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渐危物种西伯利亚红松在内蒙古人工培育成功

21.10.2014  21:37

    新华社呼和浩特10月21日电(记者李云平)记者日前从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厅获悉,经过24年的科研攻关,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阿龙山森工基地的6万多株俄罗斯西伯利亚红松树苗目前开始挂果,标志着我国渐危物种西伯利亚红松在内蒙古人工培育成功。

    西伯利亚红松在我国属于渐危物种,树龄可达500年,材质优良,防腐、耐用,是珍贵的林化工业原料,仅产于新疆阿尔泰山西北部,分布面积十分狭小。

    据介绍,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是以兴安落叶松和白桦为主的重点国有林区,较为单一的树种使树木的抗逆性、抗疫性越来越脆弱。为改变这种状态,阿龙山林业局于1990年开始引进西伯利亚红松,建起西伯利亚红松采穗圃和良种基地。经过20多年的培育,第一批种下的6000多株西伯利亚红松树苗不仅能在苗圃安全越冬,而且完全适应当地早冻晚霜的气候。

    据了解,西伯利亚红松树苗从1990年栽种在阿龙山森工培育基地以来,生长平均树高达到3.7米,最高树高达到5.1米。目前,这些中西伯利亚红松进入速生期,部分树苗已经开始挂果。

    内蒙古阿龙山森工公司营林科科长马立新说:“我们打算用5年时间每年栽植10万-15万株西伯利亚红松,进一步发挥西伯利亚红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四大国有林区之一,有林地面积8.13万平方公里,森林蓄积9.49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已提高到77.44%,森林面积、蓄积均居全国国有林区之首,保障着呼伦贝尔大草原和东北粮食主产区的生态安全。(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