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成都的"宝贝田"要搬家了 新家扩大到100亩
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都分中心的试验田 摄影记者 王勤
这块地
占地17亩,10年时间才培育出如今高标准的土壤条件,很多优质杂交水稻品种诞生在这里
新的家
扩大到100亩,不仅将培育高产、高质量的水稻,还将建成科研基地、农业观光和教育基地
彭甦站在一片田埂上,脚下是袁隆平在成都的国家杂交水稻试验田。他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都分中心副主任,研究中心的团队耕作了十多年的这块农田,如今要换新家了。
新址位于郫县三道堰镇青杠树村,农田规模比现在大好几倍,三面环水,渠系纵横,日照和土壤都很适合杂交水稻培育。但对于已在脚下这块农田辛苦工作了十几年的彭甦来说,感情上还是有点不舍。
有点不舍
你吃的大米中 有它的赫赫战功
很多成都人不知道,“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成都有一块试验田,位于绕城高速和沙西路口交汇处。从外面望进去,这里跟一块普通农田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多了几栋堆放仪器的小楼。
彭甦说,据他了解,这是离市区最近的一块杂交水稻试验田。虽然只有17亩大小,说起来却意义非凡。很多提高水稻产量的优质杂交水稻品种从这里培育出来,目前市民吃到的大米,其“老祖宗”就诞生在这里。“这块地是袁老师的‘宝贝’,这块地里培育出的‘Y两优973’实现了四川两系杂交稻新品种选育零的突破。”
多年心血
10年养出好土 诞生多种杂交稻
“并不是所有农田都可以做试验田。”彭甦说,杂交水稻对土地的要求很高,要地势平坦,水源条件较好,排灌方便,还要肥力均匀,“这块试验田是经过10年的培育才达到了现在这样的高标准,四川省审定的第一个两系杂交稻新品种就是在这里培育出来的。”
袁隆平曾在这块试验田里仔细查看过“Y两优973”的长势。此外,适合重庆、陕西、长江中下游等地种植的“高粱稻”炳优900、瑞丰788、利两优959,以及四川2015年最新审定的品种“高粱稻”天优863也出自这块田,其中天优863不但穗大、产量高,还有泰米的香味。
有多重要
奥拓压坏水稻 研发任务耽搁一年
2009年,一辆奥拓车翻进了这块试验田,没有人员伤亡,但压坏了70平方米的水稻。
当时,超级杂交水稻“泰隆900”眼看就要收割,亩产量高达900公斤,是名副其实的超高产杂交稻,计划第二年推广。作为袁隆平直接领导的全国四大中心之一,成都分中心的这个试验关系到西南地区的杂交水稻研发任务,责任重大。虽然被压坏的仅70平方米,但因此无法收集到最重要的亩产量数据。“整个团队一年都白辛苦了,只有等来年”。这起小小的车祸也由此登上了各媒体的头条,这块试验田的“宝贝程度”可见一斑。
新家模样
规模功能扩大 要搞农业观光教育
彭甦告诉记者,一番考察后,确定将试验田搬到郫县三道堰镇青杠树村,“青杠树村三面环水,渠系纵横,成都市区的饮用水源河——柏条河与徐堰河穿境而过,地理环境和日照等非常适合杂交水稻培育。”
同时,试验田规模也将由17亩变为100亩,不仅将培育高产的水稻,还将建成杂交水稻科研基地、农业观光基地和青少年农业教育基地。彭甦说,“袁隆平院士经常担忧现在的小孩不喜欢搞农业,通过观光教育,让孩子们明白农业也可以很现代,这也是袁隆平的心愿。”成都商报记者 李彦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