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铁4号线“蜀王陵”站将更名为“明蜀王陵”

16.09.2015  11:58

  “地铁站点拟命名为‘蜀王陵站’,太过笼统,不具有朝代针对性,强烈建议命名为‘明蜀王陵站’”。一个多月前,成都市民政局开始对地铁4号线二期的两个站名拟命名进行公示。很快就有市民对“蜀王陵站”的拟命名提出异议。

  市民意见:“蜀王陵站”命名不妥

  7月28日,成都市民政局网站挂出公示:地铁4号线二期的两座站点拟命名为“蜀王陵站”和“西河站”,公示时间截止到8月3日。第二天,一封600字的邮件投递到民政局的局长信箱。来信署名为“政协委员”的市民指出,成都多个朝代有“蜀王”,“蜀王陵站”命名不妥,应命名为“明蜀王陵站”。

  信中提到,“将位于龙泉驿区成洛大道与明蜀路交汇口的地铁站点拟命名为‘蜀王陵站’,作为一名文艺界别的委员和文化方面的专家,我认为此命名不妥,应命名为‘明蜀王陵站’。”信中他也详述了理由,从历史学的角度来讲,蜀王是中国古代著名称号,从先秦时代就有,此后历朝历代也有分封。位于龙泉驿区成洛大道与明蜀路交汇口的地铁站点附近发掘的墓葬胜迹,是以僖王陵为中心散布的10余座明代蜀府诸王及王妃的墓葬。所以将地铁站点拟命名为“蜀王陵站”,太过笼统,不具有朝代针对性,也违背了历史学的真实与严谨。

  接到来信后,成都市民政局于7月31日公开回复,称将认真考虑这一建议。

  专家意见:“明蜀王陵站”更准确

  对此,成都市文物界的专家也表示了赞同的意见。

  明蜀王陵博物馆副馆长方全明介绍,明蜀王陵有十个蜀王陵墓,至今周围朱姓人家仍然占绝大数,素有“北有十三陵,南有明十陵”的说法。“相较于‘蜀王陵站’的命名,我认为叫‘明蜀王陵站’定位更准确,以免和成都的其他蜀王陵混淆。”方全明说。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王毅也表示认同“明蜀王陵”的命名主张。他说,成都文明的主体基因是“大蜀王”时期传承下来的,无论是三星堆还是金沙,都代表了古蜀文明的辉煌。他认为如果明蜀王陵附近的地铁站命名为“蜀王陵站”,容易让人混淆,把“小王”当成“大王”。

  最新进展

  民政局回复:将该站命名为“明蜀王陵站

  9月7日,成都市民政局在“局长信箱”栏目,对市民所提的站名异议进行了公开回复。民政局介绍,根据公示期间征集的市民意见,将位于龙泉驿区成洛大道与明蜀路交汇口的地铁站点命名为明蜀王陵站。

  华西都市报记者 赖芳杰

  原标题:成都地铁4号线 站名“蜀王陵”不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