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载西南科大人】万朴:引领西南科大发展“航向”
编者按:七十年峥嵘岁月,积淀精彩弦歌;七十年波澜壮阔,抒写锦绣华章。建校肇始,一代又一代西南科大人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在艰苦环境中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淬炼铸就了“艰苦奋斗,拼搏创新”精神,造就了今天办学层次完善、社会声誉良好、办学特色突出的西南科大。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精神的动力是永恒的。本栏目发布《龙山薪火》丛书教师篇中德业双馨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展现他们爱岗敬业、甘于奉献、教书育人的的精神追求和情怀,盼薪火相传。
博士生导师,加拿大劳伦丁大学名誉博士,四川省首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建材行业劳动模范等称号,曾在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和多伦多大学作访问学者,出版专著、教材8部,发表论文200余篇,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省级科技进步奖、优秀教学成果、优秀教材一、二、三等奖共9项。曾任西南科技大学前身四川建筑材料工业学院院长、西南工学院院长等职。
朴,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释义丰富。质朴、本真、宽厚、守正,无不寄寓着人们最美好的情怀。今天,在西南科大,一提到万朴,就会想到西南科大60余年的发展历程,想到“艰苦奋斗,拼搏创新”的西南科大精神。他被广大师生、校友们亲切地喻为西南科大“祖师爷”“活历史”“百科全书”。
1959年,当23岁的万朴进入重庆建材工业专科学校(西南科技大学前身)任教,他的人生就紧紧地和西南科大绑在了一起。从重庆到雅安市石棉县再到绵阳市,从重庆建材工业专科学校到四川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再到西南工学院最后到西南科技大学,从中专到大专再到本科,半个多世纪以来,万朴亲历了西南科大发展的点点滴滴,是西南科大传奇历史的见证者和建设者。2012年,学校60周年校庆之时,他以最高票数获评首届“我最喜爱的西南科大教师”。面对各种美称和赞誉,万朴却是淡然的,他一生都坚守着名字中“朴”字的真谛,认为人生应心境平和,做事脚踏实地,做人质朴不张扬。概括起自己的人生,他更愿意用西南科大的校园精神来概括:艰苦奋斗,拼搏创新。
少年壮志地质梦
1936年2月,万朴出生在山城重庆一个读书人家庭,父亲按照 “孝悌忠信”等传统字辈为他取名万顺忠。上世纪60年代,万顺忠自己改名为“万朴”,他认为,读书人应该朴实,做人做事实实在在,父母尊重他的决定。重庆的“红岩精神”从小熏陶着万朴,让他充满着建设祖国的责任感。高中时期,他在报纸上看到了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突破重重阻挠,从英国回国的故事,受此启发,万朴树立了自己的理想。1953年,万朴被北京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录取;1957年,被分配到建材部洛阳地质学校任教;1959年,由于院系调整,建材部决定将洛阳建材学校的地质专业合并到重庆建材工业专科学校(西南科大前身),万朴回到家乡重庆任教。
参与西南科大的发展进程
1964年,国家三线建设开始,许多高校根据上级安排“面向基层、面向厂矿”的要求开始搬迁。清华大学从北京搬到绵阳(现西南科技大学西区),重庆建材工业专科学校则搬至雅安市石棉县。新校址条件十分艰苦,不在石棉县城,而是在几公里以外的一个采矿厂,两边是巍巍大山,中间是奔腾的大渡河支流。
学校的搬迁是1965年正式开始的。那时候没有搬迁队,所有的搬迁工作,都由教职工自己来完成。学校教学椅子、桌子、教学仪器……这么多笨重的物资,都是老师们亲手搬放,一趟就需要颠簸3天。文革开始,学校处于几乎无法生存的空前困难时期。那时的万朴没有课可上,但他没有停止学习。白天参加劳动,学习毛主席语录,也学些手艺。在这期间,他学会了木工,自己做的柜子一直用到现在。晚上,他就看英语书。他并没想到这不间断的学习会在今后的时光派上大用场,只抱着一个朴素的想法:学习,了解国内外地球科学的进展,应该是相伴一生的事情。
艰苦的环境下,经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努力,学校终于获准搬离。1974年初,学校迁至绵阳市仙人桥,更名为四川建筑材料工业学校。当时学校的办学条件依然艰苦。老师们的生活条件很差,一到周末就能看见老师们拖着板车去涪江码头排着队买蜂窝煤,一趟就是5里多路,还要爬一千多米的斜坡才能拉到家。但是,老师们都特别高兴,学校终于可以招生了,教学工作终于恢复了。一到招生季,大家都主动出击,各施本领,积极宣传自己的学校和专业。万朴深情回忆:“这一批老师真是非常不简单,任何艰难困苦都可以从容面对,始终忠诚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认真教书育人。”而他,也是这批教师中的一员。
放弃国外优厚环境:“我必须回去!”
