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科大人】楚士晋:心系国防 牢记使命
个人简介: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研究室主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民品管理部项目处处长、副部长、总工程师,西南科技大学副校长。先后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0余项,出版《炸药热分析》专著1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获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二、三等奖共16项 。
“创新来自于联想,联想来自于博学,博学来源于勤奋。”这是一辈子投身科研和教学的楚士晋教授的座右铭,高度浓缩却充分展现着一位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在西南科大,尤其是我校特色学科国防专业,楚士晋的贡献巨大。他率先提出由国防科工委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西南科技大学的设想,并成功实现,学校于2006年成立了国防学院;他重视团队建设,为学校带出了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富勒烯团队,使我校成功跻身纳米材料研究行业;他倾心于指导年轻学子,被学校师生尊敬又喜爱地称为“楚爷爷”。丰硕的科研成果,源于他奋斗拼搏的一生……
扎根西部,投身国防,无悔青春
上世纪六十年代,新中国各项事业百废待兴,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同时打破西方大国的核讹诈、核威胁、核垄断,党中央做出了发展核工业和研制核武器的重大决定。1964年9月刚毕业的楚士晋被分配到第九研究设计院工作。
那时的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设计院是密级很高的单位,直到第二天出发当晚,他本人才得知自己的工作单位在辽远的青海省海晏自治州。大西北的偏僻、荒凉、落后、艰苦,气候条件恶劣等等,楚士晋并没放在心上,而是一心想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国防科研单位最光荣,所以对组织的决定毫无保留地服从。当时,三年严重的自然灾害刚刚过去,全国人民的生活都很艰难,没有过多的行囊,随身携带一床单薄的棉被,楚士晋便义无反顾地和9名同学出发了,满怀豪情地登上了西去的列车。
火车一路缓慢前行,途经西安,后面却越走越荒凉,三天后,火车终于停靠在目的地中转站的西宁市。抬眼望去,但见光秃秃的群山环抱全城,人们居住的房子就是低矮的土围子,唯一的一条名叫大十字上的街道,稀稀落落地行走着带着面纱和小白帽的回族同胞,仅有的一幢百货商场,提示着这儿物质生活的沧桑。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那种偏僻苍茫和荒凉感,还会不时浮现在他的眼前。
楚士晋记得,那时来自全国各地的大中专毕业生有1000余人,每人发了“四大件”:一件蓝色大衣,一顶皮帽子,一双翻毛皮鞋和一床毛毡。小小的西宁街上,到处都可以看到穿着蓝色大衣的学生,统称为“北京学生劳动实习大队”。由于当时国内形势需要,这个“实习大队”经过一个月的学习后被安排到农村参加“四清运动”,开始了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锻练生活,艰苦的生活环境和繁重的体力劳动令人难以想象。回忆起这段蹉跎岁月,楚士晋说:“虽然那时条件艰苦,但是大家没有任何怨言,因为这对我们的人生来说是一段非常重要的成长旅程。”
劳动锻炼一年后,1965年,22岁的楚士晋终于来到向往已久的中国第一个原子弹研制基地——青海221厂(国营综合机械厂)。大漠深处,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依稀可见的星星点点的厂房、工号,犹如深邃的夜空中闪烁的繁星,陡然给人以力量。心安定了,情绪的闸门打开了,科研工作开始了。当时的住宿条件十分简陋,20平米的房间安了4张上下铺,住7个学生,生活区离工作区有十几公里,下班后只能去图书馆看书,名副其实的宿舍、实验室、图书馆三点一线,没有任何娱乐活动。更重要的是缺乏完备的科研设施设备,工作如何下手啊!即便如此,没有任何人抱怨环境的艰苦和奋斗的艰辛,凭着对建设强大国防的如铁信念和绝不辜负祖国人民信任重托的坚强意志,楚士晋和他的同事们白手起家制作必须的工装、试验器件,建立测试系统等,全心全意为工作,把为国家强盛做贡献当作人生最大的追求和幸福。
在此期间,在著名含能材料专家董海山院士的带领和指导下,大家团结奋进,完善和改进实验条件,尽快开展研究工作。研究高能炸药的热安定性,旨在解决核武器炸药部件装药工艺的安全性。进行热分析研究通常需要人工值守,而一次试验就是好几个月,楚士晋和大家一起,常年加班倒班。即使到了冬天,零下30几摄氏度,大家也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在物质与技术贫乏的境遇里,他们自主建立了布鲁顿压力计测量炸药放气量与等温动力学装置、石英弹簧秤测量炸药热失重装置、爆发点测定装置,首创差热分析仪,填补了国内炸药热性能研究方法的多项空白,为第一代核武器炸药部件加工工艺提供了重要安全依据。在投入科研的同时,楚士晋也没有忘记健康的重要性,由于地处3200米青海高原缺氧,为了搞好工作,他依旧保持着学生时代意气风发的精神状态,每天坚持锻炼,让自己拥有强健的体魄和充沛的精力去面对繁重的工作压力。
回忆起青年时期的经历,楚士晋感慨道:“艰苦奋斗、拼搏创新的精神,其实是深入我们这一代人的骨髓里的。只不过,再艰苦的环境,只要能给我们提供奋斗的机会,我们也会乐在其中,笑着面对!”
