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藏羌绣娘家庭:根根绣花针 绣出致富路

18.09.2017  10:35

  黑水县沙石多乡的藏族妇女热情迎接前来指导的杨华珍。

  杨华珍向一位羌族绣娘传授刺绣技艺。

  9月10日,藏羌织绣非遗传承人杨华珍又一次来到汶川县绵虒镇羌锋村,指导羌寨里的妇女缝制传统绣品。藏羌织绣,是“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和“羌绣”的合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鲜明的地域特色。

杨华珍又一次来到汶川县绵虒镇羌锋村,指导寨子里的羌族妇女制作传统绣品。

  9年前,“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从小就精通刺绣手艺的杨华珍重新拿起绣花针,带领灾区村寨的藏羌妇女用祖传下来的织绣手艺坚强创业。当年杨华珍的这份选择和坚持,使藏羌绣逐渐被市场接受并认可,也得到了更多人的支持和帮助。杨华珍在村寨建立“藏羌绣传习所”,开辟了“传承人+协会+合作社”的模式,培训绣娘3000余人,促进居家灵活就业1000余人。不少藏羌绣娘家庭在杨华珍的帮助下,走上了致富路。

来自甘孜县的藏族男孩多秋次(右一)学习刺绣。现在跟随杨华珍学习织绣的有50多名工艺美术师、大学研究生。

  随着知名度的提高,藏羌编织、挑花刺绣工艺品的订单越来越多,不少精品还进入国际市场,杨华珍本人也在年近花甲之年获“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多年来,杨华珍奔走在藏、羌村寨传播非遗技艺,在省内外推销藏、羌民族的优质织绣产品。“老祖宗留下的手工活是文化也是财富,让传统文化代代相传,让乡亲们凭手艺富起来,是我最大的心愿。”杨华珍说。

  本报记者 尹钢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