1978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全校师生的心情都十分高兴,教育工作进一步得到重视,教育生涯更加具有活力,大家都干劲十足。但是,新的问题来了:怎样从中专学校办成办好一所高校?建材部从武汉工业大学调来万起鹏院长,主持学校工作。教师们也在积极适应新的任务。此时,万朴担任非金属矿系的党支部副书记工作,他利用去广西、贵州等地招生的机会,拜访、调查、研究、学习当地高校的教学经验。
1979年初,清华大学绵阳分校已搬回北京,分校校址交由我校(即目前校址)。同时,清华大学有一批已在绵阳安家落户的教职员工留了下来。万朴记住了学校与清华大学的这一特殊友谊“渊源”,后来为我校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智力支持。
1980年,学校根据国家指标开始选派教师出国进修,语言关是重要的考核内容。一直坚持英语学习的万朴,顺理成章地通过考核,经过两年英语提升培训,成为学校第一个出国的访问学者,进入加拿大多伦多劳伦丁大学和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矿物学部工作。他的导师是世界著名的温石棉矿物专家威克斯博士,二人之间缔结的深厚友谊为学校后来的国际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除了个人的发展,万朴时刻不忘学校的发展,其间,他一直在关注、研究西方发达地区的高等教育。一次,万朴随导师参加在美国最南端的新奥尔良市举行的一场国际会议。他主动向导师提出,不坐飞机,而是乘车前往,目的就是沿线考察。导师理解万朴的用心,欣然应允,并将机票钱给了他。只要能按时到达新奥尔良,路线由万朴自己安排。万朴搭乘汽车,从北往南,一路观察美国的地质环境,访问沿途的大学。两年时间,万朴还从东向西走遍了加拿大,走过了美国21个州,对北美地区的地质环境和高等教育工作均有了广泛的了解。
在加拿大期间,万朴还担任了加拿大多伦多地区留学人员党支部书记,需要经常向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汇报工作,周围人都对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84年,回国前夕,大使馆文化参赞向万朴抛来橄榄枝,诚意邀请他留下来在大使馆工作。这对于当时许多人来说,真是梦寐以求、千载难逢的机会。但是,万朴婉言谢绝:“我是学校选派出来的第一个访问学者,我的使命是要回去,建设好我的学校,报效祖国。所以,我必须回去!”那一刻,似乎李四光先生的壮举再次浮现。时至今日,万朴回忆起这件事,依然毫不后悔当年的选择。他说:“在学校,那么艰难的岁月都走过来了,现在自己有能力,能不考虑学校的发展吗?我热爱这个学校,所以我要回来。”
外派教师回国率100%
1984年,从加拿大回到学校后,万朴任非金属矿系系主任,他明白要把教学工作搞好,就必须改革,要开放办学,师生都要能“走出去”,多与国内外高校交流。结合地学专业的特色,他向领导提出了一个建议:建材部能不能组织一个非金属矿类学科教育考察团到北美地区高校访问?访问的具体大学可请威克斯博士帮助联系。1996年冬,建材部组织四川建材学院、武汉工业大学、山东建材学院选派教师,组成了教育考察团到北美地区考察了包括美国伯克利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等6所著名大学。
同时,万朴还请求导师威克斯博士,在加拿大寻找与四川建材学院“门当户对”的大学开展国际合作。热心的威克斯博士帮助联系了加拿大劳伦丁大学。该大学的地质和采矿专业均属重点学科,跟我们学校正好匹配。两校顺利签订了合作协议,开展教师交流。并因此成功申请到加拿大国际开发署(CIDA)资助50万加元(约折合300万元人民币)的“中加矿物科学合作”项目(1990~1995)。学校按照项目要求,先后遴选了6名教师出国深造,他们全都如期回到学校,成为相关学科发展的骨干力量,也为学校赢得了国际合作的良好声誉。当时,国内很多高校都出现了出国访问学者不如期回国的现象,而我校外派教师百分之百的回国率,得到了国家教育部的赞扬。
巧抓机遇,中加远程教育合作创佳绩
1992年,在与加拿大劳伦丁大学开展“中加矿物科学合作”项目过程中,加拿大到校访问学者有两位远程教育的专家。当时国内开办远程教育的高校很少,万朴审时度势,认为这是促进学校进一步加快发展的又一机遇。双方很快达成协议,于1993年在成都召开了中加远程教育研讨会,教育部、建材部等上级部门也派人员参加。
