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融合升级助农增收——昭化区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纪实
奉平 记者姜德辉
2016年,昭化区荣获四川省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市、区)荣誉称号,全年实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59元,同比增长10.2%。
昭化区是如何实现全区农民收入增幅的大幅提升?“始终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脱贫攻坚和‘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多举措、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副市长、昭化区委书记陈正永给出了答案。
途径一:特色产业,挖掘农业增收潜力
昭化区石井铺镇板庙村2组肖文成夫妻俩前年开始通过“1211”生猪代养和本村的养殖专业合作社帮助,搞起了生猪养殖和蔬菜种植,短短两年多时间,就还清了7万多元的债务,还建好了新房,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农民要增收,发展壮大产业是根本出路。该区不断提升生猪发展质量,加快猕猴桃、蔬菜特色产业发展,突破性发展生态鱼、土鸡、肉牛(羊)等特色养殖业,加快培育“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格局。坚定地走特色化、园区化、产业化、品牌化之路,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园区精深加工和生态绿色农产品仓储、保鲜,不仅提升了产品质量,更保证了种植户的利益。
春华秋实,硕果满枝:昭化区荣获四川粮食生产“丰收杯”奖,“王家贡米”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四川省畜牧重点县成果扎实巩固,农民养猪头均利润继续保持在600元以上;生鲜蔬菜进驻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并直供港台……
途径二:劳务产业,促进农民转移增收
2月13日,昭化区春季就业扶贫招聘会举行,50多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1500多个,现场达成就业意向300余人……
该区通过整合就业创业政策、开展“送技术送岗位”、“春风送岗”招聘活动及“万名农业产业人才培训”工程等,让更多务工人员提升了技能,得到了更多的岗位机会。去年该区向外转移劳动力10.8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8.3亿元。
充分利用农村土坯房改造、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工程开工建设契机开发就地就业岗位,吸纳大量农民就地转移就业。同时,特色农业产业规模化发展及猕猴桃、核桃季节性管理大量用工也为1.5万余人提供了就业机会。据统计,近年来该区各类农村基础建设投资约22.9亿元,按总投资
20%的人工费计算,仅此一项,农民人均可获得工资性收入2286元。
“我们还建立健全了外派劳务制度,及时提供劳务信息、法律咨询等服务,推动外派劳务发展,外派劳务收入4600余万元。”该区人社局局长陈宗说。
途径三 :产权制度改革,增加闲置资产收益
春节前夕,明觉镇五房村黎生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年度分红大会将66万元的分红资金现场发放到了社员手中,现场一片欢声笑语。
这是昭化区众多农民分享改革“红利”中的一幕。
该区积极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创新“折股联营、代种代养、反租倒包、双线协同”等模式,鼓励农民采取租赁、入股等方式流转土地、林地。在明晰产权权属的基础上,盘活农村撂荒土地、闲置农房、集体林权等资产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农产品产地加工、农村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进一步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坚持“壮大户、户改场、场入社、社接企”的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路径,新引进农业企业8家,新建专合社50家、家庭农场100个,带动4.2万余农民参与其中。
途径四:新产业新业态,农村经济转型升级
该区大力推行“农工融合、农旅融合、农商融合”产业融合发展,以现代农业园区、特色旅游景区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载体,集聚一二三产业融合的要素,联动统筹推进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坚持政府引导、龙头带动、农民参与的建设思路,让政府、企业、群众“三力合一”,并实行“一事一议”、“民办公助”建设方式,坚持“先建后补、以奖代补、奖补结合”,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涉农项目整合机制,充分调动了全民参与的积极性。
仅去年,昭化区本级财政投入300万元,整合涉农项目资金900万元投入新产业新业态示范创建,引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农产品产地加工、农村电子商务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5个,撬动社会投入达1.2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