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林业行动 荒山变四季常绿油橄榄基地

05.10.2014  13:37

挂果的油橄榄

      四川在线消息 (四川在线记者 李庆 摄影报道) 长期荒芜的土地“变身”金饽饽!这里,就是我省西昌的“凉山州国家油橄榄良种基地”。记者随省林业厅“2014美丽中国 四川林业在行动”报道组来到西昌,目睹了这里栽种的成片油橄榄,这些油橄榄不仅改善了凉山生态环境,还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变化:曾经荒地栽上四季常绿油橄榄

        在四川省西昌市的国家油橄榄基地,该地块是山洪爆发泥石流形成的石砾冲积扇,面积1000余亩,当地俗称砂子坝。长期以来,每发山洪,从这里下去的泥石流对附近农民生命财产造成很大威胁。上世纪有关部门几次在此大规模植树,但都没有成功,以至长期荒芜。

        从2007年初起,凉山州油橄榄良种基地在此建设油橄榄试验林和苗圃。经过6年的开发,迄今已建成较完备的供排水系统和道路设施及200立方米沼气池,完成试验林种植840亩(其中140亩安装了从以色列引进的世界先进水平的滴灌设备)。种植品种有“中泽2号”、“中泽5号”以及国外、国内引进的“哥达尔”、“云台”等15个优良品种,共31593株油橄榄。“这些油橄榄四季常绿,种下三至五年可挂果,生态效益好。”西昌油橄榄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董英说,目前已选出20个品种可用于生产。

        效益:产量高同时带动农户增收

        西昌市可用于种植油橄榄的非耕地资源面积10万亩以上,中泽新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室主任彭强说, 按公司目前生产技术和经营情况,10万亩油橄榄定植6年进入盛果期,以后年可产油橄榄鲜果6万吨,可榨油0.9万吨,农户卖果收入4.8亿元,企业卖油收入18亿元,创收2.7亿元,加上生产油橄榄,胶囊、化妆品等加工产品,综合产值可达20亿元以上。

        记者看到,油橄榄苗圃主要设置在试验林行间土地上,采用基地研发成功的二段式育苗发明专利技术培育良种优质苗木。世界油橄榄协会的资深油橄榄专家西蒙和中国著名的油橄榄专家邓明全教授都会对基地进行技术指导。目前,基地还是四川农业大学、西昌学院的科研实习基地,中国—以色列油橄榄合作科研基地。“将来我们油橄榄将成西昌重要经济增长点!”董英对此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