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教材被指违反常识 家长担心误导孩子
法制晚报讯(记者 朱天龙)“这是教人知识,还是在误导孩子?”前日,一名网友在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的两篇课文里,指出了多项常识性错误。今天上午,《法制晚报》记者向专家核实后证实,两篇课文中的部分内容,的确违反了常识。
今天上午,人民教育出版社回复称,会将相关问题报给编辑组,再做处理。
事件教材被挑错 网友认为误导人
2月18日,开学第二天,一名网友通过微博上传了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的两篇课文:《燕子专列》和《月球之谜》。网友吐槽课文内容违反常识,引起了其他网友的关注。有网友认为,这些违反常识的内容,容易误导孩子。
昨天下午,记者在北京图书大厦找到了这本教材。记者看到,《燕子专列》这篇课文,讲述的是一年春天,瑞士有成千上万只燕子从南方向北方在迁徙,遇到风雪,气温骤降,燕子饥寒交迫,濒临死亡。为此,政府呼吁人们行动起来,救助燕子,并用火车把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
针对这篇课文,网友提出质疑,如此救助燕子,合乎情理吗?
《月球之谜》这篇课文中说,1969年7月20日,两名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人们将细菌洒在从月球带回来的尘土上,细菌一下子都死了。课文中评价,“难道这些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
另外,课文中称,水藻一旦放进月球尘土里,就长得特别鲜嫩青绿;从月球采回的一块岩石,据估计它的年龄已有46亿年了,而在地球上,只能找到40亿年前的石块。课文中说,“难道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
细菌不能在月球的尘土上生长,就能称之为杀菌吗?水藻能在尘土上生长吗?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对于这篇课文,网友也有诸多吐槽。
核实课文部分内容违反常识
网友提出的质疑合理吗?记者分别采访了3位相关专家、老师,对问题一一进行了解释。
FW:是否会有“成千上万”只燕子迁徙,濒临死亡后又能够被人们如此大量搜集到?通过火车把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是否合理?
北京观鸟会科普顾问郭耕:在鸟类迁徙过程中,“成千上万”的数量的确存在。但人们不应通过人工的方式搜集燕子,再交由火车运输。在搜集过程中,鸟类很容易受到惊吓,甚至造成死亡。同时人们也并不确定鸟类迁徙的路线,那运输的话要运到哪儿去呢?应该是给予鸟类一些适当的辅助后,再由它们自己去完成迁徙。
FW:地球难道比月球年龄小吗?
北京联合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所所长熊黑钢:地球地壳形成的时间约为46亿年,和月球年龄相仿。但在地球现有的最古老的岩石年龄约为40亿年。
FW:水藻为什么会是种在从月球带回的尘土里,不应该种在水里吗?
北京鲁迅中学生物教师汤老师:水藻大都分布在水域中,但一些水藻种类只需要一层很薄的水分,所以也可以生活在土中。
FW:月球的尘土真的可以杀菌吗?
汤老师:只能说是月球的尘土不具备该类细菌生存的条件,但并不意味着月球的尘土就可以作为杀菌剂。
调查孩子心中存疑 家长担忧误导
对于教材中有存疑之处,孩子和家长又是如何看待的呢?记者在北京图书大厦内,随机采访了多名三至五年级的小学生以及学生家长。
在读过这两篇文章后,记者发现,大部分孩子对于《燕子专列》没有疑问,很快就接受了其中的情节,并从中学到了“人应该帮助其他有困难的人”的道理。但家长认为这篇课文的情节不合常理。
对于《月球之谜》这篇文章,孩子们对水藻可以生活在土壤上表示质疑。“水藻不是应该在水里吗?”的问题几乎是所有孩子都会问及。孩子们认为,课文中的表述不够清楚,让他们很疑惑。
不少家长担心,如果教科书中课文内容存在事实差错及不严谨的描述,会对孩子产生误导。
追访教学设计提倡爱心 鼓励质疑
虽然这两篇课文被挑出问题,不过记者注意到,人民教育出版社官网中的教学参考一项,对这两篇课文的教学设计各有侧重。
《燕子专列》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而《月球之谜》的教学重点是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如有学生知道可当堂解决,如不了解,鼓励学生课余查阅资料。
说法出版社称会联系编辑组
今天上午,记者联系到该教材的出版方人民教育出版社。对于记者转述的网友质疑以及家长担忧,相关负责人表示,会将问题转交给编辑组,但由于相关的编审人员上午正在开会,无法很快回复,因此建议记者将问题形成文字发至对方邮箱,之后由相关编辑组对问题进行统一回复。
文/记者 朱天龙
(原标题:小学教材被挑错 为人教版三年级语文课本 网友挑出四处错 专家称部分违反常识)
微博推荐 一键关注 已关注 关注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