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藏区“双语”学校:从“要我上学”到“我要上学”
中新社四川壤塘3月26日电 (贺劭清 安源)“随着藏汉双语教育的普及,藏区学生的升学、就业渠道拓宽,家长送子女入学的积极性高涨,以前是‘要我上学’,如今是‘我要上学’。”
3月的一个清晨,茸木达乡中心校老师王琳为四年级学生讲授《文成公主进藏》汉语文课前作如上表述。朗朗的读书声从教室传出,稚嫩的童声铿锵有力。
茸木达乡中心校位于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用藏汉双语分别书写的“我是学校主人,我就代表学校”标语悬挂于该校三层高的白色教学楼外。不大的操场中,有乒乓球桌、篮球架、儿童滑梯等简单的体育娱乐设施。
“这周回家,我要将公主的故事讲给奶奶听。”身着黑色藏袍、扎着高高马尾辫的甲木卓用铅笔勾勒汉语文课本的重点段落。入学前还听不懂汉语的甲木卓,如今用汉文描写家乡山水的作文获得了老师“优秀”的评语,而汉文记叙文写作将是这学期汉语文课的重点。
据了解,茸木达乡中心校共拥有7个教学班,245名学生,音乐、体育、思想、美术等教材均为藏汉双语。这样以藏语教学为主,加授单科汉语文的教学模式在藏区叫做“一类模式”。而以汉文授课为主,单科加授藏语文的教学模式则被称为“二类模式”。
在茸木达乡中心校图书室里,浦巴准正静静地翻阅藏汉双语童话《小刺猬的新衣》。这位能完整背出《赠汪伦》、《静夜思》等诗篇的二年级学生不仅是该年级的汉语文课代表,也是王琳等汉族老师学习藏文的“小老师”。
“解放前,整个阿坝州没有一所真正意义上的藏汉双语学校,藏区孩子因为语言环境的问题,在普通的汉语学校中上学存在困难。”茸木达乡中心校副校长桑甲介绍道,近年来,随着双语教育的普及,藏区家长送孩子读书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去医院看病、进城吃饭需要懂汉语,家长们感受深刻。”
事实上,以学前教育为例,2010年阿坝州牧区四县在园幼儿仅为2485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25%。截至2014年末,阿坝州在园幼儿已达8710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为52.31%,较2010年提高27.31%。
“藏族孩子学好藏语,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同时,学好汉语,他们的未来便能‘飞’得更高、更远。”桑甲笑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