,造就了今天办学层次完善、社会声誉良好、办学特色突出的西南科大。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精神的动力是永恒的。本栏目发布《龙山薪火》丛书教师篇中部分德业双馨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展现他们爱岗敬业、甘于奉献、教书育人的的精神追求和情怀,盼薪火相传。

正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82年入校工作。

四川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优秀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现任西南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1982年2月入校任教,  1988年赴美访问留学,1995年返校工作至退休。长期致力于爆炸力学、岩土工程、断裂控制爆破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 ,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8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3部。曾任西南工学院副院长、西南科技大学校长等职,兼任中国工程爆破协会特邀常务理事,国家建材工业协会科技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高教学会副会长等职。

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继承者和传播者,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于是,人们把“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崇高的称号给予了老师,以此表达对老师最真诚的赞美。而师魂,是教师之灵魂,是师者所以为师的标志,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师德的崇高价值追求和精神境界。在西南科技大学工作了30多年,如今依然退而未休的肖正学先生,从讲师、副教授、教授 ,系副主任、副院长、常务副校长到校长的职业生涯一路走来,他最喜欢的称谓是“肖老师”。他用自己的毕生精力,诠释着“师魂”的真谛。

立愿为师    矢志不渝

1955年11月,肖正学出生在四川省开江县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父母为他取名“正学”,寄寓着爱学、善学、常学的朴素愿望。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梦想着能成为一名老师,经历了漫长岁月与人生途中的多种选择他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并圆梦至今。

欲为人师,己先有识。肖正学的求学过程,充满艰辛曲折。上小学的时候,正值三年严重困难时期,尽管生活十分艰难,但明事理的父母,仍然想尽办法把孩子们送进了学校。后来又磕磕绊绊地念完初中。1973年学校全面复课,肖正学顺利进入了高中。高中时,肖正学的学习天赋得以爆发,旁人觉得生涩难懂的物理课和数学课,对他而言解题思路一点就通,故深得老师们喜爱。不会做题的同学们,除了问老师,更多时候是请教同在教室的肖正学,由此一来他得到了“数学博士”的绰号。

高中毕业回到农村,恰逢所在大队的小学招聘民办教师。肖正学抓住了这个能实现当“老师”愿望的绝佳机会前去应聘,最终如愿以偿。当时,这所小学总共就4个老师,肖正学“啥都教”,不仅是三年级的班主任,还承担着二、三、四、五年级的数学课程的教学任务。此外,还上美术课、体育课、音乐课。任务繁重的他似乎精力无限,教学设备匮乏,他就自己想办法。砍一根斑竹做个笛子 ;锯一节楠竹打磨后蒙上蛇皮,买来两根二胡弦,做成一把二胡。虽然没人教,全由自己照着别人的笛子、二胡琢磨着依样画葫芦。乐理、演奏方法等,也都是照着书本现学现用。就这样,这所乡村小学文体课的教与学居然也因此变得多姿多彩。

1977年9月,国家恢复高考招生制度的消息迅速传来。这对已是民办教师的肖正学来说,无疑是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乡村的教学生涯虽充实,但对知识的渴望,促使他重拾中学课本,忙里偷闲废寝忘食地复习,参加高考,最终被昆明工学院采矿专业录取。大学四年里,肖正学成为最忙碌的学生。采矿专业的从业者,既要有扎实的知识储备,还要有过硬的身体素质。学校规定学生早上7点起床,他每天5点过就出门,背上书包和饭盒,先到学校游泳池游上几圈,再到操场上晨读英语。到食堂吃过早饭后,有课就进教室,没课就进图书馆。结构力学、弹塑性力学、钢结构等这些非本专业的课程,他觉得一定用得上且自己也很感兴趣的,就自学;语言类、文学类、商业类的书籍他也读,读书笔记攒了厚厚的几十本。傍晚时分,跑步锻炼身体。晚上偶尔也去学校附近部队蹭坝坝电影 。功夫不负有心人,大学毕业时,肖正学的专业成绩和综合成绩,排名全校第一。在工作包分配的年代,有这样的学习成绩也就拥有了就业的“优先选择权”。当班主任询问他的愿望是什么时,肖正学脱口而出:“当老师。

1982年1月,肖正学被分配到了四川建材学院,成为一名高校教师。

初到四川建材学院时,肖正学担任矿系教师。站上讲台的欣喜没有持续多久,他就遇到了“难题”。刚本科毕业,就要担任本科生的教学工作,他深感自己的知识储备远远不够,虽然照本宣科也可以讲课,但他觉得这样对不起学生,也对不起“教师”这个职业。他一直在思考与探索如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我学习的能力。于是,他到重庆大学矿系进修,师从著名岩石力学 专家杨维怀教授,学习前辈们的教学方法、教学思想以及科研方法和思路。回到学校继续担任班主任,承担岩石力学、工程力学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他仍感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简单,教学思想落后,于是就萌生了到国外学习的念头。1987年10月,肖正学顺利通过出国留学英语考试,成为美国南达科达矿业学院的访问学者。

