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易滋生腐败领域入手 蓬安在7大领域划定权力边界

10.09.2014  15:38

    9月3日,蓬安县住建局执法监察股股长成雪峰正与有关专家完善城东入口改造工程设计方案。而在此前8月26日召开的蓬安县规划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改造方案未被通过。为了维护规划的科学性,避免人为的随意调整,蓬安县今年3月出台了《城乡规划委员会工作制度》,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吸纳普通群众参与规划的研究与论证,而且还增加了现场查勘环节。

     “召开规委会之前,专家和群众代表对项目现场进行实地查勘。一般来说,当地干部对现场熟悉而理论功底欠缺,‘拍脑壳’的决策容易造成规划方案一出生就有‘残疾’;专家有较高的理论造诣,但现场环境不熟悉,容易‘纸上谈兵’。”位于蓬安县城北路的一房地产项目,经过专家实地查勘,就发现了小区商业建筑与农贸市场布局不合理、光亮工程设计有缺陷等原因,该设计方案被规委会淘汰掉了。

     从今年3月份起,该县启动了权力运行监督体系建设,研究制定了关于县委县政府权力边界、管人用人、财政资金管理使用、国有资产管理等7大领域34项制度。截至目前,已制定出台了8项制度,另外有4项制度将于近期出台,其余22项制度正加紧研究制定中,力争今年内全部完成。

     蓬安县政协主席、蓬安县党委政府权力运行监督制约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鹏泉坦言,刚开始做这项工作时,感觉“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经过72次会议、征求了600多名干部群众的意见,他们觉得坚持问题导向,先从最容易滋生腐败的人、钱、项目、国有资产等领域入手,建章立制。“再好的规章制度,如果只是挂在墙上、说在嘴上,而没有落实到行动上,就成了锦绣文章、花拳绣腿,中看不中用。只有严格按照制度办事,执行不走偏、不走样,让群众看到希望,才能逐步树立党委政府在百姓心中的公信力。”陈鹏泉说。

     蓬安县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县级领导介绍,以前,本来只负责预算等职能的县财经领导小组,因组长由县委书记担任,便成为了实际上的财政资金审批机构,从1元到上千万元都由其审批,政府审批资金的权力为零。而财经领导小组一个月才开一次会议,对于一些等米下锅的单位和部门来说,急得跳也没用,造成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效益“双低”。《蓬安县县级财政专项资金支出管理意见》出台后,废止了财经领导小组,还权给政府,明确了临时追加预算资金管理、上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等具体内容,规定了10万元以下的追加资金由分管领导、常务副县长、县长按规定权限审批后执行,10万元以上的由政府常务会集体审议。该制度试行以来,政府常务会及时审议资金支出5批次4100万元,提升了资金拨付效率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蓬安县委书记温桂彪介绍,针对过去常委班子存在主要领导“一言堂”、“家长制”的问题,新出台的县常委会议事决策规则,实行班子成员倒序发言、主要领导末位发言。这样,既可以集中班子成员的集体智慧,又可调动班子成员团结共事、同促发展的积极性,使议事决策更加科学民主。(记者 张立东 王青山)

    原标题: 从最容易滋生腐败的领域入手 蓬安在7大领域划定权力边界

分享到: