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髻山下 过热闹彝历年

28.11.2013  14:17

  


制作羊毛线
  游客体验千人坨坨宴
 
游客体验彝家抢新娘活动
 
荞巴是彝家过彝历新年必不可少的美食


  看秀美山水、品美食佳肴、体验民族文化——

  大凉山上品彝风,螺髻山下过彝年。11月24日,普格县2013年彝历新年庆典在螺髻山彝寨举行,通过举办新年祈福、文艺汇演、千人坨坨肉长席宴等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彝年庆典活动,展示彝族风土人情,打造当地文化旅游品牌。

  据悉,在今年彝历年间,凉山州各地也举办多种精彩纷呈的特色活动,包括西昌风情美食旅游节、大箐乡大型经典原生态实景歌舞《彝山·彝韵》表演等,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据凉山州假日办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23日下午4时,凉山在彝历新年期间共接待游客58.3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463亿元,其中接待自驾车34987辆。

  镜头一:

  传统民俗活动亮相

  “党的温暖卡莎莎,彝家新寨开新花,大小凉山幸福的家,共同富裕奔小康……”11月24日一大早,100位身着节日盛装的彝家小姑娘整齐地站在螺髻山镇孜莫格尼广场旁,拿着手巾、唱着彝歌,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而她们表演的,正是当地传统的歌舞表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朵洛荷”。

  “这是我第二次参加‘朵洛荷’正式的大型演出,还是有一点点紧张。”表演者中普格县民族初级中学初三学生俄木艾洛告诉记者,为了保护这门传统文化,学校专门开设了“朵洛荷”学习课程,邀请当地传承人来教授,还经常组织到不同地方表演。

  庆典活动上,不仅是歌舞演出,传统的摔跤、斗鸡、赶毡、捏荞巴、赛猪膘等彝家民间活动也纷纷亮相。“一方面我们通过组织丰富多样的活动,和老百姓一起过一个祥和的新年;同时,也通过这样原生态的彝族风情庆典仪式,打造民族文化品牌,推动当地旅游产业发展。”普格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体哈日波介绍。

  镜头二:

  成都小伙“抢”走新娘

  “今天真是太高兴了,没想到还能抢到新娘,过了一把彝家婚礼的瘾。”在现场“抢婚”互动游戏上,来自成都的游客小伙李强顺利通过泼水、摸黑和棍棒等几道关卡,抢下“新娘”盖头,成为当天的“准新郎”。

  李强原本和几位朋友相约周末到凉山旅游,恰好赶上了普格县的彝历年庆典活动,便和当地居民一起,度过了这样一个别有风味的新年。“这里真是山美水美食物美,人更美。”虽然脸上还抹着黑炭,但李强止不住地激动,这是他第一次到凉山,一下就被这里传统的彝族文化深深吸引了,“以后过彝历年,还要来!”

  与李强不同,来自重庆的63岁游客张芳明正是冲着彝历庆典活动专程赶来的。据悉,当天彝历新年庆典活动,凉山客流增幅明显,整个彝历年间仅普格县就接待游客 10.3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830.5万元。

  镜头三:

  2.5亿现代产业项目落户普格

  在当天的庆典活动上,最忙的人之一,要数普格县招商局局长黄诚。借着节日的喜庆氛围,招商引资的签约现场,也一片火热。“今天签约后,又一个螺髻山五星级农家乐要动工了。”黄诚告诉记者。而他所指的,正是在当天签约项目中由江苏大汉建设实业集团公司投资7800万,依托螺髻山风景区打造的集吃、穿、住、购、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基地——螺髻山火把避暑山庄,建成后,预计年接待能力可达到50万人。“随着螺髻山风景区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不少企业都表示出对螺髻山旅游配套项目投资的兴趣,前来与我们进行洽谈。”黄诚说,此前,引入的高速索道项目也正在紧张施工中,预计今年春节前可投入使用。

  事实上,不仅是旅游产业,当天的签约仪式上,高纯石英粉生产项目的正式落户,成为普格现代工业提档升级的一个重要事件。“这个项目是在原有石英砂生产基础上,进行产业提升,从仅生产初级原材料到更高端的深加工产品。”黄诚介绍,“通过这个项目,一方面促进普格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同时我们将在此基础上,规划一个上下游配套的硅产业科技园”。

  当天签约仪式上,共2.5亿元项目落户普格,包括苦荞系列食品加工项目、全季节蔬菜生产基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