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师大报》专栏文章:嘿! 低头一族

07.05.2014  20:43

  编者按 :智能手机让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3亿微信用户、5亿微博用户、动辄上亿的游戏软件下载量……。我们的校园里,也是人手一机,网络全覆盖,校园里的“低头一族”渐渐多了。

  今天,让我们一起关注校园里的“低头一族”。

  

(摄影:章磊)

  校园路上,带着大耳机、盯着手机的“文艺小清新”沉寂在自己世界。打电话、聊微信的“社交控”们手口忙不迭,忽地脚下一个踉跄……

  食堂,无论是落座吃饭的伙伴还是等餐的情侣、排队打饭的同学都见缝插针地掏出手机、ipad,手指不停在电子屏上来回滑动……

  寝室,大家都各自打开电脑,看连续剧、看电影、查资料、写论文、打游戏、网上聊天,乐此不疲。室友间交流谈心的时间却越来越少……

  “紧盯着小小的荧屏,不抬头看看路边的风景……”近日,一首“低头族之歌”在网上热传,幽默的歌词加上夸张的视频,形象地刻画了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低头族”,英文称之为“Phubbing”,由phone(手机)与snub(冷落)组合而成,传达出因专注于手机而冷落周围人的行为。我们突然发现“屏奴”、低头一族已经成为我们身边的一道“风景”并悄然壮大。

当低头成为一种习惯

  “低头是我的style”。

 

  “咕咚”两声沉郁的铃声乍起又倏尔断绝,走在上课路上的李珊惯性地从大衣口袋里掏出新买的iphone,熟练地点开QQ,浏览着列表上的彩色头像,看看又是哪位好友上线了。“莫宁~”,发送,李珊俏皮地往那头的好友送去问候,不用等到对方回复,她又挨着点开微信、QQ空间、微博,看看好友们的最新更新,点赞、评论、转发,走马观花地快速浏览一圈后,锁屏,手机才又飞回到了兜里。

  中午饭点,食堂,李珊屁股一落座,便程式化地将手机放在桌上,联网、点开各路软件,等待网页更新的间歇,才转过头来将筷子上几乎凉透的饭送进嘴里。刚刚课上没关铃声被老师当场“抓包”,此时得来室友一阵“洗刷”。

  李珊是一名十足的“手机控”。无论走在路上、课上、公交车上、只要一有时间,她总能见缝插针的看社交软件上的信息更新、看视频、看图片、玩游戏,半夜躲被窝看小说,连去厕所,也要揣上手机浏览网页,有时就算是什么也不干,也要打开手机看看,但又什么也不点开锁屏放回包里。

  在人手一机、校园网络全覆盖的大学,只要有一个登陆号,随时随地网上“冲浪”,App商城,无数款经典App可供下载,造就遍地手机不离手、走路不抬头自娱自乐的低头族。低头族们低头玩什么?

  李珊是个彻头彻尾的“微博控”,出门游玩晒美景、没玩没了晒美食、嘟嘟嘴凹造型晒自拍、晒奇遇,晒一切生活琐碎,偶尔“文艺范儿”的发几条内心独白励志名言,或者转发“段子手”们的好玩段子,留几手、扒皮王甚至戴军、任泉这些明星“段子手”都在她的微博关注列表中。手机桌面上,微信、QQ、Instagram这些社交APP一个不落,美颜相机、PPS,这些女生衷情的娱乐软件更是不在话下。

  深陷网络泥潭不能自拔的李珊“豪言”:“我的生活有‘三不’,不能不带手机、不能不更博、不能不回复。”“忘记带手机的时候,整天都心烦意乱,手都不知道往哪里放。”为此李珊保持着24小时开机的习惯,当一段时间手机铃声不响,还会下意识地看一看有没有未接电话。哪怕没有,还老感觉手机在震动。要是去了一个没有网络信号的地方,那种滋味只能用抓狂来形容。

  “起床第一件事,掏出手机看看有没有最新的消息。睡觉之前的最后一秒还必须刷到朋友圈的最新一条消息,这好像是一种睡前仪式,不做到就睡不着。”李珊这样描述着自己被手机“绑架”的生活。但凡外出,有免费Wifi的地方就是她的天堂。对比网上列出的“手机依赖症”患者九大症状,李珊笑言“我就是那个重度患者。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去年7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我国网民人均每周手机上网时长约12小时,八成手机网民每天至少使用手机上网一次,近六成手机网民每天使用手机上网多次。“屏奴”平均6分半钟看一次手机。

  一天下来,李珊已经记不清楚这是第几次抓起手机,“懒得想,记不得了!生命不息,刷屏不止。

最遥远的距离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爱你而你却爱着都教授,而是我站在你的面前,你却在玩手机。

 

