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专家学者齐聚西南科大 专题研讨放射性废液处理
铀浓缩工厂放射性废液处理的应用研究有哪些创新?加速器制备医用同位素及其医学应用如何推进?铀矿冶和铀矿地质放射性废液治理情况如何?放射性核素新型分离材料与技术有哪些新成果?……近日,百余名涉核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西南科技大学,针对放射性废液处理问题展开专题研讨。
11月19-21日,核废物与环境安全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学术委员会2020年年会暨放射性废液处理专题研讨会在我校举行。本次会议由西南科技大学主办,核废物与环境安全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核废物与环境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和四川省协同创新中心、四川省军民两用技术转移与孵化中心、国防科技学院、四川省军民融合研究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来自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中国科学院、四川大学、南华大学、西南科技大学等国内科研院所及企业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唐立院士、赖新春副院长、西南科技大学副校长杨世源教授、核废物与环境安全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主任肖正学教授出席开幕式,会议由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徐光亮教授主持。
唐立院士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表示,目前国家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国家十四五规划把坚持创新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科技创新只能自力更生,掌握核心科技,解决卡脖子关键技术及工程问题,是科研人员的使命和责任。核工业承载着国家的国防和经济战略需求,核废物与环境安全研究对于保障国家国防和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核废物与环境安全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是基于国家及国防重大战略对学科发展和人才需求,开展国防基础原始创新、培养基础研究人才、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放射性废液处理问题长期以来是核工业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目前该领域还面临诸多技术和工程问题,亟需科研攻关解决。实验室紧密围绕国防科技发展和国家核安全领域的发展需求,瞄准世界科学技术前沿和我国国防科技战略重点,针对核技术在应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核废物处理处置和环境安全问题,大力开展创新性、基础性、战略性科学研究,希望西南科技大学和与会专家为我国的核废物与环境安全领域贡献自己的力量。
肖正学向与会嘉宾介绍了核废物与环境安全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和研究方向的情况,他表示,实验室长期以来秉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发展理念,集合学校优势学科和资源,在核废物与环境安全研究领域大力开展创新性、基础性、战略性科学研究。实验室相继成为省部共建及四川省协同创新中心,军民两用技术转化与产业孵化中心,初步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的研究平台,同时支撑了相关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新的发展时期,在国家需求及学科发展牵引下,实验室将进一步加强条件建设,引进高水平研究人员,加强交流合作,提升实验室科研水平,努力把实验室建设成为核废物与环境安全领域一流的科研平台。
此次会议共有6个大会报告和29个分会报告,专家们对国内外放射性废液处理技术及材料方面一些最新成果和工程应用开展了充分的交流和热烈的讨论。会议期间,核废物与环境安全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举行了2020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各位委员就2020年度实验室年度总结和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进行了充分讨论并提出了宝贵建议。
(郭鸿雁 编辑)(核废物与环境安全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