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大政治学院主办中美地方政府治理创新论坛

15.06.2015  11:07

6月12日,首届中美地方政府治理创新论坛在西南交通大学召开。论坛由四川省美国研究中心、西南交通大学政治学院和美国中国政治研究学会联合主办。

9:00,论坛在九里校区学术交流中心多功能厅开幕。美国中国政治研究学会会长梁薇,阿肯色大学政治科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Margaret Reid,美国查尔斯顿学院可持续发展办公室主任Brian Fisher,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克莱姆森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胡晓波教授,美国道尔顿州立大学郭保刚教授,美国查尔斯顿学院刘国力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研究学院美国研究中心执行主任Qingsi Li教授等海内外学者以及来自查尔斯顿学院的学生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政治学院院长林伯海教授主持。

 

副校长朱健梅教授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学校的校情校史,并谈到,四川省美国研究中心于2013年成立,是四川省首批国别研究基地之一。中心成立以来,已聘请首席专家,确定了中美地方政府治理创新研究的主攻方向,发布研究课题,取得一批研究成果。“论坛的成功举办,为国内外学者进行高水平学术交流提供了良好平台。”朱健梅提出三点希望:第一,希望借四川省美国研究中心这一平台,加强中美学者之间的人文交流与合作,促进中美关系和平健康发展。第二,希望抓住“地方政府治理创新”这一主攻方向,配合四川省“走出去”的国际发展战略,为地方发展献计献策。第三,希望通过论坛的举办,增进大家对西南交大的了解,促进合作,推动学校国际化发展。

 

美国中国政治研究学会梁薇会长介绍说,美国中国政治学研究会是一个非盈利、非政治的学术机构,是全美最大的专注于中国政治研究的机构,同时也是中国本土以外最大的专注于中国政治研究的机构。她表示,学会一直在寻求各种方式来提升中国的政治研究,其中一个最主要的方法就召开学术论坛、座谈会、研讨会。

开幕式后,专家学者们分4组,就不同主题展开深入研讨。

政治学院院长林伯海主持第一组“地方治理创新比较”主题研讨。美国克莱姆森大学胡晓波教授以《地方政府创新:公共物品,公共危机与公共管理》为题,阐释了地方政府企业创新在当今竞争社会中所起的作用。查尔斯顿学院Kendra B. Stewart教授以《美国地方政府动员公民的创新点》为题,探讨了地方政府富有成效的创新方法,以期找到普遍适用于中美两国的最好方式。沃伦威尔逊学院韩东屏教授以《中美两种地方治理范式的比较研究:社群范式与法律范式》为题,分享了有关中国农村地方政府的多年研究成果,在他看来,社群范式是一种更适用于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更加匹配的治理范式。道尔顿州立学院郭保刚教授在题为《中美地方治理:县级治理的对比》的发言中,从功能责任、基本构架、决策方式三方面比较了中美两国地方政府的区别,展示了中国与美国为代表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地方政府管理系统。

第二组研讨的主题是“理论与政策”。华东师范大学Josef Gregory Mahoney教授对《上海的社会与生态公正:一个马克思主义视角的评价》做了探讨。他以上海的发展历程为例,从马克思主义视角分析上海所面临的问题与机遇。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李庆四教授以《美国爱国主义教育及其对中国的意义》为题,探讨了从历史到现实、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从自然景观到人文文化无处不渗透爱国主义的美国教育对中国的借鉴意义。查尔斯顿大学P. Brian Fisher教授发言题目为《治理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他以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查尔斯顿为例,探讨在治理创新与可持续性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双重挑战,总结其发展经验与教训,以在创新地方政府管理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建立更好的平衡关系。西南交通大学徐兴祥教授以《美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实现路径研究》为题,介绍了美国政府在发展新能源产业中的一系列法律与政策措施,积极探索政府、企业以及高校之间合作的科技创新模式。

围绕“治理与发展”这一主题,第三组嘉宾、阿肯色大学Margaret F. Reid女士以《四川及中国西南部发展地方旅游计划中战略选择的重要性》为题首先发言,探讨中国西南部地区如何在发展旅游的同时,确保当地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再就政府组织间的合作进行了探讨。霍巴特威廉史密斯学院Jinghao Zhou以《卓有成效的反腐,加快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为题进行探讨。他从“中国梦”出发,对腐败出现的原因以及如何解决腐败问题做了阐述。西南交通大学朱奎彬老师在以《“地方政府项目开发的环评阶段监督机制探析——艾瑟顿镇等诉加州高速铁路局案为切入点》为题的发言中,分析了公共利益所扮演的角色,再从环境的影响层面作了进一步探讨。西南交通大学何薇以《美国两个城市的政府在旅游管理方面的视角:查尔斯顿与阿梅里克斯》为题,探讨了当地政府措施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第四组探讨的主题是“地方治理的关键问题”。查尔斯顿公园保护组织Harry Lesesne就《新型地方治理与非营利性组织》首先发言,介绍了城市公园保护的定义,从实际工作出发,阐释了公园保护工作的独特意义。西南交通大学郑浩生以《省以下分权改善了县级公共服务供给吗?——来自中国四川省“扩权强县”改革的经验证据》为题,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不足,并就地方政府分权问题研究现状展开论述。西南交通大学李春梅以《大众传媒对公众参与态度的影响分析——以成都市为例》为题展开阐述,通过研究媒体对公众参与态度的影响,并得出“大众传媒不同,其公众参与态度存在显著差异”的结论。西南交通大学杨桓以《基层矛盾化解的新模式探索——以成都市新津县为例》为题,从县域桥梁地位入手,分析了县域的特殊性,总结了新津县改革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