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补助离退和在岗村医 每人每年最高补助360元

04.03.2015  16:01

  “真没有想到,我们乡村医生也终于有养老保障了,这是大家期盼已久的愿望。”前不久,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关于解决乡村医生养老保障有关问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听闻这个好消息,所有的乡村医生都非常兴奋,这彻底解决了乡村医生养老保障问题,保障了村医的合法权益,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

  在岗村医2000余人

  老有所养是最大心愿

  乡村医生,又被称为“赤脚医生”,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在偏远的乡村,医疗条件不便,乡村医生就是乡亲们最贴心的家庭医生。他们常年奔走在崎岖的乡村道路上,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的养老问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我市的村医现状如何?记者从市卫计委获悉,我市现有村卫生室1778个,在岗乡村医生2000余人,承担着全市210万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但是,由于乡村医生养老没有保障问题久拖不决,引发乡村医生队伍更替失序、年龄结构老化、人才严重流失,已经严重影响基层卫生改革和农村卫生网底建设。

  因此,能让自己拥有一个幸福的晚年生活,也是村医们的共同愿望。

  在大安区何市镇胡家村当了30多年村医的陈燕告诉记者,养老保障是所有村医一辈子的梦想,新政策的出台,让大家看到了希望,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以前,我们只能自己掏钱购买新农保,每年缴费100元,年满60岁后才能领取。每个月领取几十元钱,很低。”陈燕说。

  老有所养是所有村医的最大的心愿。其实,陈燕的母亲也是一名干了30多年的老村医,现在已经离退。“她为乡村医疗卫生事业付出了一辈子的心血,为别人治了一辈子的病,现在老了,却陷入了老无所养、老难有医的困境。”陈燕说,当得知新政策出台后,老母亲非常激动。

  创新举措借鉴他山之石

  全省率先出台指导意见

  “其实,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将乡村医生养老保障工作摆在建立完善新型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首要位置,并纳入我市医改重点和民生工程内容,相继出台了系列医改文件。”市卫计委的相关负责人介绍,2014年,市委、市政府办公室《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重要部署责任分工方案》也提出:逐步解决乡村医生养老保障问题,筑牢农村卫生网底。不仅如此,市人大、政协等相关部门还多次开展农村卫生和乡村医生工作调研,分别以提案、建议等形式要求解决村医养老保障问题。

  2014年,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各区县和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乡村医生养老保障待遇问题也反映强烈,市委督导组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也相继作出批示,要求认真研究解决村医养老保障问题,为推动该项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最终,在摸清乡村医生在岗、离岗数量以及年龄、工龄等基本情况后,结合我市实际,借鉴离职村干部生活补助政策以及其他省、市出台的村医补偿相关政策,于2014年2月拟定初稿,并反复修订完稿。2014年年底,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由市卫计委、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三部门联合,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关于解决乡村医生养老保障有关问题的指导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