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消费量万吨 爬上餐桌的川蟹仅占5% "四川产"PK"阳澄湖"有多少潜力?
9月8日是中秋节,大闸蟹消费旺季即将来临。8月26日,成都市民秦珍来到青石桥水产批发市场,为中秋家宴提前打探行情。几乎所有卖大闸蟹的店家都打出了阳澄湖的牌子,但秦珍和许多市民一样,辨不出真假,只能高价挑走几只个头略大的。
只有阳澄湖产的大闸蟹才好吃吗?其实,“千河之省”四川也出产优质大闸蟹。但是,川蟹只占全省市场销量的5%,更没有形成有影响力的品牌。
每年消费1万吨大闸蟹在四川有市场
“全是母蟹,三两左右的每只40元,二两左右的每只30元,更小的每只15元。”成都青石桥刘氏水产店老板说,大闸蟹刚刚开卖几天,就是为了赶上中秋市场。
记者从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协会秘书长严金虎处了解到,今年阳澄湖大闸蟹产区开湖时间推迟到了9月20日左右,20年来首次错过中秋节。现在市场上可以直接买回家的所谓阳澄湖大闸蟹,其实并不正宗。“大闸蟹是时节性的食品,未完全长成熟的蟹,肉质和蟹黄品质都没有保障。”目前,成都市场上阳澄湖大闸蟹广告铺天盖地,但都是“纸螃蟹”(大闸蟹礼券),只能在9月底开始提货。
阳澄湖大闸蟹如日中天,苏州市还在乘胜追击。严金虎说,他们已经从过去的等客上门,转变为主动出击,今年10月,该协会将首次在成都三圣乡举办阳澄湖大闸蟹美食垂钓节。
“四川商家打着阳澄湖的牌子提前卖蟹,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协会不远千里来川搞活动,说到底还是因为大闸蟹市场需求旺盛。”省水产局市场处负责人说,四川每年消费的大闸蟹达到1万吨左右,按照每斤60元的塘边价计算,产值就上亿元,如果算上后期零售、餐饮等环节,产值更是成倍放大。
条件好规模小川蟹养殖还没成气候
其实,大闸蟹绝不是江浙才有的特产。身为千河之省,四川有着养蟹的优越环境和历史,优良的水质甚至让川蟹品质更胜一筹。
8月23日,温州商人蒋利群漫步在成都市金堂县的资水河畔。100多公里的河道里,全是他放养的大闸蟹。经过4年的细心经营,这里已经是四川最大的大闸蟹养殖地之一。在他看来,四川的水质很好,川蟹比江浙大闸蟹口感更好,河道放养的方式也更绿色生态。再过一个月,他投放的2万多斤蟹苗,有望成熟为20万斤大闸蟹。
不过,蒋利群的“川蟹梦”远非一帆风顺。“很大程度上要靠天吃饭。”蒋利群说,放养在河里的大闸蟹捕捞相对困难,而且最怕暴雨洪水。2013年,眼看着大闸蟹成熟在即,资水河一场大水将螃蟹冲走大半,预计12万斤的产量只剩下5万斤,直接损失500多万元。因为担心洪水导致减产,蒋利群不敢提前预售“纸螃蟹”。“目前已经拒绝了大概5000个礼盒的中秋订单,错失几十万元商机。”
据省水产局生产处副处长何云明介绍,早在10年前,一些川商就在发展大闸蟹。2005年,西昌邛海大闸蟹曾批量上市,在中国西部农业博览会上夺得金奖,远销到新加坡以及中国香港和台湾等地,养殖规模近万亩。但是,由于养殖技术不高和管理粗放,蟹小价低。2008年后,随着邛海湿地公园的规范管理,大闸蟹养殖退出邛海。现在,只有成都龙泉驿区、成华区、金堂县,以及绵阳等地一些零星分散的养殖。
2011年到2013年,川蟹年产量分别达到173吨、287吨、379吨,今年预计500吨,增幅还是很大的,但相对于全省每年上万吨的市场销量,只占了5%。养蟹能带动农民增收要做强先打造品牌 “未来大闸蟹消费将更多走进寻常百姓家,增长空间很大。”严金虎认为,喜爱美食的四川人消费大闸蟹的潜力还很大。
蒋利群认为,阳澄湖大闸蟹毕竟产量有限,无法完全满足四川市场。川蟹只要品质过硬,加上地利优势,完全可以占领本地市场。他已申请了“资水河”品牌,并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还在四处寻觅新的水域。
何云明则认为,养殖大闸蟹,利润率在50%左右,相同面积的水面,其利润相当于普通鱼类的5倍,对于农民来说是一个增收方向。资水河养蟹基地就是通过合作社的模式,企业与当地农民利益共享,600多户农民每户年均增收2万-4万元。
何云明表示,目前四川大闸蟹产地较为分散,没有形成规模。可以建立大闸蟹行业协会,建立合作机制“抱团”推出统一的品牌,从生产技术到品牌建设都应该共建共享,打响四川大闸蟹名气,合力让川派大闸蟹占领市场。(记者 李淼 王丹)
原标题: 年消费量达万吨的大闸蟹市场,爬上餐桌的川蟹仅占5% “四川产”PK“阳澄湖”,有多少潜力可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