转战三线,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1969年中苏关系破裂,远在上海出差的楚士晋突然接到马上回青海的电报。到达221厂的第三天,便打好行装踏上了前往大西南的“闷罐”列车,从西宁辗转绵阳再到四川剑阁深山,来到第九研究院第三研究所。楚士晋又一次和同事一起白手起家,进行实验室建设与筹备工作。他勤勤恳恳,一路跋山涉水、攻城夺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火炸药热分析事业的痴迷与热爱,与同事们共同努力,建立了完整的热安定性试验方法,解决了混合炸药配方的筛选和加工工艺条件的安全问题,并得到广泛应用。作为主要研究成员参与了我国第一台RD496型微量热计的研制工作,并提出了研究原理和技术指标,1983年10月16日,在北京酒仙桥由中国两弹之父——邓稼先院长主持召集了国内近百名热化学领域的专家进行并经过了成果鉴定,并实现了其批量生产。主持研制了化学反应性实验装置。主持研制了小药量一维热爆炸实验装置,首次在国内开展了炸药药柱的热爆炸实验研究,测量并计算出炸药部件的热爆炸临界参数,为炸药部件的生产、加工和储存提供了有益参考,其中小型热爆炸实验方法和化学反应性实验方法确立为国家军用标准。同时,楚士晋还参与了其他一系列国家军用标准的编制。1985年,楚士晋担任研究室主任,他注重年轻人才培养,关注其发展,培养了一批优秀技术干部到院、所领导岗位上工作。
在坚守科研之余,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楚士晋开始编写《炸药热分析》专著,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含能材料热分解的专著。著名含能材料专家、我国炸药热分解研究鼻祖——松全才教授为本专著作序。松全才指出,该书系统总结了国内外有关炸药热分解研究的成就和热分析技术在炸药热分解方面的应用,用大量的实验数据展示了国内有关研究单位,特别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研究成果,使得此书成为理论、实践相结合的炸药热分解研究的一部力作。1994年,由于工作需要,楚士晋调到院机关担任民品部副部长、总工程师,出色完成了院民品部研发和生产任务,为院军民融合发展奠定了有力基础。
中国物理研究院是西南科技大学联合办学最早的合作董事单位之一,楚士晋在该院的杰出表现,为后来到西南科技大学担任领导职务,培育科研接班人,指导年轻后辈,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储备。
教师情怀,无私奉献,再创辉煌
2002年,为了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的需要,59岁的楚士晋被组织派到西南科技大学担任副校长。他向时任校党委书记吴坚教授提出由国防科工委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西南科技大学的设想,并积极调研,协调工作,在校党委领导下,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2006年12月正式签署了国家国防科工局、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西南科技大学的协议,成立了西南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学院,为西南科技大学开辟军民融合道路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含能材料的学科建设与发展。
2007年,65岁的楚士晋离开领导岗位,但始终坚持“退而不休”。在热化学热分析的道路上,他从未停歇,积极参与课题组研究工作,提出改进传统布鲁顿压力计方法,参与并指导研制了一种测定含能材料等温热分解气体压力的新装置,既保留了布鲁顿压力计真空系统与反应系统处于同一温度场的优点,又克服了布鲁顿压力计火封易爆、不能重复使用、无法实时连续测量等缺陷;提出采用Calvet原理测量含能材料的燃烧热,指导整体设计,包括燃烧池、热电堆、加热载体、点火系统等系列关键技术,并提出关键性技术指标,颠覆了100多年来采用水当量法测定燃烧热的方式。仪器研发的路上往往充满艰难险阻,楚士晋却迎难而上。他常说:“要用脑子想问题,而不是用骨头想问题。”遇到困难,那就找到源头,逐个攻破。他兢兢业业,为西南科技大学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和热分析平台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楚士晋知识面广,思维活跃,高屋建瓴,是一位杰出的科研战略指挥家。他始终关注学校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为学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学校团队建设树立了典范。
早在2003年,楚士晋到西南科技大学不久,就提出要重视团队建设。他认为团队作为学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独立单元,团队成员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完全可以作出超常业绩。要通过团队的建设和发展,促进团队人才成长,推动学校发展。2003年,楚士晋提出组成了富勒烯化学团队,他作为团队指路人和引路人,结合西南地区军工特色的研究方向,确定团队研究内容和方向,策划团队发展策略,然后放手让年轻人去干,甘为人梯,无私奉献,为年轻教师成长成才创造良好条件。2011年,该团队批准为首批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碳纳米材料),先后获得国家科技部863计划项目、总装备部973课题、国防科工局重点科研项目、军委科技委前沿创新项目、军委装备发展部重点科研项目等国家专项支持,科研团队得到了跨越式发展,创造了西南科大科研快速发展的奇迹,培养和造就一批优秀青年教师成为教授、博导、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和后备人选、绵阳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拔尖人才等等。这其中不知凝结着楚士晋多少心血和汗水!团队成员无不对楚老师充满感激。
学校实验室里,经常能看到楚士晋和学生一起摸索仪器、探讨问题的身影。他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以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为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楚爷爷”。如今,楚士晋已是喜寿之年,但他依然保持着一颗热情、专注且睿智的科研初心。他常教育学生:“当你把工作当成一种兴趣,你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当你做梦都在想着你的实验,那就表示你进入状态了。”楚士晋经常放心不下工作,一有空就来学校了解科研情况,学校一有需要,他就立即放下家里的事情帮助解决问题,从不嫌累嫌烦。有年轻的同事问他:“楚老师,您搞科研总能提出让人惊喜的设想,有什么诀窍吗?”“创新来自于联想,联想来自于博学,博学来源于勤奋。”他回答道。
楚士晋一生潜心学术,致力国防,甘于奉献,他孜孜不倦的拼搏精神,他矢志不渝的职业操守,为我们树立了典范!他说,他能继续做他喜欢的科研工作,为国防效力,得益于西南科技大学良好的平台,民主的学风,创新的氛围,他也由衷地希望西南科技大学紧紧抓住创新型国家建设、军民融合国家战略的历史机遇,夯基础,强应用,在教学与科研领域百尺竿头获得更快更好发展。
(郭鸿雁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