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红亭子还能用IC卡打电话

22.05.2014  14:09

      原标题: 街头红亭子还能用IC卡打电话

  主城区拆除1079个IC卡电话亭 追踪

  昨日成都商报报道了主城区1079个IC卡电话亭被拆除,不少市民打电话咨询,家里的IC卡怎么办?记者从中国电信成都分公司了解到,IC卡并没有丧失功用,仍在正常销售,目前成都新建的1100多个“红亭子”都有能够使用该卡的插口。

  看现在

  IC卡还能用 红亭子里有插口

  主城区1079个IC卡电话亭被拆除了,“那IC卡怎么办?”市民杨大爷还有面值两三百元的IC卡,大约有六七张,还没有过期,身边有些朋友也还有这种卡,怎么处理?市民李先生也向成都商报反映,昨日他就拿着面值20元的IC卡,到购卡点去退,但是退不了。

  手上留存未过期的IC卡要怎么处理?记者就此咨询中国电信成都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虽然旧的IC卡电话亭被拆除了,但市民可以看到红色的智能信息亭,目前成都市已建设了1100多个。这种电话亭就具备街头IC电话亭的功能。同时,目前出售的IC卡一般情况下不能退,如果有使用问题或破损了,可以到西郊营业厅去换。

  记者随后找寻了这种红亭子,发现都配置了IC卡插口,只是有些红亭子只有一部电话,有些红亭子里面则是一个黑色的智能屏,最下端也有插口。

  忆往昔

  成都首批电话亭兴起于1991年

  市民杨大爷手上的一批IC卡,是1999年磁卡换IC卡时换取的,“其实也有大概6年左右没有用过了。”他说。

  成都第一批电话亭兴起于1991年,主要沿着春熙路、人民南路等布置,同时还有高校等设置了电话终端。“当时这种电话终端全市有1000多台,400至500台是电话亭。”已经从事电信行业40年的胡荣龄见证了电话亭的兴起与衰落。

  当时,宾馆、饭店都是求着要装上一部这种电话,“这样才方便,上档次。”胡荣龄说,1999年启动磁卡换IC卡,还有人炒磁卡,面值200元的可以炒到上万元,而每天来换卡的人也都在四五百人。

  最辉煌的一段时间是2004年到2005年,那时全成都的终端有1万3千多台,电话亭差不多占了一半,每月的资费收入可以达到1600万至1700万元。

  据胡荣龄介绍,当时他所在的部门叫做公用业务拓展部,维修人员大概有50多个人,每人要负责六七百台终端的维护,每人每天的作业维护时间都将近6小时。

  时间来到2006年,其他运营商加入了这个阵营的竞争,公话超市开始出现,最常见的就是高校附近坐在格子间中煲电话粥。“资费也有所下调,对我们有了第一次冲击。”胡荣龄说。

  随后,手机双向变单向收费,资费进一步降低,对IC卡电话亭又形成了进一步的冲击。而现在,以今年3月份的IC卡资费来看,收入仅有5万多元。街道上的电话亭现在大多时间都冷冷清清,无人问津,排队打电话早已成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