留学期间,他认真学习国外大学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育思想,跟着导师从事科学研究。因为学习成绩和科研业绩突出,他被聘为该学院采矿系采矿专业的助理教授。1992年初,因科研成绩优秀,导师推荐他进入当地著名企业Black Hill矿业公司工作,成为该公司地下矿山设计的一名助理工程师。

1994年年底,已更名为西南工学院的时任院领导写信给他,讲述了学校的发展、变化和需求,希望他能回国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出力。出国留学,本就为提升自我能力的肖正学,接到信后,内心难以平静,经过思想斗争后决定回去。他于1995年3月辞去了Black Hill矿业公司待遇颇丰的助理工程师的工作。两个月后,办好了全部手续,毅然回到了西南工学院,回到他挚爱的教师岗位上。当时 ,很多人说他傻,并为他放弃美国绿卡毅然回国感到不解,可他从不解释,也从不后悔。

殚精竭虑    当“好老师

成为老师是人生理想,当‘好老师’是对这份职业的本质追求。”肖正学如此形容自己的教师生涯。无论是担任民办教师,还是走上大学讲台,乃至后来成为系领导、院领导、校领导,“好老师” 都是肖正学不断追寻、探索的目标。

在回国后的教学过程中,他非常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并始终思考一个问题:“我讲授的知识,对学生的整个专业学习,乃至一生有什么作用?”那时候,他周一到周五在学校上课,周末就坐公交车去江油的马角坝水泥矿山,从事断裂控制爆破和边坡稳定的研究工作。在他的课程教学中,常将研究成果、研究心得等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教材则是学生自学的内容。45分钟一堂课,他讲20多分钟,其他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探索实践运用中的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他设置的期末考试也与众不同,每个学生一个题目,给一周时间学生自己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做准备,然后轮流在全班同学面前讲解,并接受老师、同学们的提问。最后,根据学生各自的完成情况给予相对应的分数。如此,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思考、学习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多年之后,有学生回到母校,或者电话里问候肖正学时,常常会意犹未尽地回味肖老师给他们上课的场景,感叹肖老师讲授的知识和方法让自己一生受用。

1996年年初,肖正学担任环境系副主任,他又有了新目标:不仅让自己成为好老师,还要让全系的教师都成为好老师。为此,他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一是打破了平均主义,改革课酬分配方案,将每节课9.3元课酬改成9.3、11.3、13.3、16.3元四个等级,按照教学质量分等级发放,不足部分的资金由系里创收的资金进行补贴。二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建立了相互听课制度。系上教师 相互听课,每学期不低于10次,听完之后相互给评语、提意见。推行教案公开评比,促使教师们提升备课质量。三是采用了“记点法”:凡系里的开会、学习、公益活动等,迟到、早退每5分钟记1个点,缺席一次记10个点,记点与年终奖金挂钩。与此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加强对外联系与合作,开展对外服务为系里创收,使老师们的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如此一来,系风得到全面转变,全系的凝聚力、向心力也得到极大增强。在1997年学校的教学评估中,环境系的工作得到了学校的高度认可。

从1999年开始,肖正学先后担任西南工学院院长助理、副院长,西南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校长等领导职务。学校的师德师风建设,是他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之一。

跑腿”校长   不负重托

学校的很多老师们至今仍清晰记得2015年5月11日的上午。那一天,省上领导来到西南科技大学,在办公楼学术报告厅宣布省委省政府关于学校主要领导班子调整的决定。为了学校整体事业的发展,本是11月才到年龄的肖正学,提前半年卸任校长、党委副书记、党委常委职务。

