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得进的城市 记得住的乡愁

23.12.2013  22:38
  【2013年四川城镇化六项重点工作和五大改革任务】
  六项重点工作
  ◎做强产业促进就业
  ◎农民工住房保障行动
  ◎加快小城镇建设
  ◎城市旧城危旧房和棚户区改造
  ◎城市新区建设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五大改革内容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强化城镇建设用地保障
  ◎加强和改善社会保障
  ◎推进行政区划和社区管理创新
  ◎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这一诗意的表达,正在以人为核心的四川城镇化实践中从理想照进现实。
  杜绝物理维度的“造城”,专注社会维度的“为民”,成为四川城镇化的着力点——2013年,我省首个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的实施方案出台,有个细节被反复咀嚼:六项重点工作和五项改革全部围绕“”来展开:
  为了人,做强产业促进就业,年内新增150万个就业岗位;为了人,实施农民工住房保障行动,将可分配房源的30%定向分配给外出务工农民;为了人,加快实施旧城危旧房和棚户区改造;
  为了人,推进城市新区建设,舒缓旧城压力,改善生活质量;为了人,推动农民工与城镇居民同等享受就业、医疗、教育、文化的权利……岁末回头看,这些理性的数据已有了人性的温度,变成了一件件穿在进城人口身上,可以御寒保暖的“棉衣”。
  据统计,今年,有近10万农民工享受到了住房保障、87亿元投资用于“百镇建设”、21.9万套城镇保障性住房开工建设、25.6万户旧城危旧房和棚户区启动改造……除了这些可以量化的数字,还有一些创新改革已经破冰:今年,全省除成都市外全面放开大中小城市、小城镇落户限制;乡改镇、镇改街道办事处的调整数量超过前三年的总和……一切为了人,一切围绕人。从全局着眼,从民生出发,真正让农村进城人口进得来、住得下、留得住、融得进、可创业、能就业,“城镇化”才能释放出最大的正能量,才能成为这个时代最温馨的字眼。唯有如此,才能有融得进的城市,住得进的家园。
  以人为核心,以质量为关键,以改革为动力,城镇化的四川实践始终伫立着一个大写的“”字!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砖一瓦不马虎,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风情的美丽城镇正在蜀中山水间自然、健康成长!
  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一个“有质量的城镇化”正在蜀中大地上有力有序推进……【2014年四川城镇化建设目标】
  1.5% 推动全省新型城镇化快速健康发展,城镇化水平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120平方公里 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着力提升城市品质,2014年新增建成区面积120平方公里左右100个乡镇 启动第二批 “百镇建设试点行动”,充分发挥小城镇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重要节点作用10万套 开工建设公共租赁住房(含廉租住房)10万套,将30%的公共租赁住房定向提供给农民工40万户 启动旧城危旧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40万户;实施农房建设(含新村建设和灾后重建、彝家新寨、藏区新居、巴山新居和农村危房改造等)50万户80万人 坚持产城互动,增强城镇就业吸纳能力,城镇新增就业80万人1200亿元 2014年完成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200亿元8500亿元 大力发展建筑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500亿元4370亿元 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增加中低价位、中小户型普通商品住房的有效供给,满足市场多样化住房需求,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4370亿元1000个村庄 建成 “美丽乡村”示范村庄1000个,推动示范村庄达到布局优化、卫生洁化、村庄绿化、道路硬化、河道净化、环境美化的“六化标准”(消息来源:四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