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民走进我校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12.05.2014  13:15

5月11日,30余位市民朋友走进我校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聆听石油知识科普讲座、走进石油工程实习实训基地作业现场,了解石油知识,提升科学素养。本次活动是2014年科技活动周的一部分。图为市民走进虚拟实验室。


  “天然气有没有味道?”、“一般一口油井要打多深?”、“目前我国的煤层气利用率有多高?”、“我国页岩气开发前景如何”、“石油是如何形成的?”……5月11日,30余位市民朋友走进我校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热情交流。


  这些前来参观的市民朋友,有学生、有教师,还有来自各行各业的社会人士。

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讲解

市民参观实验室

聆听科普讲座

  活动中,市民朋友通过参观国家重点实验室,聆听石油知识科普讲座,走进石油工程实习实训基地作业现场,与讲解人员进行互动问答,了解石油知识,提升科学素养。           

  伴随着工作人员的讲解,市民们先后参观了油气储层微观分析实验室、非常规储层物性分析实验室、钻井模拟仪器实验室等。“老师们地讲解详细清晰,很容易理解,让我觉得石油工业这些高端的行业其实离我们的生活很近。”初一学生黄龙禹兴奋地说。
  “大家不要以为只有汽油、柴油这些成品油才是石油,石油与生活各方面都是息息相关的:铺马路的沥青来自石油;我们日常用的霜膏乳剂也来自石油;甚至衣服鞋子也有可能是石油加工来的产品……”在石油知识科普讲座中,工作人员用4个动画短片向大家展示了石油的生成过程、形成状态、开采方式以及当今全球面临的石油危机。

市民参观实习实训基地 


  在石油工程实习实训基地,市民们与钻井机、加热炉、分离器等大型设备来了一次“亲密接触”。大家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小心地触摸着仪器设备,既紧张又兴奋。前来参观的肖先生说:“这样的切身体验感触太深了,我们不仅了解了很多石油领域的知识,也拓宽了视野,今天特地带了孩子来,就是希望他能多受一些科学 的熏陶。
  据国家重点实验室办公室主任郭肖介绍,此次活动作为2014年科技活动周的重要内容,采用互动方式主要体现科学性、趣味性和互动性。实验室将更多更广地向社会群体开放,向更多的市民普及石油科普知识,弘扬石油文化。(杨玉凤 校报记者团 叶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