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难成全球微企共同难题
在全球后危机时代,如何更好地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部分,在中国经济转型中更是发挥着巨大作用,而金融机构如何更好地为各中小企业提供服务,也成为政策制定者,金融政策服务者努力解决的问题之一。
10月13日,在“2014中英中小企业发展论坛”上,中英双方嘉宾就如何通过学习、借鉴海外投行及中小企业发展中的成熟经验和成功模式,帮助决策者和金融机构探索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之路进行了讨论。
伦敦金融城市长吴斐娜(FionaWoolf)在会上指出,中小企业走在技术的前端,在高科技产业、清洁能源、绿色经济等很多方面都大有作为,当务之急是如何更好地帮助中小企业快速发展。
事实上,伦敦无论是在双边贸易,还是在扶持中小企业方面都已取得了显著成果,伦敦证券交易所早在20年前就开创了中小板,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更好的融资平台,政府也在竭尽所能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便利条件。
“也许在大家想象中认为伦敦应该都是大企业,但事实并不是如此。在伦敦,96%的企业都是中小企业,而放眼全英国,这个比例更是高达99.6%,也就是说所有企业当中99.6%都是中小企业。所以中小企业对于我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吴斐娜说道。
吴斐娜从决策者及金融政策服务者角度,对如何更好地扶持中小企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要充分使用“企业孵化器”渠道,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管理等多种便利,推动合作和交流,真正使企业“做大、做强”。
此外,她强调要满足中小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热切期盼。过去几年来,中英两国合作一直不断深化,伦敦已经成为除香港以外的中国最大的人民币离岸市场。目前英国已经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经济步入稳定复苏阶段,而中国则一直保持着较快的经济增长模式。
“我对中英两国的合作前景充满信心,应该创造更多的机会为两国的中小企业寻找海外合作伙伴,同时这些合作不应仅仅停留在经济贸易方面,希望能够借此搭建起文化的桥梁。”吴斐娜说道。
作为创新的源泉以及就业机会重要创造者的中小企业,虽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在世界各国面临的“融资难”问题仍有待解决。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朱晓明指出,中国经济正在经历深刻的转型与变革,中国要摆脱中等收入的陷阱,必须要依靠创新,而中小企业是创新的主力军。但中小企业的顺利成长离不开一个宽松的金融环境,特别是活跃的风险投资机构,高效率的IPO市场。
“目前中国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非常突出,今年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当中有多次聚焦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我们很高兴地看到中央已经提出包括利率市场化、IPO注册制、发展普惠金融在内的各项金融市场化的改革,而周小川行长也明确表示在2016年之前实现利率市场化。”朱晓明说道。
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剑阁认为,中国过去长期实行计划经济,而且国有经济占了非常大的比重,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空间受到一定的挤压,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中国进一步进行体制改革才能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前景。
“以国有大型金融机构为主的金融体系应该更多地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此外,发展中小企业的关键不在于发号行政施令,而是要启发大家对‘扬帆远航’的向往,激发大家的创业欲望和愿景。”李剑阁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