随后,学校和劳伦丁大学开始联合申报加拿大国际开发署(CIDA)的一个专项支持发展中国家教育发展的项目。该项目的资助经费为344万加元(近2000万人民币)。当时,国内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也在竞争申报。西南工学院充分利用了在“天时”“地利”“人和”上的优势,并懂得“弱者”与“强者”的辩证法策略,成功申报到资助项目“中国西部远程教育”国际合作项目(1995~2002)。7年间,先后有100多名师生到国外交流、进修、学习、工作。他们都不辱使命,按期回校,涌现了一大批优秀教师和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技术专家。加方也有100余人次师生来校交流和工作,实现了双方教育资源共享和先进教育思想的交流。
1996年,借助申报成功的契机,学校在国内率先建立了校园互联网信息网络。2002年,由于在国内较早开展成功的现代远程教育,拥有了一批专家和优秀教学成果,学校成为教育部较早批准的67所中唯一的非“211”学校的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更为深远的意义是,远程教育项目的开展,促进了学校办学理念,教师教学思维、方式的转变和进步。
与中国地质大学联合申办矿物材料专业
在美国伯克利大学考察时了解到,该校在矿物工程、矿物深加工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这深深触动了万朴,启迪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学科交叉的创想:把地质专业的矿物学科与材料学科结合起来,进行矿物材料的研究,办矿物材料专业。但是,教育部没有这个专业名称,要办新专业必须要有权威人士的支持和参与。四川建材学院声誉不够,想申办这个新专业基本是天方夜谭。
办矿物材料专业的想法一直萦绕在万朴心头,任学校副院长后,他意识到与母校中国地质大学合作似乎是一条出路。他开始与中国地质大学校长联系并得到认同和热烈响应。1989年,两校成功联合申办了矿物材料专科专业。以后的实践证明,万朴的创想是具有前瞻性的,矿物材料专业很快从专科专业升格为本科专业,全国很多高校也纷纷开办该专业。
取长补短,创“西南工学院模式”办学体制
1992年,万朴接任四川建材工业学院院长。学校地处地级城市绵阳,信息、交通、教师待遇都不及成都等省会城市,教师“跳槽”现象严重。万朴说:“要改变这个状况,只有对学校进行改革,才能吸引、留住人才。”万朴意识到,改革必须突破建材部属学校的局限,主动发掘利用本地区的“科技城、电子城”优势资源。在万朴的带领下,学校借鉴北美高校的校董事会制度,大胆提出学校由建材部和绵阳市共建,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长虹电子集团公司、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单位组成学校董事单位,参与学校管理、资源共享的方案。
方案美好,但实际运作却困难重重。“巨人”单位并不看好学校。万朴等校领导以“弱者有强项,强者有短板。建立联合办学董事会可以共享资源,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新办学理念和产学研协同发展思路,一一说服了这些“巨人”。联合创办了工程力学专业和电子工程专业。这两个联合创办的专业很快就被批准按“一本”专业招生,双方都很满意。
同时,这一改革方案恰与1993年初国家公布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精神吻合,于是,学校顺利地被教育部批准为体制改革试点高校,并更名为“西南工学院”,由万朴担任首任院长。学校拓宽了办学领域,加快了发展步伐。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1994年的全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座谈会上,将我校共建与联合办学的这一成功改革赞誉为 “西南工学院模式”(现为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模式)。
咬紧牙关,创造硕士点奇迹