大会上,肖正学发表离职讲话。他从学校2001年被批准成为国家重点建设的西部地区高校开始讲起,到国家大学科技园、四川循环经济研究中心、拉美研究中心、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逐个成立,再到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先后获得批准……在他的娓娓讲述中,过往的岁月再次浮现眼前,每一项成果的背后都饱含着艰辛和锲而不舍的精神。他深情地说道:“15个年头,5253天。在这五千多个日日夜夜里,我与广大教师、员工、干部和学生朝夕相处,我们一起奋斗,一起拼搏,一起坚守,一起见证西南科技大学的成长。在这个过程中,有太多的感慨、太多的感动。这一切值得我们永远地记忆下去,永远地珍惜。感谢全校教职员工和同学们,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帮助、理解和包容 。是你们,创造了西南科技大学。”话语未尽,肖正学已止不住地哽咽。掌声从学术大厅里自发地响起,不知道响了多久。当时就在现场的毛学农教授说:“我们的手都拍红了,拍痛了,还是不愿意停下。这是我听过的最久的掌声。”毛学农回忆,学校组建成立初期,肖正学虽是常务副校长,担任的却是“大总管”的角色。学校定了发展方向,落实起来“千头万绪”,肖正学就是第一执行人。新校区建设规划时,肖正学以他的前瞻意识,提前想到了很多细节,学校至今受益。“比如下水系统,肖校长提出,要按大规格铺设主管道。再比如停车位的问题 ,肖校长主张职工家属区要修建车库,办公大楼前要再增加一排停车区域。2002年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反对的声音非常多,肖校长说‘未来5到10年,你们都会买车’。结果2008年后学校的车辆就开始剧增……”“工作如此繁忙,肖校长对职工们的关心却从未少过,甚至帮我们主动考虑,所以大家都真心喜欢他,舍不得他。” 毛学农说道。

回望这些过程,肖正学却说,自己是个“跑腿”校长。

2000年年底,经教育部批准,西南科技大学组建成立。肖正学担任校领导15 年,与学校领导班子一起,带领学校驶入发展快车道,取得诸多耀眼成绩: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办学层次全面完善,科研平台建设和科研能力提升不断创新高,社会服务能力提升有目共睹,学校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增强。

西南科大建立至今,所获成绩虽然抢眼,过程却十分艰辛,令常人难以想象。回忆起西南科大组建成立之初,肖正学最强烈的感受是压力巨大,啥都缺!

肖正学心目中的理想大学,不仅能让老师潜心教书育人、静心科研,更是学生获取专业知识与技能、接受先进文化熏陶、感受人文关怀、提升人文情怀、净化自我心灵的殿堂。可当时的西南科技大学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还远远达不到以上要求。于是,系统地紧抓各项基础建设成为当务之急。

在15年的校长岗位上,肖正学每年年初部署安排好学校的工作后,一半时间都在路上“”。

为了完善学校的学科体系,肖正学每个月都到教育部、学位办,向有关部门汇报学校情况,表达学校的诉求,并想方设法邀请他们到学校来现场指导工作。为建立学校的MBA和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他与相关学院的老师一起找有关专家交流、汇报,并亲自去现场答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也都是他亲自修改材料、修改PPT,亲临现场答辩。

2006年年初,全国各地高校蓬勃发展,势头强劲。肖正学和学校领导班子开始思考学校下一步的发展和突破。他们想借助绵阳国防科研单位的力量,走国防军工的特色之路。于是,他们提出:由国防科工委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西南科技大学。当时很多人认为不可能做到,但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学校顺利实现了国防科工委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从此开启了学校从事国防军工科研和人才培养的先河,使学校顺利进入国防军工行业。记得肖正学在学校的一次大会上,语重心长地说:“作为一个学校领导者 ,必须要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做不做得成是一回事,有没有尽心尽力去做又是另一回事。”他觉得,很多事情,就是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做成了,心里会有一种获得感;做不成,为之努力过,也不会后悔”。他很享受这个过程。比如,申请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时 ,他将资料送到专家面前,专家说的话很难入耳,大意是“你们这条件还来申报重点实验室,也不知道职能部门是怎么审查的,建议几年后来申报吧”。闻得此言肖正学并不气恼,听完后报以“嘿嘿”一笑。会后,他给专家打电话:“我认为您今天在会上提的意见很好,我们一定按照您的意见加强建设,但我还是希望您能来我们学校看一看,指导指导……”各种软磨硬泡,专家终于来学校考察了 。肖正学将学校未来的规划等条分缕析地从容道来,让专家看到了学校的发展潜力和前景,最终被打动。2007年,我校“核废物与环境安全”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获国家国防科工委批准。

在北京出差时,按照级别规定,肖正学可以住星级酒店,可他总是找离办事单位近的便宜的小宾馆,需要接待领导、专家时才换一个星级宾馆,结束后又换回去。他说:“艰苦奋斗,拼搏创新”的西南科大精神,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内化于每一个西南科大人心灵深处的自觉或不自觉的行动。节约是艰苦奋斗最基本的内涵。”

