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填词表达信心——用辛勤汗水谱写幸福之歌

02.08.2017  17:05

 

 

余彬﹙右二﹚和村民一起唱《柏梨之歌》。


        □唐明润 特约通讯员 李建明 文/图
    “我的家乡在四川内江美丽的柏梨村庄,这里的人民勤劳善良,山清水秀好风光……”7月25日,在内江市东兴区杨家镇柏梨村一个农家院坝,12组贫困户余彬演唱的 《柏梨之歌》,令参加活动的干部群众眼前一亮。
    《柏梨之歌》借用《北国之春》的曲调,结合近年来柏梨村的变化改编了歌词,悠扬的旋律中,传递的是对家乡的赞美和对社会的感恩。
回乡创业 连连失意
    今年43岁的余彬早年同妻子王梅在外务工,先后辗转广州、佛山、潮州及河南等地,蹬三轮、送外卖、拉砖头,可以说尝遍了人间的酸甜苦辣。2013年,为了照顾孩子上学,夫妻二人决定回乡发展生态农业。
    当时,干劲十足的余彬一口气承包了10余亩土地,准备种植番茄。可番茄苗刚出土,王梅突然生病住院。余彬要照料生病的妻子,无暇照顾番茄。一场大雨袭来,余彬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辛苦搭建的薄膜大棚被狂风暴雨摧毁,番茄大量减产。原本估计能卖十万元的一季番茄仅仅卖了一万余元。夫妇俩打工多年的积蓄差点赔了个干净,还戴上了贫困户的“帽子”。
    第二年,元气大伤的余彬决定吸取教训,先种一亩番茄摸索技术,王梅则进城务工贴补家用。这一年,余彬的番茄顺利上市,虽然价格优势不明显,好歹卖了一万多块钱。2015年,尝到甜头的余彬又再次扩大规模。可上天似乎总爱跟他开玩笑,番茄上市在即,余彬在碾米时却不慎将右手食指塞进碾米机,不得不住院治疗了20多天,花去一万多元医疗费不说,还失去了一节手指。在接踵而至的灾难面前,余彬戴上的这顶“贫困户”的帽子想甩也甩不掉。
帮扶到位 重振信心
    正当余彬心灰意冷之时,村干部上门给他做工作,希望他重振信心。恰好有朋友告诉余彬,当时大头菜行情不错,希望他改种大头菜。
    在余彬的发动下,村民种下30多亩大头菜。不想,大头菜丰收时,价格却暴跌。看到堆积如山的大头菜滞销,柏梨村第一书记苏艳也十分着急,四处发动朋友寻找收购价高的厂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重庆一家大头菜加工企业优价收购了这批大头菜。一算经济账,其他村民纷纷表示满意,余彬和村干部心里的石头才落了地。
    今年,余彬一边种番茄,一边又种了三亩多西瓜,还包了十多亩其他村民不种的撂荒地种上青花椒。“有国家的保障,还有干部的帮扶,有自己的勤劳,我相信今后一定不会再受穷。”摘掉“贫困帽”,余彬充满了信心。
    “你自己致富还不够,凭你的想法和冲劲,你要干给大家看,还要带着大家一起干。”帮扶干部的鼓励,让余彬发自内心地感激,他要用歌曲改编、传唱的方式表达心中的融融暖意。目前,余彬已经通过不同的曲调,改编歌曲5首。其中,最得意的作品,还是他近期推出的《柏梨之歌》。
    盛夏时节,余彬地里的西瓜熟了,番茄红了。每天,余彬都要采摘成熟的果实,忙着赶集销售产品。干活的间隙,余彬总会带着他的新歌《柏梨之歌》,在村民中四处推广。他深信:“用自己的汗水,一定可以将《柏梨之歌》唱成幸福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