一所优秀的大学,除了培养本科生,研究生培养也是重要的标志。1997年,西南工学院(西南科技大学前身)还是一所年轻的大学,申报硕士点又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攻坚战。此时的万朴,已经任西南工学院院长,但是他艰苦奋斗的精神依旧,也更懂得要团结大家跨越发展。
硕士点申报每四年一次,1997年下半年开始的申报机会,是西南工学院实现快速发展的契机,错过此次申报,学校得再等四年。但申报硕士点的前提条件是,通过国家对高校办学的合格评估,而安排我校的评估时间是1998年。如此一来,学校即使通过了评估,也来不及申报硕士点。意识到这个问题,万朴和学校领导班子主动向国家教委提出,提前到1997年上半年接受评估。
通过评估的标准之一是学校教学科研设备经费必须达到生均5000元以上,而当时学校全校的设备经费才900多万。学校改革更名为西南工学院后,招生规模达到3500人,学校的教学科研设备费在两年时间内要增加一倍。1995年,万朴提出“勒紧腰带,为学校发展节省每一个铜板”。学生们也很给力,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率大幅度提高。1997年5月,学校顺利通过专家组评估。学校马不停蹄,立即投入硕士点申报工作。按照当时国家教委的指标,建材系统只能有一所高校申报硕士点,粥少僧多,学校申报压力极大。当时,学校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突破指标,与兄弟学校共同拼力申报。1996年秋,万朴亲自带队前往浙江大学找材料学科方面的评委专家赣院士。赣院士不接电话也不接见,于是万朴就在浙大校门口等,一直等到赣院士下班走出来,万朴赶忙迎上去说:“我是西南工学院的校长,我能和你谈几分钟吗?”他们一边走,万朴一边说明来意,介绍学校情况。短短十几分钟的交流,赣院士理解了学校的申报缘由、实力和办学特色,欣然接受了学校的申报材料。
另一次,是去清华大学找信息与自动控制方面的申报评委专家。那一天,下着大雨,万朴带队,挤公交车到学校门口,再撑着伞步行到专家楼下。雨水滂沱,万朴的衣服被淋湿了大半,脚下裤管泥浆点点,看上去有点狼狈。走到楼下,恰碰到竞争对手山东建材学院(现济南大学)的领导和老师们,他们是打车直接到楼下的,见到万朴他们的“窘态”,既惊诧又佩服。万朴倒不以为意,笑着与他们打招呼:“我们各说各的,都尽力争取!”双方形成默契,各自陈述学校的优势,不相互拆台,尊重友谊。
学校经费紧张,万朴一直秉承着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精神,有一次出差,只买到一张火车卧铺票,万朴就和老师们轮流上床休息。到了出差地,住宿绝不住星级酒店,住过旅馆甚至地下室,也住过澡堂;出行从不打的,远的坐公交,近的走路。年轻人都受不了,万朴却以身作则,为学校节约着每一分钱。
机遇只眷顾早有准备的人,1998年,学校成为了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朴实宽厚,退而不休
1998年,62岁的万朴教授从学校领导岗位退下来。2003年初,当他完成中国-加拿大国际合作项目后,正式退休了,但万朴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丝毫没有退却。
2005年至2007年,万朴受聘担任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组长。在学校统一领导下,他参与了学校评建办公室对迎评工作的整体设计、实施,到各院系参加自评指导。年轻教师素质是提升全校教学水平的关键,他精心设计和参与组织实施了全校约400名年轻教师以教育思想、教学理念、课堂教学能力提升为重点的“教师培训工程”。最终,学校被教育部评定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优秀学校”,万朴也被评选为“学校教学评建工作先进个人”。
耄耋之年的他,很多工作都因年高而减停了,但是他还继续担任学校关工委对新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宣讲”工作。年年都讲,年年都认真修改讲稿,精益求精,与时俱进,提升境界,目的是使学生真正受益。在万朴看来,以教师为职业的知识分子,其生命的价值之一,在于能给予学生有益的帮助和引导,能继续为社会进步贡献智慧。他表示,这份工作他会做到做不动为止。学生们亲切地称他为顾问爷爷,“我们永远的万爷爷。”
(顾倩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