这位放得下架子的“跑腿”校长,从不把苦和累放在心上。唯有一件事,却成了他心底永远的痛,无论什么时候想起来,眼眶里的泪水就止不住溢出。

那是2012年的年初,肖正学在北京拜访有关专家,汇报学校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和三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的建设情况。此时弟弟打来电话,告知父亲病危想见他最后一面,希望他马上回去。可是他已经约好第二天上午去拜访清华大学的一位院士,汇报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和博士点的建设情况。次日上午,与院士的交谈顺利,院士留他吃午饭,肖正学抱歉地说:“我不能和您吃午饭了,我得马上赶回老家去。”可当他匆匆赶回老家时,父亲已经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听家人说 ,父亲一直等着他,不愿意闭眼,一直到再也撑不住。

2012年年底,学校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和三个一级学科博士点顺利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

从一封“少北学收”的来信见仁者情怀

在数以万计的学生中,有一位学生他已记不得名字,尽管时隔多年,肖正学却一直特别牵挂。那一年他收到过一封信封上写着“少北学收”的来信。那是一位巴中籍的考生,虽然分数上了线并填报了西南科技大学,但最后落榜了。他给肖正学写信,希望能进入他心目中的大学殿堂。可是这个考生查到的是肖正学的签名字体,所以把姓名都写错了。肖正学把信转给招办,了解到那是一个山区农村的孩子,渴望继续读书。因此在补录阶段,特别留意将其招录进来了。肖正学从没见过这个学生,只希望他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30多年来,无论是学校的老师还是学生,都不曾“”他,这让肖正学感到欣慰。“我在10楼办公的时候,从来没拒绝过任何人进我的办公室。如果我正在忙,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我都会请他先坐两分钟,然后尽快处理好手上的事情。”他还特意给校办的老师打过招呼:“任何人要来见我都不要阻拦。”常有老师气呼呼地进去,之后高高兴兴地离开办公室。对此,他表示:“老师、学生有事来找我,我会耐心地倾听他们的诉求,站在他们的角度,理解他们的想法,只要提出的意见或要求是合理的,凡是学校能解决的都尽力解决好,学校不能解决的,也会尽力通过各种途径去帮助他们,实在解决不了,他们也能理解了。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过,肖正学正在学校办公楼10楼办公室工作,突然感觉到剧烈的摇晃。他第一时间拿过水杯、香烟,然后把办公桌推到墙角:“水可以续命,烟可以提神,办公桌在墙角可形成稳定的安全空间体。”剧烈的摇晃持续了一阵,他伸出头去看看教学楼,没塌,心里安定了许多。然后他开始从消防楼梯往下走。每一层楼,他都转到楼道大喊:“还有人没有?”从9楼喊到1楼。

师生都已避险到了空旷地带,他在全校巡视了一圈,了解受损情况,然后迅速成立了抗震救灾指挥部,担任指挥长,有条不紊地安排学校的相关工作。当天下午,他安排学校基建处即刻“抢沙”,定购水泥、钢材、瓷砖等各种材料,并立刻与施工队联系,按照以往酬劳翻倍签订合同。事实证明,这一步“抢先”非常英明,后来的建筑材料和人手都紧缺。学校的外墙维修工作开展得最快。学校

在露天电影院给学生开展地震知识讲座时,他主动走过去说:“我先讲一讲,同学们请放心,下学期开学你们来学校时,一定还你们一个依旧美丽的西南科大……”后来,他又担任学校灾后重建领导小组组长,带领学校科学重建、阳光重建。不久之后,学校浴火重生,踏上了新一轮发展之路。

爱达天下,实系一生。肖正学常对师生们说,一个人心中应该永远充满着“”,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爱,对学校的爱,对事业的爱,对生活的爱,对同事的爱,对朋友的爱,对家庭的爱,对亲人的爱,对自己的爱。有了爱,心胸就坦荡,工作就有激情,单位就有凝聚力。爱,是化解一切矛盾,消除一切烦恼,缓解一切压力,克服一切困难的灵丹妙药。同时,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去做,这才是实现理想的基本途径,没有捷径可走。

采访结束时,记者问他:“西南科技大学对于您来说意味着什么?”肖老师毫不犹豫地回答:“是我的全部,是这片土地滋润了我,养育了我,锻炼了我,成就了我。我深爱这里的一草一木,也深爱这里的每一个人。在这里我奋斗,我拼搏,我收获,我享受。作为西南科大的一位老师我自豪。

无论是在他退休前,还是退休后,人们见到肖正学,都喜欢叫他一声“肖老师”。这声“肖老师”饱含着浓浓的敬和爱。因为,肖老师就像他曾给师生的寄语一样:做人,堂堂正正;工作,兢兢业业;为官,清清白白;生活,潇潇洒洒;为人之师,当率先垂范。

(顾倩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