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载西南科大人】林祥棣:院士的西南科大情怀
编者按:七十年峥嵘岁月,积淀精彩弦歌;七十年波澜壮阔,抒写锦绣华章。建校肇始,一代又一代西南科大人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在艰苦环境中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淬炼铸就了“艰苦奋斗,拼搏创新”精神,造就了今天办学层次完善、社会声誉良好、办学特色突出的西南科大。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精神的动力是永恒的。本栏目发布《龙山薪火》丛书教师篇中部分德业双馨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展现他们爱岗敬业、甘于奉献、教书育人的的精神追求和情怀,盼薪火相传。
林祥棣,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南科技大学组建成立后首任校长,光电技术与工程专家;近40年来领导和参与了多项国家重大广电工程的研制;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二等和三等奖6次,和光华科技二等奖一次。
“混合、磨合、融合” 推动学校发展
2000年12月21日,新世纪第一个冬天中的平常日子,天气是否寒冷已经很少有人能回忆起,但这一天对于西南科大人来说,肯定是温暖的。 这天以前,学校还分别叫西南工学院和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我们往前数到2000年的8月23日,教育部正式批准西南工学院与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成立西南科技大学。经历几个月的兴奋和筹备后,学校终于在12月21日挂牌成立,一个响亮的名字,西南科技大学,开启了学校发展的新纪元。
同样这一年,年过花甲,一生刻苦钻研,埋头光电研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林祥棣也已经从研究的岗位上退休了。可能他自己也没想到,搞了大半辈子的科研,还会走上教育的道路。
谈到林祥棣的教育之路,必须得提到一个人——刘建纪。20世纪90年代,刘建纪曾担任过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党组书记。那些年,林祥棣担任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院长,两人共事了多年。在刘建纪的印象中,林祥棣记忆力非常好,理解力非常强,不管是不是他擅长的领域,也不管多么复杂的事物或理论,他只要听一遍别人的讲述,就可以条理清晰地讲给他人了。
林祥棣学术能力固然强,但在院里共事工作,刘建纪却又觉得林祥棣的管理天赋“更不一般”。他从不严肃生气,从来井井有条。2000年,两人都已退休,省委组织部找到刘建纪,希望他能推荐一位有威望有学识的人担任刚成立的西南科技大学的校长,刘建纪当即推荐了林祥棣。林祥棣欣然接受了这一工作,成为西南科技大学的首任校长。
新成立的西南科技大学,就像一个刚建成的家,柴米油盐、内部关系等大事小事都得由作为“家长”的林祥棣带头处理,这一时期这位学术泰斗身上的管理才能充分展现了出来。不少学校在合并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争执和矛盾,为了避免不愉快的事情发生,林校长提出了“混合、磨合、融合”的要求。“我们所有人都严格遵守这6字要求,平稳度过了合并重组阶段,没有发生任何不愉快的事情。”用学校原校长肖正学的话来说,林祥棣是推动学校跨越发展的关键人物。
合并重组后,学校完成了从一所学院到一所大学的跨越,但事实上,只有在方方面面都有质的提升后,西南科技大学才不是一个空的名号。林祥棣作为我国光学与光电跟踪测量工程研究开拓者之一,一直以来都心系科研,现在担任了西南科技大学校长,更在不断琢磨,怎样才能将一所教学型大学升级为科研型大学?
“为了找准学校定位,林校长自己做了一个PPT。他从高校排名、社会评价等方面出发,收集整理了全国高校数据,通过比较分析,明确了学校定位,以及未来学校应发力的重点。”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张华回忆道:“PPT有好几十页,数据、文字都是林校长亲自整理完成,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这件事情,也给学校老师很大的冲击。“那是我们第一次对学校定位有了清晰的认识,并且开始思考如何推动学校未来发展、提升教学质量。”
所谓“隔着门缝吹喇叭,名声在外”,20多年来,学校的特殊环境机器人已逐渐成为全国各类机器人大赛大奖的常客,像排除“河南杞县卡源故障”也只是其中一个“战绩”。但现如今却很少有人知道,学校机器人的发展,林祥棣也起了重要作用。2002年,在林祥棣的推动下,学校成立了机器人技术及应用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专注于竞赛机器人研发。有着几十年科研经验的林祥棣深知搞科研需要大胆尝试,因此他鼓励实验室的师生放手干,不要有顾虑,还给他们介绍了许多专家。在不久之后的2004年,学校便在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电视大赛获得了冠军和最佳技术奖,而且之后学校代表队几乎每年都会在相关大赛中获奖。退而不休,离开学校后,林祥棣也一直关注着学校的科研进展。2012年底,在机器人技术及应用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基础上,特殊环境机器人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立,第一届主任便是林祥棣。
