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取消用户锐减 打车软件“圈人”之后如何“圈钱”?

21.05.2014  21:13

新华网天津5月21日电(记者朱天骄、张泽伟)滴滴、快的的补贴大战终于偃旗息鼓。记者调查发现,取消补贴之后,打车软件的订单量与用户热情锐减。那么,随着后补贴时代来临,腾讯、阿里会否落得“人财两空”?巨额投资是不是打了水漂?“圈人”之后如何“圈钱”?

补贴取消后订单量下降如“过山车

取消补贴后订单少了许多,特别明显。”记者在郭师傅的车上发现,十几分钟的车程才有一个订单,而此前打车时司机客户端的提示音总是响个不停。“现在每天订单数没几个。”郭师傅形容这种落差好像“过山车”。

滴滴、快的取消补贴后,不仅是乘客,出租车司机的热情也明显下降。许多市民告诉记者,经常是好久都没司机接单。

好多乘客用手机叫完车用现金付款,这样我也拿不到补贴。”天津的出租车司机马师傅说,“还经常有乘客约完我结果又坐别的车走了,所以我也不愿意用了。

虽然仍有部分乘客和出租车司机表示会继续使用,但无论怎样,打车软件的订单量与用户热情下降是不争的事实。

滴滴、快的完成跑马圈地

经过近半年的补贴大战,在数十亿资金的支撑下,滴滴与快的几乎尽数瓜分了中国的打车软件市场。

快的在官方微博称,每天帮助数百万人便捷出行,已占据57.6%的市场份额,稳居行业第一。滴滴也透露用户数量超过1亿。

根据易观智库的数据,今年一季度打车软件市场,快的以51.6%的份额居首,滴滴打车以45.3%居第二;快的覆盖261个城市,滴滴覆盖178个城市。

中国IT研究中心的监测也显示,2014年一季度快的打车和滴滴打车占据市场份额的97%以上,其他打车软件的市场份额不足3%。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互联网业内人士葛烈良分析,滴滴、快的用户覆盖率高,主要是一季度的持续补贴吸引了大量用户。

早在3月初,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统计,腾讯对滴滴与阿里巴巴对快的的补贴,合计已超过19亿元。

葛烈良说,烧钱迟早是要结束的,这两家软件“默契”地停止补贴,意味着对这个市场的跑马圈地已基本完成。打车软件靠补贴培养用户完成了市场开拓的第一阶段,现在已经进入巩固和优化客户群体的第二阶段,这也是软件平台建设的规律。

企业“圈人”之后期待“圈钱

烧钱大战在争夺市场份额方面成效是显而易见的,滴滴与快的分别占据了市场的半壁江山。虽然目前腾讯与阿里巴巴还没有在打车软件市场方面向世人展示清晰的盈利模式,但分析人士指出,两家巨头持续半年的烧钱大战,其用意绝不在于上演一场“一地鸡毛”的好戏,或许只有当回报真正来临之时,大家才能看清整个庞大“商业阴谋”的轮廓。

首先,腾讯、阿里巴巴目的是发展用户,这个目的已经实现。葛烈良说,用户量是互联网企业的生命。在打车软件市场花钱买“人气”,短期内,用户使用微信支付与支付宝支付,腾讯与阿里的现金流大大增加,理财通与余额宝也有机会吸引到更多资金。

长期来讲,新增“人气”会被汇聚到它们各自的庞大生态圈内,极有可能购买其他有偿服务,如团购、游戏、商城购物等。同时,用户量增加会吸引更多的广告与投资,为品牌整体价值的提升作贡献。

腾讯与阿里巴巴更深远的用意在于,将自己提供的行为和服务方式楔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万博宣伟分析师包涵认为,追逐利润是资本的天性,腾讯与阿里巴巴这样的成功企业绝对不是人傻钱多。两家企业的策略是放长线钓大鱼。许多人第一次使用打车软件是因为它的补贴,但在不知不觉中出行习惯、消费习惯已经被重新塑造。到那时,才是腾讯、阿里真正的“收获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