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男孩被锁一年续:镇政府救助因外地户口落空

26.08.2014  08:34

 
8月25日,亮亮冒着大雨出门倒垃圾。

    原标题: 镇政府“三重”救助 因是外地户口落空

16岁男孩被锁一年》后续

成都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太平镇,16岁的亮亮(化名)因有智力障碍,还曾伤害过他人,亲人只能将他长年关进一间五六平米的小屋。(本报25日曾报道)。本报独家报道亮亮长年只能通过一面窗户接触外面的世界后,引起了太平镇政府社会事务办的关注。25日,太平镇政府计划帮助亮亮申领护理费、托养费,甚至申请到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却因为户籍受限,均告失败。

8月25日,在太平镇,亮亮奶奶刘钦蕊让亮亮出来活动。奶奶说“扫地”,亮亮就拿起扫把和垃圾匣一下一下地扫起来,从屋内扫到屋外。大雨瓢泼,亮亮被淋湿了半边身子,但直到扫完最后一片垃圾才回屋。

娃娃不能这么关着。”太平镇社会事务办的陶主任说,亮亮看着很乖啊,暂时也未见暴力倾向。“我想你们还是多抽出点时间陪他,娃娃可能会慢慢好起来嘛。”随后,陶主任又给亮亮父亲王先生打了一通电话。电话中,陶主任希望如今已回到成都打工的王先生能够抽空回家一趟,商量解决办法,王先生答应抽空回家,但他也透露了自己的无奈:“我要打工养家,又怕娃娃打到人,我咋个办嘛?

事实上,此次前来,代表太平镇政府的陶主任是想为亮亮家人支招,准备帮助亮亮递交居家护理费、居家托养费申请。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亮亮可以享受民政局和残联关于医疗、护理、生活困难等方面的救助。具体包括:一是享受居家护理补助,成都的标准是一级残疾每人每月80元,二级残疾每人每月50元,但能否享受以及能够享受的级别得有专业的精神残疾鉴定机构来鉴定;二是享受居家托养费,每人每月200元,或者是不享受这200元而送入日间料理站;三是送入特殊教育学校进行学习教育,但是特殊教育学校一般只针对义务教育适龄阶段的孩子,而且特殊教育学校学位紧张,即便条件符合,还需要筛选。然而,这“三重”救助的申领还未开始,刘钦蕊就被一盆冷水浇回现实。原因是亮亮的户口根本不在太平镇,而在宁夏。陶主任说,这些政策都有一个“属地原则”,必须是具有当地户籍才能在太平镇申报,“因为亮亮的爷爷和爸爸的户籍都在宁夏,迁回到太平镇有一定困难,现在只能想办法通过宁夏那边申请相关救助政策。

医生观点

”不能代替教育

对待他应像正常孩子一样

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身医学中心汪瑾宇医生说:“精神残疾有轻度、中度、重度之分,每种程度对应的救治情况又不同,所以首先要去进行专业的评级。

鉴于亮亮目前16岁的年龄,已经偏大于上特殊教育学校的正常年龄,汪医生建议亮亮的父母应该主动陪伴亮亮,多关注、关照他,像对待正常孩子一样平等地对待他。“要反复培养他,告诉他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纠正他一些不良的习惯,养成这种条件反射能力。”汪医生说,不能以“”来代替教育,即便是智障儿童也会有智力的成长。“让他先学一些基本的劳动能力,再让他去融入家庭、社会,效果可能会更好。

华西都市报记者 吴柳锋 见习记者许小卿实习生易霄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