  朋友聚会上,李珊和朋友们话没开讲,先是疾风骤雨式的三三两两合影,接着一个菜端上来,众人拿着手机一阵狂拍,饭桌上酒未过三巡,人人却开始各自埋头玩手机,美图秀秀、360相机、发微博、更新空间状态。一旦发出消息,便又心急火燎的期待朋友们有怎样的回复和评论,有多少个人点赞,这样一来李珊不得不频频打开手机,跟“那边”的朋友们热火朝天你来我往调侃几句,如此手机也便“拿得起,放不下了。”沉溺于虚拟空间的交互,反倒跟面对面的朋友们不怎么交流。“‘低头’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你不跟上就Out了!哪怕盯着手机不顾身边人的做法很‘无礼’,但是大家都在玩手机,你不玩,太尴尬!”周丽丽话语中透着无奈。“现在‘江湖上’不是流传着一句话:检验是不是好朋友就看她在你面前能不能放下手机。”周丽丽笑说。

  有网友感慨,十年前,晚饭后的休息时间,节假日的空余时间,我们都留给了家人和朋友,或是聚在一起热热闹让地吃一顿饭,谈谈最近的生活和改变,或是相约一起郊游、踏青;而现在呢,我们大部分休息时间却给了电脑、给了手机,给了QQ、微信、打飞机……

  网上一篇母亲写给“屏奴”孩子的信——《我们只想你能陪我们说说话》,让李珊心有戚戚焉。春节团圆回家,“本该陪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说说话,可一坐下来,家里的孩子们就各自拿出手机、平板电脑开‘刷’了,跟长辈‘无话可说’,跟兄弟姐妹的聊天也干瘪得只剩下‘哪个游戏好玩,哪个APP有趣,或者在游戏积分上争个高低。

  “白天玩电脑,晚上睡觉玩手机。从起床到睡觉,一天面对着电脑,姿势都不变,除了中间吃饭会挪个地方……。”在爸爸看来实在不能理解。为此,李珊的爸爸不得不以断网、没收手机相威胁。

  “这是我们年轻一代的生活方式,长辈对新兴的东西不懂不能理解以至不能接受。”李珊如此解释。爸爸却认为:孩子不懂礼貌,养成了坏习惯,不重视父母亲情。手机连通了世界,但阻隔了亲情,人与人沟通交流的渠道在时间和空间上都被急剧压缩,恍惚间亲人却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人们越来越喜欢在真实世界里伪装自己,却又选择在虚拟世界里表达真实的自我。也难怪小说《手机》的作者刘震云感喟:沉醉于手机的虚拟空间,消解了社会伦理,致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隔阂。“我就觉得手机好像自己有生命,它对使用手机的人产生一种控制。

  “低头族”现象的兴起,反衬出的是人们对于现实的某种逃避与冷漠。可李珊却直言,“社交网络于我们是一个心理上的‘安全岛’,我们在逃离,更在焦虑”。

   低头“淘金客

  “如今,你与奥巴马的距离仅仅是一个推特账号而已。

 

  跟李珊的狂热不同,新闻专业大三的文华则理性得多。

  “频频低头,别人是手机依赖症,我是患上了‘信息恐惧症’。”文华说,因为专业的缘故,因此他不得不离手机更近,更准确地说是网络,他随即纠正。“上新闻评论课,老师会课上组织同学就时事热点进行讨论、评点,写作。新闻采访课程,老师会结合新闻热点、明星记者进行相关理论和实战教学,如果我课下没有及时跟进,提前学习,那上课时必定“如堕五里雾中”不知所云。”专业的学习熏陶让文华有了“第一时间抓第一手消息”的意识。如果是从别人口中知晓,他常常会有焦虑的感觉,唯恐漏掉事件发生发展中的一点一滴。所以一有时间,他总是抓紧时间浏览新闻,跟进事件发展、搜罗深度调查,知悉事件本质,听名家评论,剖析事件深刻内涵。手机里新浪新闻、看天下、新闻周刊、凤凰视频、南方周末客户端、CNTV还有韩寒主编的“一个”,各色媒体客户端将桌面填充得满满当当,说起各家新闻风格,文华头头是道。“手机为我与世界搭起了的一座桥梁。

  连着两个周末,文华都在网上跟进着昆明和马航失联事件,3月1号晚上10点,就在网上率先曝出昆明事件消息不到二十分钟的时间里,文华就已经通过博友的转发第一时间获取消息。随后他更是紧盯着屏幕,不断的刷新又刷新,最新鲜的消息,传言纷纷扰扰,又不断被辟谣、证实。真相在微博这个众声喧哗的舆论场渐渐明晰开来。“可马航事件现在却是扑朔迷离了。

  虽然是个“信息控”,但在网上,文华大多是只看不写,微博也只看不转。只在有闲暇时,坐下来在笔记本上写上一篇评论,或长或短。“自媒体时代,人人皆是记者,人人皆有麦克风。网上众声喧哗,还是需要自我思考分辨。

  因为是校学生会干部,最近又正逢专业测评,紧接着就是实习,“大事小事一箩筐,压力山大!”,因此文华已经很难有时间坐下来长时间的细读电子杂志,新闻评论,看最近几期的《一虎一席谈》、《新闻调查》,更谈不上打游戏、看娱乐节目了。有事,直接一通电话打过去,而不是在QQ上半天说不到点上。通常在赶往下一个活动地点的公车上或者休息间歇,他才有时间打开手机,还因为时间匆忙只能走马观花浏览下新闻。碰到有价值的时评、杂文、长微博,他就用图片、微博收藏的形式保存下来,待到有时间再细细品读。

