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乡新农村让生活改变了模样

25.05.2015  11:19

  每当第一缕阳光从东边升起时,错落有致,充满藏乡特色的幢幢小楼,在阳光的沐浴下显得格外的熠熠生辉,这就是木里县乔瓦镇娃日瓦村下核桃湾的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在这里落地生根。

  下核桃湾组,距离木里县城北面步行也就是20分钟左右,常住人口180户,774人,农户主要以种植蔬菜为主要的经济来源。2012年初,被确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在木里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经过两年的探索和实践,这里的新农村建设已取得了初步成效,组内主次道路全部硬化,全长5.88公里,投入资金528万元,全面完成180户农户房屋的修建,共投入资金938.5万元,其中房屋新建81户,提升打造99户。

  曾经泥泞的乡村小路,已被宽敞整洁的水泥路取代,摇摇欲坠的土墙房舍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整齐划一,独具藏家风格的楼房。

  新农村建设让这里的老百姓生活条件变了样。 

  走进苏朗泽仁的家里,他家的房屋与其他邻居家的没有两样,都是属于新村建设,步入客厅映入眼帘的用富丽堂皇、一尘不染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卫生间、厨房、客厅、卧室一应俱全,特别是对客厅的装饰完全是藏族的风格,电视墙、沙发、茶几都采用实木进行镂雕,雕刻的内容以龙、凤、祥云为主,既高大上又不乏民族特色,宽敞的厨房一分为二,一边是整洁的灶台、液化器、电饭煲、电磁炉、抽油烟机等充满现代感,一边是藏式的火炉、香炉、贡品等充满民族感。

  “我们这个组生活条件基本上和我家差不多,和城里的家庭一样,安逸得很”,苏朗泽仁说,接着就是憨厚的藏族汉子一阵爽朗的笑声。

  新农村建设让勤劳的人们插上了富裕的翅膀。

  主人苏朗泽仁说,房子是享受了国家新农村建设的优惠政策,加这样的镂雕最便宜的价格除掉材料也需要每平方米4000元左右。而他家所有装饰都是他亲自完成的。

  通过了解才知道,原来泽仁是一位集绘画(画唐卡见长)、雕刻为一身的民间高手,也是该村的致富能人,而他经常靠这样的技术到周边各县进行创收,每年收入十万元左右。

  根据村长杨小文的介绍,他是村里的致富能人,其余村民主要以种植蔬菜为主要的经济收入,每户村民靠种蔬菜每年有五六千元的收入。

  村里经常自发筹集资金,组织种植蔬菜能手到攀枝花米易县学习、取经,在县委、政府的扶持下成功搞起了蔬菜大棚,新建大棚25个,是全县蔬菜的主要供应地之一。

  村里下一步将建设文化休闲公园、观景台、人行步道和逐步开设带餐饮和住宿的农家乐。

  据了解,按照省委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结合木里藏区实际,目前已投入资金18289万元,完成了53个新村聚居点建设任务,受益群众达4552户,2.04万人,今年已规划建设藏区新村47个,涉及农户12220户,受益群众达46670人。

  在党的阳光沐浴下,靠着勤劳的双手,这里的人们正在迈向更高的幸福高地。

  记者  马建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