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信用卡"兴起 成都各大银行认为影响不大

14.03.2014  20:31

  四川网络广播电视台14日消息 近日,国内互联网两大巨头腾讯和阿里巴巴相继宣布,与国内某大型商业银行联合推出“虚拟信用卡”。这也是这两大互联网企业推出“余额宝”抢占银行存款业务和推出“嘀嘀打车”“快的打车”抢占手机金融支付后,抢占国内信用卡业务的又一重大举措。那么,成都各大银行对此有何看法?成都市民又能否接受呢?

  据了解,目前国内信用卡保有量在1亿张以上,市场前景广阔。两大网络运营商这次又大举进军国内信用卡业务,想在庞大的市场内分得一杯羹。目前,成都各大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信用卡审批发放业务一切正常。“虚拟信用卡”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打破常规,让消费者随时随地都能享受一定额度的金融授信。成都某国有银行信用卡中心专员吴爽表示说:这种虚拟信用卡肯定会挑战银行的信用卡业务,但是因为还没有真正的全面铺开,因此这款产品应用还较为有限。短期时间内,还不能真正影响银行信用卡。如果从长期来看的话,对消费者有利。增加了金融服务方便性。

  与此同时,很多成都市民在得知此消息后,对“虚拟信用卡”的即将到来表示非常欢迎。因为很多消费者前期通过“余额宝”和“嘀嘀打车”等服务,已经得到了不错的回报。成都市民李先生是一个“信用卡控”,在多个银行办理了信用卡。他认为信用卡使用方便快捷,“虚拟信用卡”的出现还可以弥补有时候实体信用卡忘带的局限性。李先生告诉记者:我想对我们老百姓来说,肯定是个好事。可以极大地方便我们买东西,不用随时携带信用卡。但是我觉得也要加强监管,现在网上骗子也很多,要注意资金安全,防止被盗。

  而据记者刚刚得到的消息,央行今天下午下发紧急文件《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暂停支付宝公司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等业务意见的函》,叫停支付宝、腾讯的虚拟信用卡产品,同时叫停的还有条码(二维码)支付等面对面支付服务。

  业内人士分析说,央行对互联网金融创新持支持态度,政府工作报告里都已提到,毋庸置疑,但在创新当中肯定会有风险,这一点也无可回避。监管部门的责任就是在鼓励创新的同时,如何最大限度防范系统性大的风险,最终维护消费者的权益和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

  四川台记者漆江报道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四川电台新闻频率: FM:98.1 FM:1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