林祥棣担任校长期间就一直注重人才培养,在林祥棣的指导下,这个实验室培养了一批大学生创业者。据了解,该实验室走出去的学生创办或领办与机器人技术相关的高技术企业达20多家,包括深圳朗驰欣创、四川福德机器人两家新三板上市企业。加快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学研联合办学等一系列工作也在他的牵头下陆续开展,诸多重大项目的顺利开展也推动了学校的稳步发展。
一生刻苦钻研 埋头光电研究
“对新知识的学习和对新问题的探索,要永不满足,越是多学习,越感到自己的知识还很贫乏;问题解决得越多,越感到有更多的问题需要去探索。”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林祥棣在回忆录中写下的话。因为“活到老学到老”的箴言不断勉励,他的人生才如此精彩,这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1934年3月22日,林祥棣出生在江苏省南通市友谊桥下西堂子巷,几十年之后,林祥棣成为了我国知名的光学与光电工程专家。他也跨越几千里从江苏来到了他的第二故乡四川。童年的林祥棣在战乱动荡的环境中度过了苦难的岁月。1946年,日本投降的那年秋天,林祥棣考取了江苏省立南通中学。他1952年到1956年就读于浙江大学机械系光学仪器专业。
为什么会接触到光电专业?林祥棣曾经接受采访时这样说:“世界上有些事情是很偶然的。我当初并没有想上大学研究光电专业,因为我的家庭经济比较困难,高中毕业以后不想念书了,想出来参加工作。但是,国家急需要人才,动员我们上大学。那时也没有人向我们介绍专业,我也不知道哪些大学有哪些专业。看到“机械化”这个词在报纸上、文件中出现的频率最高,我只知道国家需要机械人才,就准备学机械。那时也没有本科与专科的区别。从我个人的愿望来说,我倒希望上专科2年,早点出来工作。我们那时有个基本觉悟,一切听众组织分配。组织上把我分到光学仪器专业搞显微镜,我觉得显微镜很稀奇,就服从了这个分配。后来我才知道这个专业当时是全国第一个开设的光电专业,我也因此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光电专业的大学生。”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建设才刚刚起步,学习和生活条件都很艰苦。但能吃苦、充满干劲的优点在那批人身上体现得淋淋尽致。林祥棣上学那个年代,“餐厅”是用毛竹构架的苇棚,棚顶上盖的是草、教室里没有桌子、学生坐的木椅子,木椅右边扶手伸出一块比巴掌大的木板,是用来记笔记当桌子用的。那时没有全国高校通用的教科书,是主讲老师自己编写的讲义,讲义是用腊纸刻写油印的。但就在这样的环境下,还培养出了一大批卓越的科学家,林祥棣就是其中一个。
1956年,林祥棣大学快毕业的时候,得到了一个机会,并改变了他的一生。因为优异的成绩,林祥棣在一大批学生中脱颖而出,去到了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工作。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光学研究所在全国仅有四家:中国科学院光学研究所、长春光学研究所、哈尔滨光学研究所和上海光学研究所。长春光学研究总共只有200人左右,林祥棣成为新中国从事光电研究的首批大学生。
林祥棣在这里一干就是20余年,他凭着一股热情和韧劲,搞出了一样又一样革新和创造,从助理研究员破格提拔为研究室主任、研究所系统工程总体组组长。
时间到了1973年,林祥棣已经38岁。他接到任务参加三线建设,要求带500人的队伍,到四川省成都市附近的大邑县的一个山沟里组建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大邑县那儿的条件怎么样?林祥棣曾经介绍,那是一个非常偏僻的山沟,当地农民绝大多数都没有看见过电影。大家在那里一边和民工一起修建房屋,一边开展研究工作。有不少房屋的地基都是自己挖的,建房所需的砖石是自己背上山的。一次大雨引了山洪暴发,电话、高压电线和公路全都中断了,大家只能停止一切工作去清除山体滑坡在公路上堆积的土石,来保证汽车可以运来粮食和副食。尽管条件如此困难,他们还是在那儿奋斗了十多年,完成了多项国家的重大研究任务。
1990年林祥棣被调到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工作,2000年被调任到西南科技大学工作。林祥棣一生经历了很多次工作调度,但他初心不改,热情不减,为科研事业奋斗了一辈子。
他在回忆录中写道:“不管工作岗位有多少次调动,工作内容有多大不同,职务有了多么大的改变,深入观察问题,冷静思考问题,客观分析问题,积极解决问题,使自己的头脑不停地转动;在失败面前不气馁,在困难的环境中永远保持乐观的情绪,把工作取得的进展和成绩看成是新起点的动力,把自己的工作融合在国家和时代发展的洪流中始终是我的基本信念。”
林祥棣曾经作为西南科技大学校长,他一生埋头光电研究的奋斗史,也正和我们的科大精神“艰苦奋斗,拼博创新”相契合。短短八个字,凝结了学校几十年来发展历程中的一代代西南科大人的心血与汗水,彰显着一代代西南科大人的精神与品质,正是这精神的鼓舞下,学校在奋勇前行中不断取得辉煌的成绩。
(王丽明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