  日积月累里,文华发现改变在自己身上慢慢显现。“越来越关注时事、关注社会、关注我们生活周遭;遇事越来越喜欢寻根究底也学会对人对事保持一种审慎、客观和理解,心态也越来越平和成熟。”网络为人提供了一个管窥世界的通道,手机更是将一头直接连接到了人的手中,拓展了自己的知识和眼界。

  “几年下来,微博于我像是‘启蒙’一样的存在”,文华如此说。他的600多个的关注对象里,以时评人和各路媒体居多,文华将他们认真分类。通过线上关注李承鹏、徐泓、曹林、野夫、韩寒这些意见领袖和学者,线下阅读他们的书目,文华发现这些众人精神导师式的人物给自己打开了一扇门,提供了看世界的另一种角度,也教会他形成个人的思维和观察。

  “智能手机、电脑只是一种工具,我们应该想的是为我所用,而不是被他们牵着鼻子走。”文华说着自己的玩机心得。

算算“低头”这本账

  “头颅低低低几许,载不动,几多欢喜几多愁绪。

 

  “大学生活中,同学们的时间被学习、聚会、社团活动所占据,果真是‘眼睛一睁一闭,一天过去了’,智能机功能强大、应用程序的强劲诱惑力、移动终端上碎片化的信息刚好满足了他们随时随地与他人沟通交流的愿望,拓宽了娱乐休闲的途径、同时也为自我展示提供了最佳平台。”学生工作处的王老师说:“但正如硬币的两面,它们的‘副作用’正在校园显现。

  自习室里这样的场景随处可见:一个电话刚挂,一条短信又进来了。刚把手机放下,嘟嘟嘟……又是各路媒体新闻速报。刚翻开书没多久,又拿起手机,挨个点开软件……书本还未翻页,又打开瞅一眼时间,又锁屏放下。还没几秒钟,屏幕又被点亮了……

  随时随地争分夺秒刷朋友圈,“几乎没干什么正事,打游戏争排名,发微博求关注……”,过度沉迷于这样的事情,不仅影响了安全,还特别误事。数不尽的时间成本,往往是以压缩学习时间为代价。也难怪一到考试,自习室一座难求,到处是挑灯夜战,临阵磨枪的“苦熬党”、“挂柯南”。

  在美剧《生活大爆炸》中有一幕场景,主人公拉杰和女友第一次约会时,两人都羞于言谈,场面尴尬,最终两人选择在图书馆里面对面,用手机上的社交软件相互发信息进行交流或大或小耳机是低头族的标配,只要一戴上,俨然脑门上大书“世界与我无关”、 “这是我的国,非请勿进”几个大字的即视感。“手机党”患上“强迫症”,一不上网就难受,把手机当“闺蜜”,在虚拟的世界里如鱼得水,却忘记了真实的世界就在身边,亲情友情也需要面对面地交流呵护。

  这些睁着眼睛的“盲人”低头不看前路,脚下一踩空,直接上演现实版“凌波微步”,发生危险的几率大大增加,更严重的则是生命的代价。此外,医生提醒,长期使用智能手机,还会导致眼部结膜、视力下降、身体颈椎损伤等一系列健康问题。

  课堂上,老师讲得热火朝天,不少同学却玩得全神贯注,心无旁骛。“新媒体时代对我们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提升课堂效果,学生自然会被老师吸引。”文学院现代汉语朱老师说。“课堂上玩不玩手机,除了和学生的自控力相关外,也和教师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为了整治校园低头族现象,江苏大学祭出重拳:整治低头族,老师课前收手机,甚至学校拉闸断网,对此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张老师却认为,此法不可行。“当学生高呼‘离不开他’时,强制掐断只会引起强力反弹,如何在科技诱惑下保持克制,提高自控力对年轻人来说,并不仅仅是一件有关生活习惯的小事。王老师建议到:学校、学院、班主任可以通过入学教育、主题班会、日常关注,小处引导学生学会分辨手机的工具性,大的方面教会做好学生时间管理、学习规划和生涯规划。引导学生了解手机并不仅仅只是打发时间的玩意,更是可以充分利用为自己‘炼金’。例如要看手机时给自己一定的心理暗示,可以不看尽量不看。同时给自己制定一个时间表,什么时候可以看手机、玩手机。更重要的是做好学习规划、职业规划,为自己树立学习目标和职业目标,将对网络的依赖沉溺转换成对未来自身的可控性焦虑,珍惜大学时光,完善提高自己。

  “莫要待到毕业时空余恨,仰天长啸:啥都没学到!”低头一族,别用你那“囧囧有神”的眼睛紧盯着那方寸之地,抬头看看路边的风景,真实的生活不在别处。

责任编辑: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