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大学为青年教师成长铺路搭桥

06.03.2014  04:29
日前,西南石油大学首届青年教师培训班开班,校党委书记孙一平以“师德与教师素质”为题,作首场主讲。该培训班一共有七讲,主讲人都是校领导、教学名师等教育教学专家。除了近两年的新进教师外,各学院相关负责人及部分青年教师自发参加了培训班。 西南石油大学副校长王玲说:“青年教师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多维度去思考。首先要在青年教师培养理念上进行深入思考,给空间让他们成长。在对他们提要求、设门槛的同时,更要为他们订计划、搭平台。” 新进教师“过教学关” 对于青年教师而言,站好讲台是最基础,也是最至关重要的一步。目前,学校对《西南石油大学新教师“过教师关”实施办法》正在征求意见。“新进青年教师要夯实学科专业基础,完成教学培训任务,经历教学主要辅助环节,提升教学能力。”校长助理兼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李小明说,这就是“过教学关”的基本要求。 具体而言,在教学主要辅助环节,青年教师每年至少参与一门课程的建设;须参与80个学时以上的教学培训;在夯实学科专业基础方面,必须参与申报博士点基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每年阅读不少于  5  套(册)专业书籍,其中至少一册为外文书籍,并有相关笔记……对于新教师而言,这些考核要求可谓都不简单。 西南石油大学在提高要求的同时,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实现二者的有效链接。“学校通过组织系列讲座和培训、开设教学名师与青年教师示范课、实施‘优秀人才资助计划’、‘青年教学/学术骨干培养计划’、举行青年教师‘一堂课’教学竞赛、‘课堂教学质量优秀奖’等活动,为青年教师搭建发展平台,营造更大的成长空间。”教务处副处长韩传军说。 校院两级互动培养 “学校为我们举行集中的系列教学培训,学院也将为我们配备两名职业导师,一位是校内导师,帮助我们开展教学、科研等工作;一位是现场专家,对我们进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和指导。”石工院新进教师朱海燕说,“通过面与点的指导相结合,让我们得以更快成长。”石工院有一套完善的青年教师助教期培养计划。“我们通过为青年教师配备导师、要求青年教师参加学院关于学科建设、学生培养、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的事务、鼓励青年教师深入油田一线实践、每年选派10余名青年教师去国内外进修培训等举措,全方位、多层次为青年教师拓展成长舞台。”石工院院长郭建春介绍说。 “刚进校的前两年,学院安排老教授带领我们熟悉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学督导专家也多次深入课堂为我们提意见,通过在这些过程中不断积累,我们的成长才会比别人快。”曾在首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荣获一等奖的机电院教师刘洪斌说。 机电院院长梁政介绍说:“除了安排老教师进行传帮带外,我们还推出教学名师示范课、中青年教师公开课、青年教师进实验室培训、去名校短期进修与攻读学位、进企业开展实践锻炼、举办教学法研讨会、参加科研团队等一系列举措,全面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术研究与科研能力。” 提供个人多向发展的舞台 学校制定培养的大方向,学院则根据自身特色制定培养细则,通过这样“两级培养、层层深入”的培养方式,西南石油大学的青年教师纷纷崭露头角,成为学校发展的有生力量。 青年教师一堂课竞赛一等奖、优秀教育技术成果二等奖、优秀教案三等奖、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优秀奖等多项奖项,指导学生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低扭矩井下动力钻具设计……获得以上殊荣的石工院青年教师朱红钧说,“这一切都要感谢学校及学院为我们搭建的成长平台,以及量身制订的成长计划。” 在西南石油大学举办的2013年度青年教师课堂现场普通话及板书竞赛、首届女教职工书画、摄影、手工作品展书法类竞赛中,机电院青年教师余钰均获得一等奖。她感慨道:“学校注重我们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为我们全面展示自己提供了很多机会。” (杨玉凤 杜佳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